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勤 姜诚
摘 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将从女性视角对其进行解读。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女性视角 情感悲剧
女作家姚鄂梅曾说:“女性视角是我的小说所无法避免的,因为我的生活经验完全是一个女人的经验,我的思维方式也注定与男性迥然有别。既然小说是诉诸感性的艺术,那么无论我的叙述方式如何改变,无论我所关注的是什么问题,本质上我的声音只能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很显然,判断视角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性别差异,女性作家因为其性别特点,其创作很难忽视视角,而女性视角,是指从女性的角度感受,体察和认知世界,也包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样的以女性为主要创作对象的男性作家的作品。
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茨威格擅长心理描写,这篇小说充分展示他在心理描写方面的才能。全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女人从13岁起便疯狂爱上一位作家,却终身未能为其所知的故事。一个女人在临终之时,向她深爱了一辈子的男人R 先生写上一封长信,她在信中讲述了她对R 先生一辈子的爱恋、痛苦、幸福、辛酸,各种极致的情感浓缩在了这最后的一封信中,毫无疑问,这是一段忠贞、奉献的爱情故事。
一、小说中女性视角的体现
(一)全文采用的是书信形式,以陌生女人作为第一人称,充当着叙述者的角色
全文就像是一篇独白,径自讲述自己的故事,不期待回复,颇有些我爱你与你无关的意味。这独白式的写作方式,不可避免地是R先生被动地成为故事的旁观者、被参与者,即使他是陌生女人深深爱恋的对象。陌生女人写道:“我要和你单独谈谈,第一次把一切都告诉你,我要让你知道我整个的一生,我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却始终一无所知。请你相信我说的一切,这是我的唯一请求,一个人在独自死去的时候是不会说谎的。”
(二)书信体从侧面展示了陌生女人掌握了话语权
小说中,陌生女人像是临终遗嘱般,给R 先生写了这封吐露了一生的心事与感情的信。应该说这封信可视作陌生女人穷尽了生命,在生命终结的一刹那终于掌握了话语权,而女性拥有表达自己的能力是女性意识的重要方面。她不断地重复这样的意思:“亲爱的,我没有责备你的意思。要是我写的话里出现了一些抱怨的语气,请你原谅我的举动。”
(三)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倾向是极端的、飞蛾扑火式的
陌生女人的这种不顾一切,不求回报的爱恋方式,从根本上讲,是寻求平等地位的一种方式。小说中多有这样的表达。例如:“而我是有自尊心的,我要你一辈子想到我的时候,心里没有忧愁。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后果,也不愿变成你的一个累赘。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激:在这点上,我愿意在你结交的所有女人当中,成为独一无二的一个。可是请你相信我,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地,舍身忘己地爱过你,我对你从不变心,过去是这样,一直是这样,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身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这些充分表明陌生女人在面对这份感情时的态度,那就是不顾一切。这种极端的爱恋方式无疑是陌生女人在寻求自己在爱情中的尊严的方式,她渴望获得一种她心理上的平等。曾有心理学家指出,女性人格中最显著的特征的个性特征便是被动性、自虐与自恋。陌生女人这种极端的爱恋方式,有着很明显的自虐性质。
(四)感性特质,女性本身所区别于男性的特质中,感性无疑是很重要的一点
这种感性特质体现在作品中,表现为陌生女人在面对感情时,丝毫不受理性的控制,不理会现实因素,只一味栽在所谓的爱情里。陌生女人从13岁便爱上R先生,直至她生命的终结,而她却一辈子不为R先生所认识。这样的情节设定本身就足够脱离现实,非理性因素占据了很大部分。
二、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陌生女人情感悲剧的原因
(一)女性缺乏经济地位,使其丧失了平等的对话权
长久以来,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女性缺乏与男性对话的平等地位。自古以来女性便被视作男性的附属之物,因而女性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视。小说中R先生是一个拥有着完美形象的男人,有着吸引女性的众多特质。应该说他身上的诸多特质,都是其优越的社会地位与物质条件的外在形式。无疑,集才华、金钱、社会地位于一身的R先生代表了男性在那个时代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对比之下,陌生女人出身贫寒,她是一个寡妇的女儿,家里甚至连门牌都没有,最后为了不让自己与R先生的孩子衣衫褴褛地过日子而沦落风尘,成为了一名依附男人而获得物质生活的风尘女子。应该说女性在当时缺少良好的经济基础,必须依附男性才能生活,这种经济上的附属地位使得她很难在爱情中拥有独立与平等的地位。
(二)女性特有的感性特质以及男主人公完美的人物形象
感性的人多愁善感,感情用事,主观,情绪化。而女性天生的非理性特质更将这种感情用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且小说中的男主人公R先生,更是拥有了众多迷倒众生的品质,他是一位有名的作家,才华横溢,外形优越,对待女性温柔多情,这样的人是13岁的女孩子生活中从未出现过,打开了新的世界,这样的形象足够吸引人。就像陌生女人所言:“你是那么年轻,那么英俊潇洒,我就像是着了魔似的,深深被你吸引住了。”茨威格以其特有的才华,完美地捕捉了这种心理。这一切都暗示了爱情产生的原因,以及日后的悲剧。
(三)女性本身自我意识薄弱
自古以来,女性便被当作男性的附属之物,在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歧视。曾有学者指出,性别构建过程是在父权体制下的男性主流文化中获得的,女性自出生以来,就被要求学习扮演各种角色,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自我,自觉地成为男性文化中的角色。在当时那个年代,女性容易丧失自我,不能准确判定出自己的价值,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也拥有争取自己幸福的权利。這种自我意识的丧失,使得陌生女人不可救药地爱上R 先生后而没有意识去脱离。
小说以一段这样的描写留给了读者们韵味悠长的结尾:“他的目光忽然落到他面前书桌上的那只兰花瓶上。瓶里是空的,这些年来第一次在他生日这一天花瓶是空的,没有插花。”而分析女性视角下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更好地理解这部名著提供了一个角度。
参考文献
[1] 斯台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张玉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 杨东英.女性视角下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电影文学,2013(10).
[3] 林晓彬.试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主义[J].韶关学院学报,2011(7).
[4] 周美美.温情与困境的矛盾交织[D].海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