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摘 要]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的整合,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使小学语文课堂异彩纷呈。
[关键词]适时 适机 适度 异彩纷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8-038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可随之而来,信息技术下的语文课堂又招来了不少非议: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影响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淡化了学生的情感;忽视了板书的作用;无法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成了课堂上的“放映员”。其实,这些担忧是有必要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多媒体存在这样的弊端,就否定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我认为遵循适时、适机、适度的原则,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可以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如虎添翼,使小学语文课堂异彩纷呈。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对多媒体的运用。
一、适时运用多媒体,营造情境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增强氛围,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利用信息技术的精巧设计,可以把学生带入一种真切、生动的情境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言文字学习效率。如教学《怒吼吧,黄河》一课时,我首先播放《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的视频。那深沉激昂的歌声,雄壮的乐曲,汹涌澎湃的黄河……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一种精神振奋的氛围中。可见,多媒体为调动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更为强大的手段。利用音乐和视觉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情感世界。
二、适机运用多媒体,潜心会文本
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画面灵动,感染力强等特点。适机运用多媒体,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一,巧妙设疑。语文课文中的“疑”对于自主阅读极为可贵。学生读中有疑,教师求之不得;学生心中无疑时,教师还要想办法设置疑问,而且要设得巧妙、有深度、有高度。有时,一个别具匠心的课件往往能助教师一臂之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一夜的工作》,当学生感悟到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的崇高境界时,我演示一段配乐的课件,教师根据画面配上深情的解说:夜已经深了,星星疲倦地眨着眼,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正专注地伏案工作。如果此时此刻,你就在总理身边,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做些什么?你又会轻轻地说些什么?(屏幕上出现:我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我会做________________,我会轻轻地说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指导朗读。朗读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的“结果”上,更体现在教师的引导。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既要引导学生“读进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要指导学生读出来——把作者思想感情恰当地表达出来。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我播放一段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片断后,再让学生拿起课本读书,学生的情感立刻融入文本中,语调时而低沉悲切,时而悲愤激昂。
三、适度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要有明确的目标。不管是利用多媒体提供先前经验,还是利用多媒体提供认知线索,教师都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使用多媒体。
如《孟母断织劝学》是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将剧本演一演。如果学生没能深入品味文本,那么演一演时,就难以达到效果。在上课时,我扣住了“断织”这一关键词。但是古代的手工织布,已经远离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于是我播放了一段孟母织布的视频:昏黄的灯光下,孟子在夜读,孟母在织布;孟子已入睡,织布机还在咔咔地响着……看完视频后,我引导学生说出感受。学生说:“孟母织布太累了。”“孟母那么辛苦地织布养家,孟子却不好好读书,还逃学,真是太不懂事了!”……然后,我再将话题切入“断织”一词,深入文本品读。学生通过视频,既初步了解古代的织布机,还深切地体会到织布的艰辛。所以,后来在表演剧本时,有一位“小孟子”发了疯似的去抢“孟母”手中的剪刀,表演得十分动情感人。这得归功于多媒体课件,是它激活了学生心中的情感因素。课后评课时,有教师点评到:“如果能有视频播放孟母断织的镜头就好了,这样给学生模仿的例子,会有更多的学生演好这个课本剧。”但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让学生接着看下去,这就会遏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扼杀了他们对剧本个性化人物的塑造。所以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要适度。学生的学习就像蹦台阶,蹦得高的跑得快。当台阶跨度过大,学生蹦不过去的时候,多媒体就成为学习所必需的踏板。
总之,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一定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的整合,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化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得生动活泼。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生动起来,多姿多彩起来。
(特约编辑 陈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