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春霞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见,人文性也是语文课的一个突出特点。
关键词:人文;精神;反思;基础;培养
一、对人文精神失落的反思
半个世纪以来的语文科学,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人们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人文性。好像只有语言、文字、文章才是语文,文学和文化似乎不在其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片面强调语文的基础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制约着教材的价值取向。教材安排文字、语法、修辞、逻辑等涉及“工具”的掌握与运用不厌其详。教学一篇优美的文章,也只能从工具性出发,从字词句的理解、语法分析讲到篇章结构,用哪些方法,用什么顺序,不厌其烦。至于怎样陶冶情操,如何阐扬人性则无暇顾及。
2.教学方式简单化、程式化
阅读教学当中,过分注重工具性。就像张定远先生说的那样:“把生动的语文能力训练变成枯燥的纯技术训练,教学活动呈现固定的僵化的模式。”导致了教学的封闭,泯灭了活动,扼杀了个性。忽视了人文素养的积累,没有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语文教学要弘扬人文精神
从新课程的理念看,语文植根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的丰厚沃土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要重视积累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利用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材所选的课文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含有丰富的人文因素。“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以爱己之心爱人”的仁爱之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都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课文中有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公德意识,有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强烈的审美追求,有把人的健康和生命放在首位的人性化关怀等等。
三、既重视人文性,又凸显工具性
近年来,语文教学强调整体把握,注重感悟、熏陶,注重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这很好。新课标在这个问题上也并没有误导。少提或不提“训练”二字并不意味着放弃知识的积累,而是意味着语文的那些条条框框纯知识性的内容,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文学习的任务应该是接触大量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增加积累。难怪有人问:如果是这样,课改还能成功吗?
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在教改中要认清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引导口味语言,指导学习文章的技巧,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训练,不要“顾此失彼”。只有凸显工具性,重视人文性,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符合新的教学思想,才能正确实施教学,增加语文课堂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邵永良.现代教育科研方法与应用[M].宁波出版社,1999.
[2]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