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及转化策略

2015-07-06 06:44:10李海兰
新课程·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调查研究学困生

李海兰

摘 要:初中语文是我国初中学生的主要科目之一,在学生综合成绩评价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根据多年的工作实际发现,农村初中出现了一些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称之为初中语文学困生。主要从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产生的背景分析,研究了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表现特点,最后探究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形成背景;调查研究;转化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并且相继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与素质教育,旨在提高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水平。初中教育处于我国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因此也备受关注。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提出是初中语文老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一部分学习语文吃力的学生而言的,这些学生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导致自身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很吃力,而且成绩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这里,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做一定的探讨。

一、农村语文学困生形成的背景

1.家庭环境对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

家庭原因是导致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笔者的实际调查,由于农村的经济水平不高,大多数农民朋友都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情况,任其发展,导致孩子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或迫于生计不得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则成为留守儿童,与知识水平较低的祖父母一起生活。于是学生在学习上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与良好的帮助。这样的原因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较低,不仅不能准确地掌握初中语文知识,而且在一次次的学习受挫后也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变成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文学困生。还有一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失母爱或父爱导致性格上不愿意与人交流和沟通,无心学习,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与积极性,进一步把学生推向语文学困生的队伍。

2.社会环境对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在学校附近的一定范围内开设不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营业性场所。但是由于农村地域的特殊性,一些黑网吧、KTV、酒吧等不适合初中生却又充满诱惑力的场所屡禁不止。加之初中生强烈的好奇心及模仿欲,他们喜欢去模仿成年人去做一些不符合自己年纪的事,例如,抽烟、喝酒、赌博和早恋等,想借诸如此类的行为来彰显自己已经长大了。这些不良的社会因素无疑严重影响到初中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他们可能沉溺于其中,乐此不疲,对学习却拒而远之,望而生畏,最终使一部分学生彻底沦为初中语文学困生。

3.学生的自身原因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影响

笔者认为学生个体对自身学习初中语文的影响是造成农村孩子成为语文学困生的一个关键原因。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及其家人的溺爱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懒惰不愿思考的恶习。怕吃苦、怕动脑、不思进取的坏习惯,不利于学生本人对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另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观念,在小范围里取得一定的成绩就放松了自己对学习语文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找不到语文学习的语感与方法,从而变成初中语文学困生。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在本质上是爱学习语文的孩子,但是由于没有掌握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及技巧,导致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所以他们在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学习时间后仍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不仅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会使学生因遭受挫败而产生厌学语文的情绪,致使这部分学生也逐渐迈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群体。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的语文学习基础较差,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也不敢或者不愿意去请教老师及同学,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所欠缺的语文知识就越来越多,越来越跟不上语文老师上课的节奏,自身心理上的压力以及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会让学生更自卑,情绪更低落,最终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而沦为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

二、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实际调查

结合实际的考察,目前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数量是城镇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几倍,这部分学困生的语文成绩长期稳定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虽然这部分学生的个体差异相对较大,但是具体分析每位学困生的具体原因时,我们总是能够在之前第一部分的三个原因中找到每个人所对应的缺点。综合分析后,可以将学困生的现状归为以下几点: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期没能学好语文,受到老师和父母的压力后逐渐对初中语文课程不感兴趣,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更有甚者演变为对语文老师的不喜欢,这些因素会严重阻碍农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进程。另外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语文的基础较差,语文基础知识及语法知识还未能掌握,从而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和分析出来的句子错别字与语法错误严重,这也会大大影响了他们的语文成绩。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导致其在课堂上不能紧跟着语文老师的教学思路去学习,加之对自己的课堂要求过于散漫,从而不能掌握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重点内容,也不能学习到语文老师上课时所传授的解题方法与步骤,因而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所以导致这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不符合老师培养的要求,也被划进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行列。

三、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正确的引导是转变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必要途径

