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2015-06-30 21:20魏丽君
甘肃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积极性初中

魏丽君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学生;积极性;

调动;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0—0113—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图文比例、问题探究方面显得更加合理。因此,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主动学习。

一、情景引导

在历史课堂上,学生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就可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如在讲历史事件时,可力求渲染气氛,讲得有声有色,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在讲历史人物时,则可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二、课堂导入

新课的导入十分重要,导入新课一定要讲究艺术。一个巧妙的导入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情调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放在首位,使学生带着一个良好的心情参与课堂,以最佳的状态去接受新知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戊戌变法”一节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猜一则谜语:“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学生很快就猜出了谜底为谭嗣同;或者讲一个小典故,这也是导入新课的好方法。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只要能紧扣教材,捕捉重点,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为依据,力求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趣”入境,以“疑”入境,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突出关联性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讲清历史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历史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对于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章,课文中提到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师在教学时可联系到当代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等。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影响。

再如,在讲“明治维新”时,教师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当前实行改革开放的认识。

三、有效使用检测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在实践中,我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如,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总结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但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并不能一一区分。我就这样提问:“塞尔维亚参战是否也属于非正义性质呢?”大家讨论后统一了认识,塞尔维亚的参战带有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是正义的,但从交战范围、参战人数来说,影响小,不改变整个战争性质。经过比较,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三、拓展延伸知识

初中历史教材涉及的知识比较全面,但这些知识点都是用一些简单的叙述性语言和简略的评论来呈现的,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都没有出现,如果课堂上仅仅讲解这些知识,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提不起兴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拓展延伸,激励学生进行探究。比如,在讲“中国封建制度”时,现行历史教材认为以春秋战国之交为分界线,这是郭沫若的观点,而翦伯赞却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从西周开始的。在讲到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就可告诉学生分界至今存在着这两种争论,让学生认识到文史学科上很多东西尚有争议,未有定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索,去考证。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积极性初中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