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皛皛
【摘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将会对更高阶段公共教育体系的公平性产生较为明显的负面作用。具体化、客观化、体制化三种形态的家庭文化资本分别以间接的方式影响了不同阶层家庭幼儿在学前教育机会的获得与差异问题。有鉴于此,政府应在强调坚持平等的价值诉求前提下,适当发挥政府在教育公平方面的作为,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向落后地区、幼儿园和弱势群体适当倾斜,逐步缩小教育差距,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弥补因文化资本差异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关键词】学前教育 机会均等 家庭文化资本 布尔迪厄 代际传递 文化再生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1-02
一、相关概念
(一)学前教育机会均等
作为教育公平的次级概念,指的是适龄幼儿均享有受教育机会的权利与条件。我国学前教育既被排除于义务教育之外,又作为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其边缘化地位造成学前教育在现今教育改革及发展上难以有质的飞跃。 事实上,不同阶层家庭的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起始、过程、结果中遭遇的不公平现象是与生俱来的,文化资本成为家庭优势地位传递的一种途径,进一步加剧不平等的代际传递与资本传承。作为文化资本的子系统,家庭文化资本在教育领域中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家庭文化背景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大小。
(二)家庭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是社会各阶层和个体所拥有的文化背景、知识、气质和素养的总和[1],也是文化资本在家庭中的具体表现,其内涵是家庭成员在交往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性情倾向、行为习惯以及拥有和使用文化资源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与文化资本一致,家庭文化资本通过具体化、客观化与体制化三种形态作用于子女教育机会、权利与学业成就的获得。
二、家庭文化资本是造成幼儿学前教育机会差异的重要来源
家庭背景与父母教养方式是造成幼儿教育机会差异的主观原因与重要来源。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教育机会的分布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家庭背景对子女教育机会的获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在学前教育领域,拥有不同家庭文化资本的父母直接影响其对学前教育理念的认知程度与教育选择。
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家庭,往往具有较高的制度化与具体化文化资本,而具体化文化资本主要以间接、隐晦的方式,通过客观及制度化文化资本表现出来,客观化文化资本则主要受到家庭经济资本及具体化、制度化文化资本的影响与制约。
无论出于儿童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的思考,拥有家庭文化资本优势的父母对儿童观及学前教育理念具有较为清晰、科学的认识,因此他们将倾向于最大程度的为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及全方位投资,通过不断的文化积累与环境创设,期望子女能在最大程度上达成代际文化传承性及继承性的目的,以维护其优势阶层的地位及象征。这种准备和投入,往往是从娃娃开始抓起,例如通过客观化资本形式,购买相关早教资料、书籍、电子学习产品、或报读早教机构,选择优质幼儿园就读。无疑,拥有较多家庭文化资本的幼儿在教育机会的获得与教育结果的获得上具有先天优势,这一部分拥有先天文化资本优势的家庭大多数来自社会优势阶层。
三、家庭文化资本对学前教育机会的影响与制约
(一)家庭文化资本的具体化
具体化文化资本是个体在生活经历中,在与社会的互动和与他人的沟通中所积淀在个体自身的文化知识、个人素养和个体技能等,是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包括体态、举止、仪表、交往、行为、习惯、技能等形式。家庭具体化文化资本主要包括家庭文化氛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教育理念、教养方式以及亲子关系、亲密程度等。总的来说,家庭具体文化资本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具体化的家庭文化资本角度出发,影响幼儿学前教育机会的主要因素是家长的教育期望。值得注意的是,家庭的具体化资本与体制化资本并不总是一致的,相当拥有体制化资本(这里主要指受教育程度)的家长,并不具备同等的具体化资本水平,而体制化资本不具优势的家庭,却拥有较高的具体化资本,即个体受教育程度与个体文化素养并不一致,文化素养较高的父母对幼儿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具有更科学的认识,因此,我们在理解家庭文化资本的问题上,不能够单纯的“一刀切”,而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理性分析。
1.过高的教育期望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除了作为一种社会筛选工具存在外,更被人们认为是实现社会流动的最重要途径,而近年来“入园贵”、“入园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不同阶层家长对优质幼儿园及幼儿教育资源的博弈。对于社会劣势阶层的家庭来说,教育是最主要,甚至是唯一实现代际向上流动的途径与方法,其原理可用文化资本的特征解释。文化资本能够在继承资本的转化性基础上,于一定条件下双向转化为社会资本及经济资本,如大学教授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及作用于其职业、收入及社会地位,而社会优势阶层的家庭,则希望利用教育的代际传递性来实现其资本传承和文化再生产的目的。
