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 夏玮炜
“平行四边形概念及其性质”是四边形一章的起始课,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起始课教学的成败将对后续的教学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结合同课异构的两个课例,从“新课导入”和“新知探究”两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情景导入回放。
师:请同学们观察伸缩拉闸门,引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生:(齐读)平行四边形定义及表示方法。(揭题,板书课题)
课例B:
师:展示四边形的图片,问:不断变化的图片是哪一种图形?
生:(齐答)四边形。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对四边形进行学习和研究。
(板书章课题:第十九章 四边形)
师:前面我们已经系统的学习了三角形,你能总结一下“三角形”所研究的问题、线索及方法吗?
很快,她在一家网站上寻到了一个信息:本人出售12000个航空里程,800元。可当面交易,也可支付宝。联系人,程颐。下面是一串手机号和地址。粒粒瞄了一眼,荷花小区,距离自己的住处不过十站路。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三角形的定义
师:“性质”与“判定”是对几何图形研究的两大主题,从“定义”→“性质”→“判定”→“特例”的研究是数学研究的基本策略。类比三角形,你能展望一下“四边形”中将要研究的问题、线索及学习方法吗?(学生回答)
师:总结归纳并板书。
师:你能找出身边常见的四边形实例吗?(生举例,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揭示课题)
引入和情景导入的方法很多,如何在上课伊始将学生的“心”“思”紧紧抓住,让他们全身心的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这需要我们对课堂的引入做精心的设计。从两个教学设计看,课例A从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例B通过类比三角形研究的问题,过程及方法,让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培养学生用几何研究的“基本套路”思考问题的习惯。
通过比较两个课例,我认为对章节起始课的引入,应该充分考虑新旧知识的联系,用类比的方法,以旧知识引入新知,同时渗透几何的研究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但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本章知识的了解,而且对这一章的知识脉络、重要的学习方法、数学思想要明确,增强学生学习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为后续学习指明方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课例A:
师: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了具有四边形的不稳定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
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对平行四边形边与边,角与角的关系进行探究。
具体操作: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小组的结论及证明过程、方法在纸上板书出来;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上讲台发言,叙述本小组探究的过程及结论;教师给予肯定及补充,最后归纳总结。
探究方法有:测量、剪拼、推理等。
探究结论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课例B:
师:同学们对平行四边形已有哪些认识?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概括对平行四边形已有的认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板书(定义、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类比三角形,介绍平行四边形的记法,并进一步深化对定义的理解。再问:怎样证明“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结论的正确性?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图形去研究问题;(分组讨论)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的方法有:用同旁内角、同位角、内错角证,分割成两个全等三角形或两个平行四边形来证等);师生共同整理,明确性质;突出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渗透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归纳得出两条性质分别表达了平行四边形边之间、角之间特殊的数学关系;对比三角形全等,进一步明确两条性质是解决“线段相等”“角相等”问题的新的理论依据。
从两个教学设计看,课例A通过度量、测量、剪拼、旋转、几何证明等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让学生上台展示,口述小组结论,课堂气氛活跃。课例B直接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不再设置简单度量、直观发现等环节,从不同角度去验证、证明结论的合理性与正确性,然后明确其性质,同时,及时将新知识纳入体系,为新知活用做准备。
通过比较两个课例,不难发现,在教学设计时,应先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八年级不再用“测量、剪拼、旋转”的方法,现在最重要的是“推理”,要把握学生学习的难点:添加辅助线;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证明“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多种证明方法;平行四边形性质的作用: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一种新方法。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方法证明性质,促使学生多角度探究问题,为后面的研究其他特殊四边形埋下伏笔,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我们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核心知识的基础性、发展性、可行性。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对数学知识理解,目标定位,对学生理解困难的难点要深入分析,注重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渗透、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信通过对同课异构的两节课的比较和思考,所有的老师都会重视章节起始课,并能根据学生的情况认真研究教材,灵活应用教材,让我们的课堂不但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教会学生学习和研究数学的方法,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于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