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作文讲评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作文教学当中应重视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反馈和讲评,按照一定的步骤,采用重点讲评和综合讲评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讲解,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实时采取多种讲评形式,使作文讲评课丰富多彩,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作文;讲评;方法
作文讲评,是对全班学生就该次作文教学目的的实施情况进行讲述评论。它是整个过程的小结,又是全班作文情况的分析和总结。好的讲评课,应当是具体而生动的写作讲话,它对下次训练是必要的准备。但是有些教师对作文讲评的重要性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常常批改完了作文,就把作文发给学生了事,并不进行较充分的讲评。有的教师进行讲评时,泛泛而谈,不切实际。本人就作文讲评的方法谈谈以下看法:
一、作文讲评的一般步骤
(1)把批改后的作文本还给学生,让他们看看哪些地方被加上佳圈,那些地方被指出有毛病,老师在眉批或总批中有什么评价,你有什么问题多想想为什么。
(2)教师简要地谈谈批阅过程中的感觉和意见,提出本次讲评的目的和要求。
(3)学生谈谈自己看了批改后的感想,准备怎样修改。教师根据讲评前准备的材料,对学生未能主动谈问题作适当的提问。
(4)学生进一步讨論教师提出的问题。
(5)在教师的支持下,对本次的作文讲评进行小结。
(6)学生着手订正,改正或重写。
二、教师讲评采用的几种方法
1.重点讲评
每次作文教学都有具体的目的和要求。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讲评,当然也要为这个目的和要求服务。不过,作文讲评一般是有所侧重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有时侧重语言,有时侧重选材,有时侧重篇章,有时侧重中心。
每次作文中的问题总是多面的,如果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可能什么也抓不住。所以,作文讲评要抓住比较明显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评。
要指导学生写具体。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写得具体的原因,小学生往往喜欢用漂亮的词语代替具体的事物,未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准确地写下,写完不检查。有的即使读了也不注意写得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讲评时,要让学生对照实际,找出问题,然后自己去修改。
2.综合性讲评
综合性讲评是指对同一次作文存在的问题做横向的、多项的讲评。讲评时,一般由教师提出要求,指出问题,适当启发,组织讨论,使讲评得到反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综合讲评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由于讲评牵涉面较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必须确定一两个重点讲深讲透,其他方面可以适当略讲。要防止蜻蜓点水,轻重不分。
(2)多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只在必要时予以点拨。教师要防止唱独角戏。
(3)要注意保护被评者的自尊心,防止把缺点当笑料。鼓励学生自己把存在的问题摊开,让大家进行善意的批评帮助。
综合讲评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习作举例,进行比较讲评,也可以只评析同一次作文中的一篇。这篇作文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有某些方面的优点,又有某些不足之处,上中下三等水平都要照顾到,便于各类学生接受。
此外,综合讲评最好能与重点讲评交叉进行。这是因为,重点讲评所剖析的问题专一,有利于讲深讲透,便于得出一个经验、一种规律,但不全面;综合讲评剖析的问题较多,含量较大,但不可能讲得那么深透。而二者适当交叉,取长补短,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就讲评内容提出来的方法,如果从讲评形式来说,有下面几种方法:
(1)现场讲评。这种形式适合于观察作文。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的,观察时教师发问,学生回答,大家一起讨论。然后教师发表意见,学生提出疑义,这就自然形成现场讲评这种教学方式。它的特点是融观察、作前指导、口头作文、讲评于一炉。现场讲评不但可以在作前结合观察、指导来进行,还可以在写后把学生到现场讲评,特别是写景、状物更适合用这种身临其境的讲评方法。
(2)茶馆式讲评。茶馆式讲评是为学生求教而创设的作文讲评形式。这种形式比较自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它的做法是把批阅过的作文本发到学生手里,让他们自己去订正。订正时学生一般都会有一些疑问,例如对眉批或总批中指出的问题或要求有疑问,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3)小灶式讲评。所谓小灶式讲评是指给少数或个别的学生做特殊的讲评。这类学生是指在集体讲评时不易接受,消化不良,水平很差的学生。
(4)对比讲评。对比讲评是指用比较法,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提高写作水平的讲评方式。
除了以上四种讲评形式外,还有欣赏性讲评、集锦式讲评、展览式讲评、自我讲评等方式,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可以综合几种方式加以运用,不拘一格。
时代在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不管运用什么方式方法,讲评都应该以正面教育为主,多肯定成绩,多鼓励和表扬学生,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提高写作的自觉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白金声.作文知识与小学作文教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1
[2]张平.如何上好小学作文讲评课[J].黑江教育.2012
作者简介:
万玲桂(1986.5~)女,江西余干人,毕业于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小学一级教师,现任职于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镇梅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