由于初中语文科目知识面较为广泛,内容较为丰富的特点,学生在经历几次挫折之后就会放弃原先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时就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加强语文学困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语文学好,让学困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动机更加端正,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把较简单的学习任务交给语文学困生,以便让他们在圆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学习语文的方法及技巧,并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老师在讲解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时,可以鼓励学困生给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然后老师再给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让学生自己感悟其中的不同,进而领悟诗歌朗诵的节奏及其技巧。当然老师在适当的时候需要给学困生相应的鼓励与赞赏,可以让他们自己主动地站起来或举手示意老师发言。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将学困生的热情充分地调动起来,还可以让他们经常得到老师的点评,使语文学困生在老师的关注下和经常性的指导下获得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与技巧,逐渐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从而摆脱学困生的头衔。这一过程中需要语文老师对这部分学生给予公正、平等的评价,更要让他们时刻感觉到语文老师一直在努力地帮助自己提高语文成绩,一直给予自己无私的关爱。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恢复学习语文的信心,更愿意去接受语文老师的指点,更愿意主动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2.爱的教育是开启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心智之门的钥匙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奥秘,就在于如何去爱学生。”作为语文教师对待具有强烈自卑心理的语文学困生,我们应该用爱的教育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用爱的语言和爱的行动去拨动他们的心弦,进而让学困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

曾经带过一位姓袁的学生,该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都不错,有些科目还比较优秀,唯独语文成绩极差。但综合该生各方面的发展,笔者认为,该生学好语文并不是难事。后来经多方了解,经常受到语文老师表扬的袁某同学,在小学三年级时因生性活泼、话多好动时常违纪而被新换来的语文老师多次批评,导致该生对语文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主动放弃语文学习,逐渐步入语文学困生的行列。为了转化该生,作为其语文老师及其班主任,我决定用爱的教育去发掘该生学习语文的潜能:主动与之接触,关心他的生活,关注他的学习情况,向他传授学习语文的方法与技巧,课后不忘对他进行必要的辅导。最终,该生消除了对语文老师的抵触情绪,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扔掉了语文学困生的名号。他曾在一次题为《最难忘的人》的作文中写到:“感谢您,那个用爱叩开我心灵之门的语文老师;感谢您,那个让我再次感受到文学艺术魅力的语文老师;感谢您,那个我一生中最难忘的语文老师。”

3.激发学习兴趣是转化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内动力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就像鸡蛋一样,从外界打破只是鸡蛋液,但是从内部打破就是生命。所以说,初中语文老师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拥有自己学习语文的动力。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童趣》一文时,老师可以换种授课方式,将学生带到教室外面,让学生融入大自然的怀抱,观察自然,认识自然,让他们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从而感受到浓郁的学习氛围。面对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增无减,学习的效率自然成倍提高,学习动机也会更加强烈,学生记忆知识的速度也会相应加快,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就会得到快速的提升,最终使语文学困生走出语文学习的囹圄。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转化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驱动力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重在合作,通过合作能弥补学生个人在思维、精力、时间和学习方式方面的局限性,变“单枪匹马”为“人多智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既能消除同学们对语文学困生的歧视心理,又能帮助语文学困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还能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一箭双雕,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近几年的语文教学,笔者都是把所带的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把语文学困生指派到特定的学习小组中,再指定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为组长,引领整个学习小组并帮助语文学困生。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各个学习小组都能找到适合本组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语病的辨析与修改”的学习过程中,有的小组根据本组合作探究的结果,以数学公式形式“两面性词+两面性词”“防止(禁止、避免、预防等)+肯定形式”等对某些语法知识及语病现象进行了归纳总结。如此直观形象的归纳总结,对于语文学困生,特别是那些偏爱理科的语文学困生来讲,不能不说是一次颇具诱惑力的语文学习之旅。

5.赏识教育是转化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催化剂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赏识的渴望。”赏识教育就是通过赞美、鼓励、表扬等手段,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时的赏识教育可以变学生“要我学”的学习模式为“我要学”的学习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最近笔者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与笔者聊到,当年刚进初中的她,语文成绩并不及格,但她的声音较甜美,朗诵技巧也不错。该生在语文课堂上,经常被笔者点名范读课文,每次都能得到笔者的表扬及同学们的赞许,后经笔者推荐其成为校园广播主持人和元旦文艺汇演主持人。该生大受鼓舞,立志学好语文,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经过三年的努力,该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重点高中。所以俗语说:“泥鳅要捧,孩子要哄。”不是没有道理的。“你的声音好美哦!”“你的思维很独特!”“你的知识面很宽!”“你说得很有道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语言的无穷魅力,多说几句鼓励性的话语去解救更多的语文学困生呢?

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出现受到了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主要从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结合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现状与实际教学的案例,探究了转化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策略,希望初中语文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研究,让更多的孩子摆脱学困生的“头衔”,能健康、积极地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彭阿英.如何培养农村中学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J].文教资料,2009(01):157-159.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调查研究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6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8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41:12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0:27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