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颠来
[摘 要]在中考思想品德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探究近几年中考命题趋势,制定复习计划、夯实基础知识、研究考纲考点、关注社会热点、精讲精练,引导学生把握答题技巧,追寻高效复习策略。
[关键词]中考 命题 高效复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81
如何在初三第二个学期这么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的复习,对初三学生提高中考成绩至关重要。下面谈五点具体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制订计划,掌控复习节奏
在近百天的时间里,要复习完初中五本教材和时事,这就要求教师对时间进行合理规划,掌控好复习的节奏。这几年我们常用的是三轮复习的方法。
第一轮复习时间为3月初到4月底,约两个月,复习完进行第一次质检。这一轮复习的内容应紧扣《考试说明》,以单元为顺序,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精讲精练,特别对每单元一些易错易混的考点进行重点讲解,并设计成试题进行反复训练。第二轮复习时间为5月初到6月初,约一个月,复习完进行第二次质检。这一轮复习应围绕题型专题、时政热点专题和中考模拟题三大模块进行专项训练,引导学生掌握专题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作答能力。第三轮复习时间为6月初到中考前,约二十天,复习完刚好应对中考。这一轮复习首先要注意收集平时学生做过的错题、各地质检试题和考前有关命题的信息,然后设计几份综合模拟题,让学生考前热身。其次要根据中考命题特点,对学生进行考前指导,减少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失分现象,提高复习效率。
二、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当前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的命制虽取材灵活、形式新颖,侧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但无论如何变化,都遵循“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都比较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注重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在第一轮复习时,要从横向出发,按年级、单元、课、框题的顺序,把基础知识全面系统地梳理一遍,引导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在第二轮复习时,要从纵向出发,打破年级、单元、课的限制,对五本书二十个单元内容的呈现顺序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专题的形式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思路对相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从整体上把握每个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在考试时查得快、查得准。
三、研究考纲,把脉中考动向
考纲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的“指挥棒”,对中考复习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第一轮复习时教师首先应仔细研读考纲,理解领会考纲中三维目标的要求。不同目标要求主要通过一些动词(认识、理解、懂得、掌握、知道、运用等)指向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并且内在地包含了知识内容纬度。其次要对考纲呈现的例题进行研究,懂得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新题型的解题策略。
教师应把脉中考动向,重视对当地近几年中考试题所涉及的考点进行分析,领会高频考点,关注新增、删减或修改的考点,将这些信息渗透到总复习课中,提高总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关注热点,联系学生生活
关注社会热点,倡导学以致用,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品德学科的内在特点。随着中考思想品德命题不断地人文化和生活化,以时政热点为素材的试题命制在中考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因此在第二轮专题复习时,教师应对一年来具有代表性且普遍受关注的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进行收集和梳理,切实把握这些热点话题的来龙去脉,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去复习,复习时做到有条理、多角度、多层次。
当然,教师平时也要留意当地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取得的经济成就、改善民生的举措、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等。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专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对家乡的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思考,找到这些热点话题与教材的结合点,设计成地方专题,引导学生立足教材、关注生活、知乡爱乡。
五、规范作答,把握答题技巧
首先应加强审题能力训练。复习时应引导学生掌握审读材料、提取材料和问题中有价值的关键词或中心词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联系教材相关考点,寻找最佳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重读材料,将材料与考点有机结合起来,找准答题的角度,确定答案要点。其次应加强答题能力的培养。复习时应把近几年中考所涉及的不同题型让学生在考前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如认识、理解、启示、感悟、说明、辨析、评析、点评、建议、倡议等不同题型,其作答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回答“是什么”,有的回答“为什么”,有的回答“怎样做”,也有的三种都要回答。这些不同类型的主观题解答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也有规律可循,学生应通过反复训练来掌握。对一些开放性典型例题可进行练后反思,收集个别错题,进行深度剖析,再反复训练,直到会做为止。在组织答案时,要做到条理性、层次性、规范性、简洁性相统一。
总之,教师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探究中考命题趋势,整合教材知识,精讲精练,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