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2015-07-05 00:02:29张晓辉韩雪飞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传统文化实践

张晓辉 韩雪飞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沉淀的文化精髓,是民族情怀的具体体现。大中专院校肩负着向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针对衡水市大中专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教育者通过实践研究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大中专院校的校园文化之中。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上的启示将有助于形成一套富有本地特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教学理念  道德培养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13-01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着独具特色的传統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基,作为人们思想进步的源泉,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一些深受传统道德影响的人们坚守信仰,可歌可泣;也有一些背弃传统文化的人们毒化社会,失徳败德。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大中专院校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衡量学生是否有健全的人格,是否有高尚的道德,离不开对学生德行素养的考查,离不开对学生心灵家园的关怀。大中专院校开展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宣传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重新认知和理解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当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大中专院校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再认识尤其重要,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入学生的思想,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一、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自学意识

当前,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内容比较少,以衡水市大中专院校为例,即便是文科类的学生,也只是个别专业会接触到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课程,而且学科课程设置时间短,内容含量少。对理科类的学生来说,选修课也很少会有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艺术生更是很少接触传统音乐、传统绘画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多侧重的是现代艺术。

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过《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教材的学习,而在大中专学习阶段对《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音韵学教材,《说文解字》、《尔雅》等语言学教材一无所知。由于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很宽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分散于各学科的传统文化加以强化,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同时,选修课程中加重传统文化课的分量,用学分考核的方式要求学生自觉进行学习是有必要的。学生在教师的强化引导或是个人兴趣的支持下,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将会由被动逐渐转化为主动。

二、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以文化育人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与言行。一些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传统教育培训,比如在参观市里的一些私塾学校的过程中,感受不一样的教材和教法;到同类院校参观学习,借鉴成功教学经验;邀请市里知名学者来校开设文化传统教育系列课程,感受名家的心得等。这些学习培训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教师逐渐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审视传统文化,解析传统教育中的问题。

在以文化育人的过程中,经典诵读是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在衡水市大中专院校进行经典诵读的活动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增强,文学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诵读的选材上,引导学生不去选择网络中的肤浅文学,多关注有文化深蕴的作品。在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智慧解读经典的内涵,用情感体会经典的真谛,用声音把握经典的色彩。在活动反思中,引导学生将对经典的理解写成文字,在师生的交流中领悟经典。实践证实,大中专院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收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三、注重德育管理,以道德教人

德育教育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精神核心,传统的道德学说规范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比如仁爱的思想有“仁者爱人”,从善的思想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敬老的思想有“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些传统思想对大中专学生的成长及成才具有重大意义,不仅需要学生继续传承,也需要将其发扬光大。

事实上,由于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情况,学生的为己思想和功利意识表现过于突出。在实践中,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思想教育是相互关联的,学校教育的实效性正是通过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言行表现出来的。衡水市大中专院校注重将学校的德育管理重在落到实处,用小环境影响家庭和社会。比如开展的“社会现象之我见”活动,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写感想,谈感受。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导向下受到积极思想的感染,现代教育的人文内涵得到诠释。

四、组织并参与社会活动,丰富学生阅历

大中专院校在开展相关宣传活动中,对传统节日、传统礼俗的认识方面给学生多做一些知识普及,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活动推动教育。在参加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去体会、展示、丰富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活动中提高了文化素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文化归属感。

衡水市大中专院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交流活动,比如组织“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有剪纸手工展示、摄影比赛、家风家事演说、毛笔字书法展示、创办京剧社团、去博物馆参观、成人礼仪式、感恩父母等活动,这些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唤起学生对实现青春价值的渴望。

通过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究,教育者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中,开阔了知识广度,提高了人文素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大中专院校教育层面来看,把中华传统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对教育体系的完善与补充,是培养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呼艳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J]].商业经济.2012

[2]宫丽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3]尚晖.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 2009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传统文化实践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3:37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7:47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1:00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9:35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