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喜春
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这一提法,我满怀敬意。我只是觉得“开放”也得有一定的限度。事实上,自从新课程一路逶迤而来,语文一直在“剑走偏锋”:“思品味”过重,导致语言训练处于边缘地带;“音乐味”过浓,表面花里胡哨,实则单薄脆弱;“科学味”太重,致使语文陷入一个岌岌可危的生态困境。如何取舍,如何站在建设的立场上进行有价值的甄别、梳理和筛选,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常态性工程。以下提几点拙见,权当参考。
一、不宜“急进”
“语文味”和“人文味”随着年级的递升而螺旋式上升。例如,小学低年级侧重于识字写字和正确朗读,此阶段过多地进行思想教育和人文渗透,既没有生命力,也不会在学生心底留下多少投射和划痕;小学三四年级,侧重于句段理解、写作能力和阅读分析,逐步进行人文层面的熏陶、渗透和滋养;小学高年级,侧重于深入的阅读理解和课外阅读的扩大,领会作者的表达方式,侧重于兴趣培养与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不可统一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课文感情充沛,适合于情感熏陶,比如,《珍贵的教科书》《秋天的怀念》;有的课文形象生动,适合于审美熏陶,比如,《观潮》《爬山虎的脚》等;有的文本条理分明,适合于逻辑思维训练,比如,《只有一个地球》《桂林山水》;有的文本语言丰富,适合于语言品味,比如,《翠鸟》《匆匆》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课文,涵盖了以上多种,这自然需要师生或在取舍中择其一二,或下大工夫综合训练。
三、不可泛滥
尽管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但是,这并不意味要冲淡语文味。常常看到一些公开课,为了不至于冷场,为了凸显人文味,音乐、画画、舞蹈、视频等纷纷亮相,所谓语文的“语言品味、朗读入情和熏陶渲染”反而被挤压到边缘地带。事实上,语文首先姓“语”,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顿悟有时靠音乐、画画等是无法完成的。
四、不失偏颇
教学朱自清的《匆匆》,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定位如何珍惜时间这一宏大的主题之上,效果是否好呢?实际上,这篇课文我们要关注的是什么?反复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不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这样的一种有诸多辗转、回旋、波折的复杂心绪,切不可抛开语言的外壳,直奔“珍惜时间”而去。抓住“不复返、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轻轻悄悄”等词语反复品味才是正途。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