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 Tan与DHS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效果分析

2015-06-23 16:22刘星明王彦人卫陈刚张涛
河北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导针髓内螺钉

刘星明 王彦人 卫陈刚 张涛

Inter Tan与DHS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效果分析

刘星明 王彦人 卫陈刚 张涛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粗隆间骨折选择动力髋螺钉(DHS)和第4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 Tan)治疗的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对收治的185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DHS固定72例,应用Inter Tan固定123例)疗效及预后数据进行统计学研究,比较两种固定方案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种术式在手术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术后复查X线提示:DHS组4例留有2~3 mm骨折线,11例留有0~2 mm骨折线,Inter Tan组0~2 mm骨折线3例,术后DHS组头部切出1例,DHS组头部旋转2例,Inter Tan组无切出及头部旋转病例。结论DHS与Inter Tan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操作难易程度、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在骨折端加压作用、抗旋转能力明显优于DHS,两种手术方案对于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各有特点,选择正确适应证及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均可达到预期疗效。

DHS;Inter Tan;老年;粗隆间骨折;对比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逐年增加,目前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手术治疗作为首选。手术治疗既要保证手术安全,又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2],不但可以减少因保守治疗所引起的髋关节内翻畸形、长期疼痛等并发症,而且可以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发生几率,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目前内固定有多种方案,先后出现了Richard钉、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PFN、PFNA、Inter Tan等[3],Inter Tan髓内钉是Smith&Nephew公司生产的第4代股骨近端髓内钉[4],对秦皇岛市海港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95例分别采用DHS和Inter Tan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95例患者,其中DHS组72例,男39例,女33例;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5.8 ±7.9)岁;左侧34例,右侧38例。Inter Tan组123例,男59例,女64例;年龄65~89岁,平均年龄(74.2 ±7.6)岁;左侧58例,右侧65例。所有患者采用术后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5个月,其中Inter Tan组1例术后1个月死于内科疾病,失访1例;DHS组失访1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DHS组:采取全麻8例,硬膜外麻醉64例,C型臂透视下,采用牵引床牵引复位后,取股骨近端外侧切口,于股外侧肌间隔分离股外侧肌,透视下向股骨颈内钻入导向导针,注意保持135°外翻角及10°左右前倾角,导针位于股骨颈中央部位,稍靠近股骨矩侧,以增加稳定性。以阶梯钻沿导向导针方向扩大通道,将动力髋钢板套入滑动螺钉拧入扳手,扳手顶端连接动力髋滑动螺钉,沿导向导针将滑动螺钉拧入,顶端位置达股骨头关节面下约1 cm,将动力髋钢板贴附于股骨干外侧,各钉孔分别钻孔、测深、攻丝,拧入合适长度皮质骨螺钉。

1.2.2 Inter Tan组:根据患者整体病情评估,采取全麻6例,采取硬膜外麻醉117例,术中在C型臂透视下,通过牵引床牵引复位后,于髋关节外侧做一长约4~5 cm纵行切口,直至大粗隆顶点,植入导针,透视间骨折复位满意后开口扩髓,插入髓内钉,连接体外导向器,向股骨颈内打入导针,位置良好后,分别拧入两枚交锁组合螺钉,视具体骨折情况给予0~10 mm加压,安装远端交锁钉。

1.3 术后治疗术后DHS组留置引流管12例,Inter Tan组留置引流管6例,均于术后2~3 d拔出,术后常规给予消肿、抗炎等治疗3~7 d。术后24 h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双下肢空气压力波治疗,患侧髋关节、膝关节被动功能锻炼,主动踝泵功能锻炼,术后第1周复查X线片检查骨折复位情况,部分患者患肢无负重扶双拐或助行器辅助下下床活动,术后3~4个月骨折骨性愈合后完全负重行走。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手术情况比较2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可无辅助下完全负重行走大于5 min,X线片显示无明细骨折线,有连续性骨痂形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2组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平均手术时间(min)平均出血量(m l)骨折愈合时间(d) DHS组(n=71)71±16 158±63 93±14 Inter Tan组(n=121)66±16 153±58 92±13

2.2 2 组术后并发症比较DHS组螺钉切出1例,头旋转1例,Iner TAN组无并发症发生,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2.3 2 组术后1周复查X线示骨折复位情况比较

Inter Tan组加压效果优于DHS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X线骨折线分离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髋关节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DHS被誉为经典的髓外固定系统,曾广泛应用于治疗髋关节骨折患者,治疗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应用于不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患者则易导致螺钉切出、钢板断裂等内固定失败并发症。随着内固定材料发展,髓内固定的优点逐渐显现出来。髓内固定具有中心固定,手术创伤小,固定稳定等优点,目前DHS和Inter Tan是采用比较多的两种固定方式。

DHS通过旋进入股骨头、股骨颈加压螺钉,对骨折进行复位加压,但因其近端只有1枚螺旋钉,对骨折端加压及抗旋转作用略弱。

第四代髓内钉系统Inter Tan符合生物力学特点,其随内主钉的梯形横截面增加了其在髓腔内的稳定,两枚交锁钉”8”字型横截面除了具备抗旋转作用以外,同时提供了更加直观可控的加压作用,使螺钉切出几率大大降低,髓内钉远端独特的中空发夹设计,减少了远端截面的刚性,避免了术后股骨干骨折的发生[5],同时降低了假体周围骨折及局部应力增加导致患者术后大腿疼痛发生几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Inter Tan的短钉设计结构式较DHS有优势,更符合力学要求[6]。

通过对195例65岁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取DHS和Inter Tan两种术式固定效果的研究,可以看出两种术式在复位过程相同,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影响,DHS组出现1例切出、1例内固定断裂、1例头旋转并发症,Inter Tan组未出现上诉情况。DHS 组3例留有2~4 mm骨折线,11例留有0~2 mm骨折线,Inter Tan组4例1 mm骨折线。Inter Tan组在治疗效果上,优于DHS组。

综上所述,髋关节固定系统DHS和Inter Tan都具有操作简单,技术成熟,出血较少,手术时间较短等优点,DHS对于骨质疏松严重的老年患者,有避免扩髓失败的优点,Inter Tan在抗旋转及骨折端加压方面效果明显,临床上医师可根据患者具体骨折分型、骨密度及全身状况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术式,以收到最佳固定效果。

1 杨有.DHS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的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10,48: 101-103.

2 戴鑫,陈明,徐静.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的疗效.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34.

3 邬江,徐永清,陈汉芬,等.螺旋刀片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实用骨科杂志,2009,15:5-6.

4 汤欣,刘谟震,于利,等.新一代髓内钉InterTAN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814-818.

5 张建新,潘志军,厉勇,等.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中华全科医学,2014,12:862-864.

6 秦晖,安智全.Incerta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估.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1424-1427.

R 683.421

A

1002-7386(2015)03-0360-02

2014-04-11)

10.3969/j.issn.1002-7386.2015.03.011

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骨二科(刘星明、王彦人、卫陈刚);河北省秦皇岛市骨科医院骨一科(张涛)

猜你喜欢
导针髓内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髓内钉导针导向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钉治疗:新设计的具有远端导针定位器的导向开口器的应用
“触摸和漏斗”法快速置入PFNA导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