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模具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实践

2015-07-01 16:22李佳
企业导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模具专业校企合作问题

李佳

摘 要:高职模具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不少高职院校在实施该培养模式时遇到了诸多问题。在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模具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高职模具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模具专业;校企合作;问题;对策

一、前言

要使模具产业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快速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模具行业人才职业技能水平越来越高。我院自2003年开办高等职业教育模具专业以来,我们一直在专业教学实践中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途径。结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1],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大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的精神。我们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引进了设备先进、规模适当的德博模具制造公司做合作伙伴。开发了模具专业“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项目,实施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在此实践基础上,本文就高职模具专业在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进行分析。实行以专业为单位的职教师资管理制度。

二、当前模具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的问题——沿用传统教学体系。(1)学制安排不科学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制基本上是沿用普通专科教育3年制的学制,大体分为2.5+0.5两大时段学习。从教育教学实践和行业特殊性视角来分析这样的学制安排,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取得实效。首先,模具专业的实训对情景的真实性要求高,在总共3年的学制中安排半年的校外实习,时间偏短,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次,0.5学年的校外实习如果集中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就与学生的毕业求职时间相冲突,从而影响实习、实践的质量和效果。第三,在0.5学年的最后实习时间内,学生还必须返校进行毕业设计和答辩及办理相关毕业手续,所以真正实习的时间只有3个月左右,这在使学生实习时间“缩水”的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工作安排,当然影响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2)教学内容和师资能力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 不少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本科压缩版”。第一,课程设置与教材缺乏特色。未能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理论过重,实践不足,与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相背离。第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过分注重学历和职称。模具专业实践性强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学历高职称的模具专业师资肯定缺乏。模具行业中的高级技术及生产管理人员大多出身于一线工人、技工,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往往没有高学历,也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高职称,所以即使对方愿意,也很难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而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虽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总体上缺乏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很难做到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第三,在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方面,也主要是从学历提升和相关技能证书的取得上着手,以致有的教师虽具有双师资格但并没有真正具备双师素质[3]。(3)现有“校企合作”教学形式名不符实。当前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校企合作”教学的主要形式有:(1)参观实习。把学生带到企业进行参观,回来撰写实训报告。这样走马观花的参观只能给学生留下表面印象,实践效果不大。(2)假期实习。安排学生在寒暑假的时间,深入到企业进行短期的社会体验。但因为假期的实习单位是由学生自己联系,学校又没有安排教师跟岗,缺乏对学生必要的指导和相应的管理;加上假期时间较短,不言而喻,实习效果相对较差。(3)由学校统一安排的“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毕业前夕,即3年制的最后半学年,与前面两种形式相比这种形式具有实战性,但往往重“工”而轻“学”。当学校把学生移交到实习企业后,名义上受到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但学生主要由企业安排实习活动,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几近于“放羊”状态。

(二) 企业方面的问题——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定位不正确。在当前,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导向,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培养人才是学校的责任,选择使用人才才是企业的责任[3]。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模具企业一般只接受应届毕业生的实习,因为毕业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另外通过实习表现可以对学生进行招聘和选拔。所以企业把“校企合作”简单理解为“劳务合作”,把学生当成是廉价劳动力,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无法使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真正受锻炼,长才干。

(三)学生方面的问题——学习目的不明确。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专业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就稀里糊涂选择了模具专业。要学好模具专业,首先必须做到“心甘情愿”,要有发自内心的专业意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制造行业还是一知半解,也存在某种期待和向往,而一旦通过实习比较清楚地了解行业的性质和工作要求,体味了具体岗位工作的单调和艰辛,部分耽于理想、自命不凡的学生,在实习中就会失却热情、无所用心,甚或不服从安排、擅离职守,从而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三、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一)学校方面。(1)科学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養模式。学校不能仅仅空喊“校企合作”这个口号,从形式上去完成“校企合作”的任务和指标,而应深入理解、扎实践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首先学校应设置专门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规范的管理体系,科学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通过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联系协商和合作实践不断改进“校企合作”的管理办法,为学校、企业、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取得三赢,做好统筹和桥梁工作。(2 )建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要彻底打破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体系,削减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大量开发以工作项目为中心的实务性模块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3)完善模具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模具专业师资队伍在晋升制度上,与整个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具有共性,相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对高职教师的晋升制度以及对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考评制度进行改革,切实从高职教育实际出发。其次,建设模具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应从待遇保障、政策支持上鼓励现有专业教师“走出去”,到优秀模具企业单位,通过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同时,学校也应与模具企业单位进行友好合作,把一线行业能手“请进来”,使之通过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等形式参与到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活动中来。(4)制定模具专业相应的“校企合作”考评办法。在“校企合作”阶段,学生承担着多重角色,要对学校、企业和自己负责,所以这个阶段的考评工作必不可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生产的产品是模具,面对的对象是机器,所以应采取由师傅、企业直接领导、学校带队教师进行定期评议,学生本人进行定期小结自我评议,辅之以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其次,考评内容多元化。实施“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为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考评内容应从学生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第三,考评结果只进行个体纵向比较。也就是将学生个体不同阶段的表现进行比较,不与其他同学进行横向比较,因为行业实际情况差别大、变化多,且不同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不具有可比性。

(二)企业方面。(1)模具企业应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正确定位。随着制造业技术进步步伐的加快,对模具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具行业总体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越发凸显出企业对模具专业人才具有极强的依托性。很多校企合作成功的示范校培养的模具专业人才,一毕业就能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受到企业极大的尊重和欢迎。就说明了要培养出合格的模具人才必须依赖于学校、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因为学校的单一资源根本培养不出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模具人才。企业不应该只是人才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积极参与到学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模具企业应当正确定位自身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的角色、功能和职责,应让学生在企业实践实习中,得到动手能力和基层管理等多方面锻炼、提高的机会。(2)模具企业要加强“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具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负责机构或负责人,划出专项经费,对实习学生与员工进行差别管理。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和教学进程安排,随时与学校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和协商,保证学生实践实习与学习正常有序进行。企业应全面了解、及时总结分析学生的实践实习情况,与学校相关负责机构就如何更合理地安排实习时间、项目内容等及时沟通商讨,并就模具专业课程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学生方面。(1)正确认识模具专业,培育专业思想。作为模具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对自己的行业充满信心,肯定自己的专业,同时也要正确认识自己专业的特殊性,要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2) 正确认识“校企合作”,端正实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學生在“校企合作”阶段,学习场所从学校转移到企业,身份也从学生变为员工。所以在这个阶段要端正态度。(3)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自身优势。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后,模具专业的学生缩短了在校学习理论课程的时间,所以学生更要珍惜学习机会。1)扩大知识面。要把自己培养成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和模具管理与维护的专家,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善于了解人、理解人,擅于与人沟通,乐于为人服务,在服务中丰富技术和管理,在服务中提升能力和本领。2)提高专业能力。模具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是进行工作的前提条件。就高职模具专业而言,其专业能力特征就是具备机械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三维空间想象能力,掌握模具的设计和加工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能运用CAD/CAE/CAM/CNC的有机集成技术设计和制造模具。3)积极参加职业技能考证。高职学生不能仅凭毕业证去求职,所以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不仅要取得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证书,更要取得模具、数控类各级专业证书,为顺利进行“校企合作”打下基础,为就业增加筹码,为职业生涯发展储备能量。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猜你喜欢
模具专业校企合作问题
微课在模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逆向工程技术在高职模具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高职模具专业技能竞赛实践及反思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浅析高职模具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