沈双萍
【摘要】 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新课改倡导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高中数学其学科的过程性特点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 同时,高中是教育的关键阶段,更是塑造学生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结合时代发展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启发和拓宽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生;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习总书记的执政思路中,创新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 这种创新需求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创新的,即:教师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性、理论性较强,创新意识成为其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教师的重视. 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往往采取“题海战术”硬性让学生做题,为高考而准备,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忽略了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是与时代发展需求相悖的. 对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改变这一现象,以新的视角来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提供再创造平台,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说有就有的,尤其,高中作为特殊的阶段,更多学生的重心在于对知识的掌握,刻板的去做题,思维固定. 对此,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维发展平台,引导和启发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进而去实现创新.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平台中其思维才会行驶某种特定的活动. 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运用数学逻辑思维强的特点,以再创造的形式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在特定的平台中迸发出独特的思路. 即:高中数学中的知识都是有着关联性的,透过一个题目可以延伸、改编成为多个题目,笔者则运用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经验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如:在学习:而去掉括号,前一项的和后一项的正好可以相消除,最后的结果是结合这个题目的规律,笔者让学生对题目进行再创造,即: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对其进行延伸、拓宽编写,学生则将其与不等式相结合,创造出规律性的不等能式题目,即这样,根据一道题目的规律来进行再创造,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构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行为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高中数学逻辑性强,问题是引导学生思维的重要措施,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有效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同时,通过问题也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行驶创新行为.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而高中数学知识点的灵活性以及关联性只需稍微改变即可实现创新. 对此,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一题多问的形式,来逐步的引导学生开阔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探究,试试创新,强化学生灵活性、创造性技能形成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性.
如:在学习函数教学内容时,笔者以一个题目为基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首先进行固定性的发展,进而给予学生自主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施创新. 具体如:已知函数y = (2 - k)x - 3k + 10是一次函数,求k的取值范围. 当学生解题完毕后,提出新的问题:假设其实一次函数,那么他的图像经过原点时,k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会得到相应的答案;之后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诸如:当这个一次函数图像与轴y的焦点为x处时,k的取值情况等,围绕原题目,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拓宽思维,逐步的形成创新.
三、设置个性化的作业,深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而高中生之间本身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对于同样的作业题目会让学生之间出现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诸如:有的学生会觉得容易,有的学生会觉得很难等,使得他们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开发. 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个性化的作业,一方面能够让所有学生巩固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 笔者在教学中,采取开放性、层次性的个性化作业设置措施,为每名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空间,促使其思维创新的形成.
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教学内容时,笔者根据教材中的相关题目编制多样化、层次性的作业:一般函数的取值问题、创新改编教材题目、函数与图像相结合展示题目等等,以个性的作业来促使所有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进而产生某种创新,深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总的来说,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基本需求.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运用学科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形成以创新角度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根本升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高中数学教学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王国江,彭佳麒,任升录.高中数学探究与创新性问题:思想.探究.迁移.展望.[M].上海:华东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