无论是对于优势阶层还是劣势阶层来说,过高的教育期望都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今,各地区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面对的问题并非“无园可上”,而是“无优质园可上”,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学前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作为学前教育的起点,首当其冲的则是无法保障幼儿学前教育机会的均等与公平。
2.过低的教育期望
具有过低教育期望的群体多是流动家庭、低收入家庭、农村家庭以及拥有与高经济资本不相符合的低文化资本家庭,这部分群体拥有一套符合自身文化地位和阶级地位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其实质是不同阶层文化的自我排斥现象。对于劣势阶层家庭来说,这种贫穷的文化价值体系使得他们自动将自己排除于社会主流文化及群体之外,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从小身处贫穷文化环境与氛围当中,受到“教育无用论”的影响,难以产生对教育,尤其是非义务教育的学前教育应有的认知及觉悟。
具体化文化资本低的家庭,往往缺乏科学的儿童观及教育观念,缺乏民主、自由的教养方式,同时,基于文化素养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无法为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积极的“榜样”形象,彼此之间缺少民主的沟通、交流。在他们看来,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更多的是为了解放家庭劳动力,为幼儿找到一个保障其最低安全及生活需要的托幼机构,如果家里没有时间看管孩子,就在附近社区、街道选择一家托儿所,或是将孩子放回老家“寄养”,处于社会劣势阶层的家庭更倾向于主动放弃本属于自己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及入园机会。
(二)家庭文化资本的体制化
体制化的文化资本即我们通常理解的学历,具体而言可以是通过毕业证书、等级证书所确定的资格认证。一般衡量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是以家庭中父母的学历或受教育程度作为测量指标。相关研究证明,城镇居民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口所占比例与居民收入水平具有正相关的关系,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收入水平越高[3]。此外,在较高学历层次,学历与收入之间成一定正相关关系[4]。
从人力资本的筛选假设理论和成本补偿理论来说,父母双方学历、证书等体制化的文化资本是反映个体能力差异与家庭工资收入的量尺,总的来说,除却城乡二元化和户籍制度等客观原因外,幼儿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职业性质越向技术密集型和新兴产业倾斜,所得到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随之提升,父母在子女的教育选择上也更具有主动性与多样性,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通过自身社会网络及特权优势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本的积累与代际传递,在儿童观和教育观念上也更为高瞻远瞩。他们往往会运用自身的文化资本优势,通过亲自参与、指导幼儿的家庭教育,激励幼儿学习动机,选择优质的学校就读,购买各类文化产品与学习用品(客观化文化资本),以身作则树立 “榜样”,营造积极、愉悦的家庭环境氛围。反之,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他们在子女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期望上被动且随意,这类家庭的父母由于自身教育水平有限,难以提供科学的指导和良好的受教育环境。生活中为了养家糊口疲于奔命,乍听之下学前教育更像是教育范畴的奢侈品,从而放弃了幼儿本应享有的学前教育权利和入园机会。从长远来看,子女只能囿于家庭固有文化资本中,难以超越,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便植根在他们的思想和文化体系中。
四、结论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将会对更高阶段公共教育体系的公平性产生较为明显的负面作用。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从文化再生产的角度揭露了不同阶层家庭在子代教育领域中的不公平机制,与资本的性质相同,文化资本的差异主要由代际之间的传递而非个人的主观努力造成的,却极大地影响到个体的受教育机会与教育获得。从家庭文化资本入手,具体化、客观化、体制化三种形态的文化资本分别以间接、隐晦又相对强大的作用力影响了不同阶层家庭幼儿的前教育机会获得。
有鉴于此,政府应强调坚持平等的价值诉求,适当发挥政府在教育公平方面的作为,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向落后地区、幼儿园和弱势群体适当倾斜,逐步缩小教育差距,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弥补因文化资本差异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参考文献:
[1]亢晓莉,陈理宣. 试论家庭文化资本对个体发展的影响[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3)201111
[2]郭丛斌,闵维方. 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 教育经济与财政.2006.11(11).
[3]方海永.受教育程度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关系的研究——从人均收入,人均支出,消费结构三个方面[J].企业技术开发.2012(2)
[4]丁一飞.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其工资收入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