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生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开展快乐阅读成为小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理应引起教师的重视与思考。
【关键词】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小学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斷发展,教师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不但要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更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以此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因此,快乐阅读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新的理念,也逐步被应用于小学教学中。但截止目前,快乐阅读仍旧是一个较新的理念,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小学快乐阅读工作的工作。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如何引导快乐阅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根本上说,快乐阅读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快乐,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这就决定了快乐阅读是学生符合学生主观意愿的,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一项活动。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却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是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为主要目标。因此,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需求,没有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阅读的读物。基于此,多数学生只是在被迫进行阅读,无法从中获得乐趣,同时还容易让学生对阅读和生活产生抵触的情绪。
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的进行阅读,以此达到快乐阅读的基本目标。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小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审美情绪,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挑选阅读的目标。例如,针对低年级儿童,教师可以选择绘本读物作为学生阅读的材料。绘本读物具有图文结合的特点,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阅读绘本读物的过程中,不但能够被巧妙的故事情节所打动,也能够在精美的图画下获得乐趣。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的选择阅读材料,而不是一味地帮助学生做出选择。部分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极强的兴趣,因此其选择的是《格林童话》,部分学生对推理的故事拥有兴趣,因此其选择的是《柯南》。教师所要做的是筛选出不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而不是帮助学生选择读物。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才能在阅读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求,才能迎合学生的喜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以此获得乐趣。
二、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此外,教师需要明确的是阅读并不是一件个体性的工作,它应该是一件集体性的工作。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阅读之后的相互交流正是最大的乐趣,学生在阅读后会对阅读的内容产生看法,分享自己的观点引起听众的附和是学生获得的最大乐趣。
因此,在小学阅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例如,其中一名学生阅读了童话故事《丑小鸭》。此时,教师抽选这名学生站在讲台上给大家分享这个故事。
当学生讲述到丑小鸭被众人遗弃时,讲台下的学生露出失望和痛苦的神色,当学生讲述丑小鸭变为美丽的天鹅时,讲台下的学生发出喜悦的欢呼。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分享了自己从阅读中获得的情感和喜悦,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以此增加学生获得的愉悦感,提高学生的乐趣。
三、尊重学生的认知
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快乐阅读就需要尊重学生认知,要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实现思维与意识的翱翔,以此获得更多的乐趣。
相比之下,在传统的小学阅读中,教师过于干涉学生的思维,带有一定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尊重学生的认知,导致学生无法在阅读中进行自由的思考与联想,不但无法让学生获得快乐,反而会让学生形成抵触情绪。
例如,学生阅读了《小蝌蚪找妈妈》这一则童话故事。在阅读只有,有的学生对故事的结果提出质疑,其认为小蝌蚪不会相信青蛙妈妈的话,因为小蝌蚪与青蛙妈妈的外表并不相似。学生的质疑是有一定根据的,也符合了小学生多疑的性格。此时,教师要做的不是否定学生的思维,而是尊重学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续写出合理的结尾。
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教师所重视,同时能够在阅读中自由的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续写故事的活动,教师其实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以阅读的故事为基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进行交流与互动。基于此,学生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才能在思维的抒发中变得更加快乐。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快乐阅读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在小学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理念的限制,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尊重学生的兴趣,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有意识的总结与反思,根据实践教学的情况完善快乐阅读的方法,促进小学阅读教学的发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童云玉. 引导“快乐阅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快乐阅读,2013(07)
[2]卢叶. 书香弥漫中的快乐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方式探析[J].考试周刊,2012(48)
课题名称:小学生快乐阅读策略研究,批准号:GS(2103)GHB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