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摘要】笔者先阐述了模型化教学的相关概念,提出在几何部分,教师开展模型化教学具有现实必要性。紧接着,笔者总结概括了两个数学模型:长方体模型和三角形模型,通过对模型示例的分析,展现数学模型化教学的做法与体会。本文最后,笔者揭示了在教学中开展模型化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几何 模型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23-01
高中几何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场所。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文科学生往往凭借主观的感性判断解题。教师开展模型化教学,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几何中的常见解题模型,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高度概括性的数学思维,将众多普遍问题转化为特殊问题,使之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一、模型化教学概述
对于高中数学而言,数学模型化教学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高度概括、抽象,提炼事物的本质联系,再运用数字化的语言,将这种特征与关系用数字结构表示出来的教学方式。在几何教学中,如果教师运用得当,数学模型就能够成为几何知识与浩如烟海的题库之间的桥梁,成为把握自身发展的阶梯。笔者总结概括了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数学模型:长方体模型和三角形模型,通过对模型示例的分析,展现数学模型化教学的做法与体会。
二、几何模型示例
高中几何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空间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长方体模型和三角形模型,很好地概括了几何中三视图、空间位置关系、四面体问题、球的表面积与体积以及定点问题等知识的解题策略。
1.长方体模型
教师在教学中以长方体为载体,引导学生认识立体几何的基本性质与基本关系,更能够突出其直观性。
(1)在三视图中的应用
例1(2012年浙江省四校联考)一个空间几何体三视图如图1(1)所示,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
【评述】高考数学对三视图问题的考查主要有两类:一是由几何体确定三视图;二是由三视图还原成几何体。在解决第二类问题时,快速而又准确的找到几何原形,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以长方体模型作为载体,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找出三视图中各关键点对应的几何体空间位置,学生便可高效处理此类问题。(如图1(2))
2.永恒的“铁三角”
在空间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中,巧妙的将图形转化为求三角形边或角的问题,将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2 (2012年苏州调研卷)如图3(1)所示,在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C、BD的中点,若CD=2AB=2,EF⊥AB,则EF和CD所成的角等于________.
解析:过E点做CD的平行线如图3(2),交AD与G,连接EF。由于E为AC中点,则EG∥CD,即G为AD中点。再由F为BD中点,可得GF∥AB。由于EF⊥AB,可得EF⊥GF。则EF和CD所成的角就转化为∠GEF,由CD=2AB=2可得,∠GEF=30°,则EF和CD所成的角等于30°。
【评述】学生往往因为无法找到异面直线的夹角或者线面角,而使得解题陷入困境之中。利用平移法,将异面直线平移至共面,此类问题便迎刃而解。这种三角形模型,为解决空间线线关系、线面关系以及夹角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2)解析几何的定值问题
例3 (2012年高考福建卷)如图4(1),等边三角形OAB的边长为8,且其三个顶点均在抛物线上E:x2=2py(y>0)上.
(1)求抛物线E的方程;
(2)设动直线l与抛物线E相切于点P,与直线y=-1相交于点Q.证明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y轴上某定点.
解析:(1)经计算抛物线方程为:E:x2=4y。(2)设P(x0,y0)将直线l的方程与y=-1联立,求得Q(,-1)。设M(0,y1),令·=0对满足y0=xx0≠0)的x0,y0恒成立。经计算,(y12+y1-2)+(1-y1)y0=0对满足条件的y0恒成立,所以1-y1=0y12+y1-2=0,解得y1=1。所以过定点M(0,1)。
【评述】例3中的关键条件是以PQ为直径的圆(如图4(2))。由此,我们将解析几何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MPQ,从而简化我们的探究过程。
三、模型化教学的意义
初高中几何的教学外,在数学的教学系统中,教师应用模型化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文科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习得的各种数学知识建立更加广泛而牢固的联系,使之概括化,系统化,形成具有稳定性、清晰性和可利用性的数学模型。
参考文献:
[1]宋玲玲.关于高中数学模型化教学方法的探析[J].教学方法.2011.03
[2]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入门[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