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萍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学案,落实“预习导学”,为“学案导学”教学法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学案;预习;合作;导学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在语文教学中,科学有效的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法,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作用,从而实现课堂高效。
一、精心设计学案,为“学案导学”教学法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学案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既是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提供材料和指导。
在教学中,为了保证学案设计的科学性和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一定要发挥同科教师的集体备课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具体做法是:同年级组的老师在一起集体备课,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共同讨论,精心设计“学案导学”的整个流程以及每一个细小的问题,达成对“学案”设计的共同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授课的特点以及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备课,以求学案的设计更加科学有效。再者,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新课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或由浅入深,或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各环节要衔接紧凑,自然连贯。问题的设计既要重知识的积累,又不失能力的培养;既重情感的体验,又要考虑价值观的树立。
二、落实“预习导学”,它是“学案导学”教学法顺利进行的关键
扎实的预习是学案导学模式下,打造高效课堂的坚实的地基。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把学案看作语文课学习的辅助性的工具,而不是一种单纯的练习,要指导学生做好每一课的预习,引导学生把每一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展现在学案上,以备上课合作探究时用。
另外,加强预习检测也是很关键的。预习检测是一个环节,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为后续学习服务,从检测过程中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了结学生的学情,那么在后面的环节中我们老师才可以来解决学生在自学和合作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为使小组合作发挥最大的实效性,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需要合理掌控合作学习的時间。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对探究的问题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认识,在对问题的认识模棱两可之际再进行小组合作,真正发挥其“互补”作用,通过对问题的交流讨论,达到思维认识的提高。在每次讨论前,教师必须根据讨论内容的难易程度恰当的分配合作学习时间,不能随意叫停,也不能无休止地让学生讨论。只有合理的、科学的、适时适度的掌控时间,才能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防止学生为一个问题无限制的争论,浪费课堂时间。
第二,合作学习需要围绕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展开,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提出,经过师生的梳理,具有一定的思考力度,能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的问题。讨论的问题不要太多,要有讨论的价值。任务的安排要难易适中,并且要注意重点知识的落实和难点知识的突破,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让学生在书本中寻找、感悟问题的答案,在小组中合作、交流、探究的氛围中寻找答案,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愉悦。
第三,合作学习的效果展示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参与展示活动,通过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的形式,锻炼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组与组之间的相互学习、补充与交流,巩固和扩大小组讨论的成果。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自动参与到小组中展开合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和帮助,特别要参与到困难的学习小组中去,为他们排忧解难、启发诱导。
第四,学生的学习和组织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了解情况,对各组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比如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归纳他人的发言等等,这些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会使讨论进一步深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法如何进行、“学案”的内容如何设计,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只能仁者见仁,这里仅仅是笔者的点滴体会,其中系统的、规律性的东西,还有待于今后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