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小珠落玉盘

2015-06-30 11:34:32耿燕
关键词:音调课堂气氛生动

耿燕

【摘  要】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是其基础。清晰准确的语言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生动形象的语言可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抑扬顿挫的语言可以产生凝聚力;语重心长的话可以增强自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让教学语言更具如上的艺术性?本文从四个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

语言艺术  清晰准确  生动形象  抑扬顿挫  语重心长

教师艺术化的语言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曲,可引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艺术殿堂中得到美的欣赏和享受。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让教学语言更具如上的艺术性呢?笔者从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感知到,可从如下四方面做起。

一、清晰准确,让课堂语言 “美”起来

语言之于教师犹如舞者手中的彩练,语言优美,教学才更具魅力。语言优美的基本前提是表达清晰准确。所谓语言的清晰准确性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和要求。合乎逻辑的表达内容,准确明了、干净利落,富于美感,同时,语音正确,吐字清晰,倾注真情实感。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要“美”,应发音准确,口齿清晰,能纯正流利地运用普通话教学,力戒方言土语。比如有的教师受方言影响,把开发的发(fā)读成(huā),把蓝天的蓝(lán)读成(nán),把工资的资(zī)读成(zhī)。这样就会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更谈不上教学的语言美。

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语言准确。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不准确,则必然不能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有时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因此,无论是分析课文,还是评讲作文,无论是概括主题,还是归纳技巧,都应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让学生豁然开朗,恰如拨开迷雾见日月。而要做到这点,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辟的见解,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用精辟和深入轻轻捅破学生理解和感悟中的隔膜,让学生进入一片洞明之境。

二、生动形象,让课堂语言“活”起来

当代教育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堂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活起来,才能把课讲得生动传神、才能吸引学生。要“活”,教师首先要善于营造一种和谐而亲切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亲其师”;随着课堂探讨交流的深入,教师就要善于将初始营造的那种和谐而亲切的课堂气氛,激活成既和谐亲切,又催人奋进的 “心理场”, 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信其道”,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并进而“竞其能”,使他们觉得语文不再是单纯的字词句的教学,而似一种游戏,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愿学、乐学。为此,教师就要特别注意加強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会问、多问、爱问,给学生问的机会,鼓励他们,给予他们问的胆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语言生动形象,讲人如见其人,绘景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把学生紧紧吸引着围绕课堂教学要求转,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抑扬顿挫,让课堂语言“立”起来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语调的变化,并以此来控制学生的注意。若声音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即使学生有那一点点兴趣,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魏巍的那篇《我的老师》里所写的蔡云芝先生,“爱用唱歌的声调教我们读诗”,那“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的诗句,不但至今还能背诵,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音调呢?竟至于使人终身难忘?对他接近文学、爱好文学产生了有益的影响?那是因为蔡老师用的是一种抑扬顿挫的音调。

有了抑扬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教师在讲课时还要注意语言的节奏。语言的节奏,实际上就是语音的节奏。语文教师在运用语言时要特别注意音节的调配,做到有张有弛,才会给学生以美感,才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关注话题的中心。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音节调配、停顿来表达,意义有所不同。例如:1.a穿好/衣服。b穿/好衣服。2.a精心照顾好/我的父亲。b精心照顾好我的/父亲。可见语言的节奏不可忽视。

四、语重心长,让课堂语言“热”起来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把握时机,或用语言、肢体、眼神、或动作、表情、评语对学生进行赞扬。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你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很多!”“你做得很好,老师也没想到。”即使一个原本不怎么突出的孩子,老师若天天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上课满专心的,成绩会越来越进步的。”这些诚恳的话语虽然简单,但却能鼓舞学生,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作为回应,学生会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这样,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了成功的快乐。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学生的心态去推理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感受传递给对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温暖和满足感。

语言艺术是语文教师的教学生命。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艺术化的语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如同聆听美妙的琵琶曲,收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让其美好的情操和健康的人格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得以陶冶和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2008(05)

【2】语文教学通讯,2009(04)

【3】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5)

【4】新语文学习,2008(11—12)

猜你喜欢
音调课堂气氛生动
春的呼唤
新航空(2024年3期)2024-06-03 22:25:26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学生天地(2020年34期)2020-06-09 05:50:58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2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32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20世纪十大超囧的发明
源流(2012年1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