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贤++孙宝福
摘 要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传统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提出新要求。分析本科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特点、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中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和特点,并提出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主要架构。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6-0083-02
机械制造专业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中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传统制造业向信息化、系统化发展,需要大量的机械制造工程人才。高校担负着向制造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高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事关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对我国这种世界制造大国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对促进高校的机械制造专业教育服务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提高我国机械制造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机械制造专业的校企联合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特点出发,阐述高校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特点,分析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中机械制造工程人才的培养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思路。
1 教学计划中如何体现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长久以来,企业根据其自身需求向高校招聘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很少参与或不参与对高校学生的培养。而校企联合培养的重要特点是企业深度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目前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仍是表面层次的校企合作,比如建立实习基地、共建实验室等,并没真正达到深入的校企融合的合作程度,合作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的加深和扩展。
高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机械制造专业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比如将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融入教学计划,邀请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审定。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相关行业的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1]。
企业应根据其人才需求数量、规格、知识技能结构等方面的目标,主动参与到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成绩评定等方面;指导高校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和机械制造业发展,进行专业培养计划的调整,确定培养方式和招生规模,开发设计并实施灵活的培养培训方案。如在培养计划中增加制造技术的信息化和集成化课程,企业安排学生定岗实习或暑期实习等,真正落实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培养出高素质机械制造专业复合型工程人才。
2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在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体现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四个,即: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2]。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各有特色,例如:清华大学的“基础科学班”模式以加强基础科学教学与研究为目标;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模式则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南京大学的“厚基础、宽口径”模式以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为目标;同济大学“KAP 模式”以素质教育为特色;北京师范大学的“4+3、4+2、4+0”模式则以师范教育为特色[3-4]。各个高校根据其教学定位和发展目标,都建立了各自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环节。校企联合培养以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通过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实践教学,将毕业与就业接轨[1]。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办学理念、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能力的发展等诸多方面。新型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基于知识、素质、能力结构构建的模式[5]。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课程体系、考试制度等都要作相应的改革。
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充分考虑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重要地位,从整体上全方位的角度,体现在全校性、全面性、全程性、全局性和全员性上。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中应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合作机制,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有一定时间在企业工作实习,将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相结合,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最主要是在实习期间能把握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和机械制造技术发展中的信息化、自动化、集成化的趋势,回到学校回到课堂后能有所学、有所专。
3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中高校师资建设的特点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机械制造专业的工程技术人才,需要有一支既具有工程背景,又有工程经历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顺利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人员保证。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需要一支既具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目前高校机械制造专业的师资主要是学术型教师,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以讲课为主,与课程有关的实验或实践环节很少,实践环节也只是传统机械制造的基本训练,如车工和钳工等,缺少紧扣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实践教学项目。为了适应机械制造专业的信息化、集成化发展目标和要求,高校要尽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很高教学水平和很强工作实践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6]。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可以建设一支“双师型”专业结构的高校师资队伍,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教师在机械制造企业定期顶岗工作,一方面使专业教师了解企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增加所学专业的新科技、新工艺;另一方面,教师带着专业教学中的问题或科研课题到企业去,不仅提高科研能力,还可以促进专业教学。endprint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高校也可以从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中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工程技术经验的技术人才参与教学过程。聘请企业中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机械制造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承担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毕业实习阶段的教学工作。
4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架构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主要架构为: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以高校领导和企业领导、责任部门到基层教学单位(如教学系、教研室或实验中心等)的垂直管理体系,建立校企双方人员共同组成的联合教研室,保证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工作的良好运行。
其中,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具体实施形式为: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共建机械制造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的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并将企业技术人员引入高校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高校教师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参与企业生产过程,拓宽专业知识面,搜集大量专业前沿发展的信息资料,发现机械制造技术产业的发展瓶颈,提高指导学生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的综合科研能力。
5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机械制造企业迫切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到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进程中;另一方面,企业的成长需要高校的科技支撑。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不仅为高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劲动力,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注定在我国发展壮大起来。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严伟林.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6):85-86.
[2]吴绍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0(2):31-34.
[3]黄国勋,席鸿建,曾冬梅.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4-7.
[4]麻艳香,蔡中宏.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趋势[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5):139-142.
[5]刘秀琼,赖先朴.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其对教师的要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8-121.
[6]林健.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1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