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中于连的拼搏启示

2015-07-05 15:30李春霞张德好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于连红与黑

李春霞 张德好

摘 要:于连是司汤达小说《红与黑》中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形象。读者与研究者对于连的争论焦点不仅在于于连拥有双重的性格特征,而且也集中在对于连拼搏过程的思考上。因此,本文拟在结合小说具体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于连拼搏的“成功与失败”及其真正内涵的,从而对于连的拼搏给予读者的启示进行详细地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于连;成功与失败;拼搏启示

于连是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里的“小人物”,但无论是他的成功,还是他的失败却都成了小说研究者的探讨的话题。在小说的故事里,于连在自己的拼搏中都取得了哪些成功,于连在自己的拼搏中又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呢?这不仅是读者掌握于连形象意蕴的基础,也是我们分析于连拼搏启示的关键。

一、 于连拼搏上的成功与失败

在小说《红与黑》中,于连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有人认为他虚伪、阴险,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阴谋家、野心家;也有人认为他是当时反对封建权贵的勇士,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代表;更有人认为他是拿破仑时代的悲剧英雄[1]。这也就是说,于连作为一个拼搏者,在拼搏的道路上,他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功,也经历了令人怜惜而不可避免的失败。而对于于连的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无论分析于连的成功,还是于连的失败,都能作为一种事实,为下边分析于连的拼搏启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1、 于连的成功

在小说《红与黑》中,于连首先是一位成功的拼搏者。他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第一,于连通过拼搏赢得了暂时的自尊。于连在小说里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小人物。之所以说其地位卑微,不仅是因為他的家庭在当时的社会里没有显赫的地位,而且也因为他在自己的家庭里没有令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对于于连及其家庭的情况,小说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这里面总是有点名堂,”狡猾的乡巴佬说,接着顿了顿,又说道,“我是不能从你这儿套出什么啦,该死的伪君子。总之,我要甩掉你了,而我的锯木厂只会办得更好。你讨得了本堂神甫先生或其他什么人的欢心,他们给你找了个好位置。收拾你的东西吧,我送你去德·莱纳先生家,你要当孩子们的家庭教师啦[2]。”

在小说的这一段描写中,读者可以分析于连在家庭里的卑微地位和他所在的家庭在社会上的卑微地位:首先,在于连的家庭里,由于于连生得体小力弱,不能够帮助父辈们在工厂里做那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于连又因为喜欢看书而不能从其它的方面为家庭里挣一些钱财,于是他被亲人们看成了生活的累赘。特别是文中那一句“我要甩掉你了,而我的锯木厂只会办得更好。”说得更是真实。于连作为一个体弱力单的人,当他离开家的时候,虽然说只是去当一个家庭教师,但那也是远离亲人的苦差事。可对于这件事,家里的人不仅喜欢得不得了,而且似乎还从于连的出走看到了家庭振兴的希望。尤其是那一句“而我的锯木厂只会办得更好”更把于连与亲人之间的关系,更把于连在家庭里的地位讲得真真切切。仿佛于连这个“累赘”拖累了整个家庭的幸福,大有越早走越好之意。还在是这段描写中,一句“狡猾的乡巴佬”把于连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叙述得清清楚楚。在社会上,于连的家庭处于“乡巴佬”的水平上,而且这个“乡巴佬”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这个“乡巴佬”是一个“狡猾”的“乡巴佬”。即,于连的家庭不仅没有社会地位,而且众人还对他家庭成员的人品持有异议。因为他们一家是“狡猾”的。所以说,于连的家也处于卑微的地位。然而,于连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他成功地步入了上层社会赢得了暂时的自尊。

第二,于连依赖拼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于连的出身虽然卑微,但他却有与众不同的拼搏精神。在家里他忍气吞声,而忍气吞声却是他为赢得学习时间的一种策略。于是他才有可能凭借自己的才学去当家庭教师。在拼搏的路上,当家庭教师并不是于连的最终梦想,于是,从家庭教师开始,于连又继续学习。他把拿破伦当作自己的心中偶像,他以才军医作为自己的榜样,终于他收到了伯爵女儿的情书。并以此为契机,一步步地进入了上流社会。而所有的这些却都要依靠他的理想来支撑。

第三,于连的成功在于他明白了如何去拼搏。有人说于连步入了上流社会并不意味着他拼搏的成功,因为上流社会宣告了于连拼搏的失败。这样分析于连拼搏经历的研究者却忽视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小说虽然以于连的死亡结束了全部的故事,但是于连在狱中时,他却明白了自己的拼搏为什么失败了。所以他放弃了自己死刑上诉的机会,安静地等待自己的死亡。从另一个层面上分析,于连虽然以死亡宣告了自己拼搏的失败,但于连却能够在死亡前明确了为什么失败。所以在真正的意义上讲,于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呢?鲁迅在他的小说《阿Q正传》中,通过阿Q在最后不断重复画那个圆的动作告诉了我们。因为阿Q至死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了,而于连与阿Q不同,他在最后的关头,放弃了自己的上诉权利,不仅说明于连对自己的拼搏经历有过认真的反思,而且也说明在具体的反思过程中,于连明确了自己为什么失败了。而对于失败原因的明确,才使于连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拼搏者,成为了一个拼搏的成功者。虽然一个人的拼搏结果往往要以成功来评判,但不以成功作为评判一个拼搏的唯一标准似乎更为世人所接受。所以,于连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2、 于连的失败

