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导入五法

2015-06-30 17:44范丽丽
甘肃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设疑复习悬念

范丽丽

【关键词】 数学教学;导入;直接;复习;设疑;悬念;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0—0064—01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伊始,若能用新颖有趣的方法导入新课,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新课导入方法,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教师紧扣教学目标,直接从课本的课题中提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学习“对数概念”时,教师直接引入新课,提出本节课的课题是“对数”,并告诉学生对数的发明人叫纳皮尔。这样导入新课,简明扼要,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听课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即所谓“温故而知新”,它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新课,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

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三、设疑导入法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这样,必定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而导入恰恰是设疑的开始,因此,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可以故意制造疑团设置悬念,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例,讲“余弦定理”时,可如下设置:我们都熟悉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c2=a2+b2,那么非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怎样呢?锐角三角形的三边是否有c2=a2+b2-x?钝角三角形中钝角的对边是否满足关系c2=a2+b2+x?假若有以上关系,那么x=?教师从这个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设疑”引入了对余弦定理的推证。

四、悬念导入法

所谓悬念,通常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调动思维。导入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一般来讲,数学中的悬念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与分析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精心准备。

例如,在教学“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时,对学生说:“同学们,如果有一个商人愿意在一个月(按30天算)内每天给你们10万元,但在这个月内,你们必须:第一天给这个商人2分钱,第二天给他4分钱,第三天给他8分钱……即后一天的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你们愿不愿意?”此问题一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么诱人的条件到底有没有陷阱?只有算出“收支”对比,才能回答愿与不愿。其实商人这个月一共只给了同学们300万元,而同学们在第30天这一天就必须给他分约为1073万元,以此悬殊的差异说明直线增长与指数爆炸,并“趁热打铁”导入新课。

五、实验导入新课

实验导入法是引导学生观察与新课主题密切相关的数学现象,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奥妙的愿望,进而引出新课主题的方法。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则可以借助实验演示数学知识的应用。它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的数学现象,围绕新课主题设问,让学生思考,教师点题引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棱柱与棱锥的体积”时,可以这样导入:首先,教师取等底、等高的三棱柱与三棱锥模具各一个,通过“装水实验”,让学生观察棱柱与棱锥体积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的各种等底等高的棱锥与棱柱体积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

总之,数学教学中引入新课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平时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方法。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设疑复习悬念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