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学生观变化

2015-07-05 22:19吴林霞
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眼光差生教育者

吴林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90后甚至00后学生,他们都拥有独一无二的鲜活的生命,拥有敏锐的头脑和思想。面对他们,教师应该积极转变学生观,与时俱进,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要探讨的,就是教师应当树立怎样的学生观以及正确的学生观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认识和看法,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人才观等在对待学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它支配着教育者所有的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及其工作方式。教师树立了什么样的学生观,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学生,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我们教育教学的成败,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祖国的未来。关于现代学生观的涵义,许多教育者已从理论上达成共识。现代学生观认为,在教师的心目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是具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人权的人,同时,学生也是有潜力的、稚嫩的、不成熟的人。

二、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第一,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地享有快乐成长的权利。然而,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道德水平不同、学习基础不同、身心发展不同等种种原因,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效果或言谈举止等多方面的不同。教师切不可错误地认为学生人格尊严有高低之别,因此而区别对待学生,甚至是将对优生的赞美、表扬建立在与差生的比较上。大量惨痛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仅不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心灵,甚至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阴影,给学生的终身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第二,要用慈爱的眼光看待学生。

教师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就自我的前提。因此,教师要用慈爱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不偏爱学生、不放弃学生、不溺爱学生、不纵容学生。

当然,教师关爱学生但不能溺爱学生,教师要宽容学生但不能纵容学生。“严是爱,纵是害”,教师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对我们的教育事业负责。在严格要求学生时,教师要采用智慧的科学的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走进他们的学习,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让他们感到教师的严格是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让他们因为爱而改正错误,积极进步;让他们因为爱而拥有前进的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三,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欣赏是人类的传统美德,欣赏是一种给予,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也是一种信赖与祝福。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欣赏。被别人欣赏特别是被自己的老师所欣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也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然而欣赏别人,尤其是欣赏自己的学生,则是一种为师的境界和美德,也是一份沙里淘金与发现绿洲的快乐。因此,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发现他们的进步,欣赏他们的美丽,增长他们的智慧,鼓励他们不断拼搏、努力进取,促进他们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著名教育家周弘先生认为:从精神生活来看,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仿佛就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智慧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游戏、人际交往中,发现学生的美,欣赏学生的美,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大的舞台让他们尽放光彩,让他们在老师、同学、家长、朋友的赞美与喝彩声中增加前进的信心与动力,让他们在自信与快乐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天赋、可能性、能力与爱好确确实实是无可限量的,并且每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要放眼学生的未来,更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在,为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发展负责,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人生负责。教师要用激情创设出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各种潜能得到尽情展现。并且教师还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现他们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唤醒学生打开眼界看到独特的自己,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信与对未来的憧憬。

三、正确的学生观之于师生的意义

新课标指出:“评价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向。”这种生命意识是学生的一种良好素质,但只是一种潜在因素,有待于教师去唤醒。

用平等和慈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就会对学生给予欣赏和赞美,让成功和自信伴随学生的一生。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些学生之所以不求进取,自暴自弃,主要是由于他们从小受到的批评太多,受到的表扬太少,致使自我价值感太脆弱造成的。今天,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再也不能漠视学生的主体感受,要换一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学生——欣赏和赞美。

历史发展到今天,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都没有权利去剥夺学生的欢乐和志趣。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清醒地懂得: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像和情感,集生活、学习、审美等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每个教育者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品格。教师应把生命和心血融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和学生人生道路的每一个阶段。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会把学生看做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没有“优生”和“差生”。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以构建智慧、塑造灵魂为终极目的的人化教育。“差生”并不是真正的差生,他们也会为了自己、为了父母老師、为了国家社会付出自己的一切。

21世纪的人才培养教育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特別注重个性发展。尤其是学生个性中的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竞争性应当受到特別的关照和培养。鼓励学生发表质疑观点或批评意见,鼓励学生公开地讨论和争辩,都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猜你喜欢
眼光差生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心态决定眼光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刮目相看
差生妈妈的六年艰辛育儿经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
看医改 医患各有眼光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想着孩子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