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培养目标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特别是在2011年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把数学培养目标中的“双基”发展为“四基”,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之外,增加了“数学基本思想”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明确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这也是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一个质的跨越。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在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也是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如何让孩子们在生活的情境中去体验、感悟数学思想,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 活动经验 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3-02
引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总体目标阐述中写道:“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发生变化,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带有鲜明个体认知特征的、属于个人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加关注数学活动经验,这是对教学一线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要达到这目标,我们首先关注的就是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动,要让孩子们在生活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的乐趣,从而渗透数学思想,达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当前小学数学提高“基本活动经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仍然停留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加之教学能力的提高不能及时更新;应试教育成分比重依然占大多数,致使教学的方向始终不能彻底转换。
2.教师在备课中对学情的分析仅仅停留在对学生数学客观性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分析上,停留在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分析上,缺乏从数学角度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原有认知结构中通过数学活动经验进行分析与判断;在对数学学习的类似性使得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认同性,这些带有个人认知特征的经验在学习新知识时没有受到重视,也是当前备课学情分析中的一个普遍缺失。
3.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基本活动经历的缺失。在新标准的指引下,教育部门、学校都在课堂教学主导方向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和督导,教师在备课中也力求体现“四基”,教学设计很多都融入了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孩子在活动中经历学习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全面放开,因为学生的生活的素材可局限性,教师受常规教学中的种种因素,因活动怕影响知识的学习,因活动影响课堂的秩序等等,不能很深入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与备课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以上因素,都导致了教师在培养学生基本生活经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不能有效实施,离数学的素质教育还有一段距离,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观念的转变,教学能力的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上有不断的学习改进。
二、培养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基本策略
1.紧紧抓住儿童学习的发展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特别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有一种客观性的规律,根据孩子心理规律的发展变化、学习能力的发展变化、生活经验的发展变化等,都对孩子学好用好数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孩子的这些发展规律,有效的组织学习过程,引导学习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倡导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凭借头脑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而产生的,按照数学教学目标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比较持久的行为、才能及心理倾向的变化过程。
2.让孩子们经历数学学习过程的生活化
从表面上,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的并不多,但是,数学学习的过程对孩子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也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意义;教学中,要让学生与社会、大自然、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在生活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数学,并形成于学生的自我数学活动过程之中,并伴随着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而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生活化。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时要力求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转化教材,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把握教材中所渗透的教学目标,收集学生学习中有效性的学习素材,设计可操作性,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情境和探索性活动。
二是教学形式上力求生活化。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培养目标,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能力体现。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不断创设问题解决的情境,使学生不断经历增进学生数学理解和用多种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3.让孩子经历活动过程的数学化
数学教学过程,要始终围绕数学知识展开,脱离了数学知识,也就不能称之为数学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的体验是为数学学习服务的,数学知识的获得又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在数学教学中,不能一味追求课堂的形式和所谓的“精彩”,让生活化冲淡了数学学习的本质。
一是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挖掘出学生学习的资源,都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采取的必要手段和形式,目的就是能够培养孩子们正确理解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的落实,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数学学习的基本内涵,完成数学学习培养的目标。
二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孩子的挖掘、探索、交流等过程,注重对知识形成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潜移默化的渗透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在培养孩子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现数学思想方法。良好的数学方法是孩子们学好数学的关键,任何活动经历和探究过程,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掌握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再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主要意图。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去体验数学,我们要抓住儿童在学生中善于与生活相联系这一特点,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引入问题,揭示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阐述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要引导他们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教学中让孩子们学会、学好数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振燕《浅议课标2011版中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2]师红玲,沙川清《让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关系的几点思考》
作者简介:
于洋,男,汉族,中共党员,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大学本科学历、乌鲁木齐新市区小数会理事、新市区兼职教研员、乌市小数会理事、乌鲁木齐小学数学名师研修班学员、自治区小学数学课改培训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