于连虽然一个拼搏的成功者,但在拼搏的路上他却经历了众多的失败。首先,于连的拼搏目的之一就是获得世人对自己的尊重,但直到小说故事的结束他也没有赢得世人对自己的尊重。无论是在他的家里,他被亲人看作是一个累赘,还是在社会上被以市长为首的人看不起,都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无法弥补的伤害。虽然于连挤身于上流社会了,但他担心德·雷纳尔夫人瞧不起自己,于是于连故意地找机会去接触她;为了摆脱自己平民的地位,于连心有所图地、努力地去获取伯爵女儿对自己的爱。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没有能够摆脱他那卑微的地位。因此,于连的拼搏也就没有取得成功。其次,于连是一个爱好学习的人,但在自己拼搏的路上他却从来没有真正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作为一个学习者的于连,他有超人的记忆力,他有与众不同的学习榜样,于是他背熟了整部《圣经》,并以此向世人宣告自己的学习才能,可是于连却没有真正地在自己的行为中践行圣经的内容。所以说在学习的层面上,于连是一个失败者。再次,在人格的塑造上,于连也是一个失败者。为了获取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于连不停地拼搏着,他不断的改变着自己的拼搏策略,不停地投机取巧。虽然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但他的成功却不为世人所理解,于是于连又成为了一位暂时的失败者。因为他拼命争取的自尊,在世人的心中他是通过不正常的手段获取的,并且这种不正常的手段又使世人对于连的尊重达到了低谷。

二、 于连拼搏的启示录

于连入狱,他的金钱、地位都不复存在,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一生最有价值的东西——市长夫人的爱情,也随着他的枪声而消失。这时的他,已经一无所有,他的野心、虚伪以及对物质欲望的追逐,最终酿成了他的悲剧,这为生存在物欲横流的世界的敲响了警钟[3]。因此,从拼搏的层面上分析于连形象更具有实际意义。

于连是一个拼搏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拼搏者的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能给予后来的拼搏者一种重要的启示,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虽然在上边的论述中没有穷尽于连的成功与失败,但于连的拼搏却给予了后人以下的启示:

1、 正确的拼搏策略

在小说《红与黑》中,为了再现于连的拼搏内涵,作者司汤达详细地记述了于连的全部拼搏。结合于连的这些拼搏,我们可以分析于连的拼搏策略。于连的拼搏策略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拼搏、妥协、拼搏”。为了改变自身卑微的命运,他在自己的家里开始了自己最初的拼搏,即学习。然而,面对于连的拼搏家里的亲人却是百般的为难,于是在这百般的为难之中于连采取了妥协的策略。于是他一边采取各种方法来应对家人,一边在应对中利用各种空闲来学习。于是他终于拥有了作为一个家庭教师的机会,并且在这个家庭教师的位置上,于连又开始了自己新的拼搏。特别是在后来的拼搏中,于连一次次地重复这样的策略,一次一次地获取自己的成功,并且在最终暂时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2、 错误的拼搏手段

在于连的拼搏中,他采取了“拼搏、妥协、拼搏”这样的拼搏策略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于连的错误表现他在这个策略指导下的拼搏手段上。在小说《红与黑》中,于连的拼搏手段可以一个词语概括,那个词语就是“虚伪”。在小说中,于连以“虚伪”为核心的拼搏手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为了证实自己的自尊,为了报复市长,他假装勇敢地抓住了市长夫人的手。再如:德·拉莫尔侯爵府的那些高傲人用一种彬彬有礼的傲视来藐视于连,这加重了于连这个敏感、不幸的年轻人自卑的心理,自卑心越强,就越要追求自尊心的满足来作为补偿。这种补偿表现在他那高傲的姿态上,高傲正是他对内心自卑的一种反抗,是维护自尊、确立自我的外在表现[2]。而这种外在表现的实质却是于连的虚伪。再如,为了获取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他背熟了全部的《圣经》,可是于连不仅自己不去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它的内涵,而且于连还对他为之工作的教会心存不满。于连把这种不满深深地隐藏在心里,不仅普通的世人发现不了,就连与其一起工作的人对此都没有丝毫的发现。虽然这样的于连的虚伪可以隐瞒一时,但它却隐瞒不了世,于是在小说的结尾于连失败了,而且一败涂地。所以说,在一个人的拼搏中,不仅要有正确的拼搏策略,还应该有正确的拼搏手段。否则,他的失败就会在所难免。

3、 模糊的拼搏目的

在小说《红与黑》中,于连的拼搏就是在获取自尊的基础上进入上流社会并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对于目的中的核心——“幸福”,于连却没有正确的认识。不必说于连的自己家里没有意识到什么是“幸福”,也不必说于连在当家庭教师的生涯中也没有意识到幸福,单说在上流社会里的生活更值得众人思考了。因此,对于一个拼搏者而言,不能像于连那样。首先应该明确自己追求的幸福(目标)是什么,首先应该明确如何享受到拼搏中的幸福。否则,任何一个的拼搏都会重蹈于连的覆辙。

总之,在小说《红与黑》中,于连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这些争议的焦点不仅集中于连那多重的性格之上,而且也体现在于连的拼搏之中。特别是建于后者的解读,不仅可以使读者真正理解于连的拼搏及其意义,而且也可以从中吸取于连的拼搏经验和教训,为自己取得最终拼搏的成功夯实一个理论的基础。这就是本次研究和阐释的目的,如果没有达到这样的目的,上边的论述也可作为一次抛砖引玉之举,希望引起读者和研究者对于连拼搏内涵及拼搏启示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呂秋薇.〈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特征及现代启示意义[J].世纪桥,2010(05) :42.

[2]谭鼎莎.试论〈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J].文学教育(上), 2010(02) :92.

[3]刘颂新.〈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特征及现代启示意义[J].名作欣赏,2011(21):107.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于连红与黑
情人礼赞
红与黑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符号学分析
林震和于连人生结局不同的原因分析
德·雷纳尔夫人的性格分析
试论于连的形象及其矛盾性格
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美学研究方法论的反思
只爱黑白红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