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丽
(信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社会学研究·
社会标签理论视角下高校贫困生思想贫困解读
侯秀丽
(信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社会标签理论认为,弱势群体的“问题”不是他们自身固有的,而是权威者给他们贴标签的结果。对于贫困学生来说,一旦被公众贴上“贫困生”标签,他们就有可能在标签的影响下逐渐改变认识和观念,进而引起自我概念和行为方式的负性变化,最终内化标签,走向“思想贫困”。如何预防和转化“思想贫困”是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之意,在弱化消极标签、强化积极标签的同时,还要加强贫困生的心理疏导,让贫困生体面地受助、尊严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标签理论;贫困生;思想贫困
一般来说,高校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很难支付教育费用的物质贫困大学生。贫困生在克服物质困难、努力进取的同时也背负了更大的压力,他们知识面较窄,起点较低;他们生活窘迫,吃穿打扮较寒酸;他们到处兼职,学习时间受限;他们渴望成功,更急于求成;他们情感压抑,不主动表达。他们是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激烈的社会竞争、学业上的压力、生活上的窘迫、情感上的压抑、对社会的困惑、对成功的急切追求、对未来的迷茫等使贫困生变得较为敏感。外界的刺激很容易触及他们脆弱的心灵,滋生心理问题,从而由物质贫困走向思想贫困。这种贫困主要表现为自我认知偏差、个性品质脆弱、人际交往受阻、情绪调整失控等,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1]56李克强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关心青少年发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困境家庭保障”[2]。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的关心关爱,也强调了青年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贫困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健康生活和成长对中国至关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高校贫困生的人数也在逐渐增长,贫困生思想贫困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从社会标签理论的视角分析高校贫困生思想贫困的形成过程,并对如何预防和解决贫困生的思想贫困问题进行思考。
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也叫社会反应理论(Social reaction theory),是西方学者解释越轨行为形成过程的一个理论,该理论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吸收了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的观点,认为社会互动是越轨产生的前提,没有社会互动,也就不会有越轨。就像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认为的那样,一个人“生活的社会性是通过与别人的交往获得的”,“如果没有‘你’‘他’或‘他们’的相对意识也就没‘我’的意识”[3]337。因此,越轨行为的认定是行为发出者与对该行为做出反应的人之间互动的结果。作为标签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Howard Becker)和埃德温·莱默特(Edwin M.Lement)认为:“越轨是被社会创造出来的。这并不如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认为越轨发生的原因是出于一些特定的社会情境或社会因素,而是说社会群体通过制定规范使那些不符合此规范的行为成为‘越轨’,并通过对规范的实施和执行将‘违规者’标签为局外人 ……因此,越轨者是被他人成功贴上越轨标签的人,越轨行为也是被冠以类似标签的行为。”[4]8显然,这里的标签“主要是指掌握话语权的群体对那些无权者所做的‘定义’,将一些负面的身份特征强加给后者”[5]。社会标签理论主要讨论了“标签化”的过程,而且,该过程遵循了这样的逻辑:“一个人被贴上了越轨者的标签,周围的人们就会依此标签来识别他、对待他,周围人们的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反过来强化此人的越轨者自我概念,从而使他做出更多的越轨行为。”[6]
标签理论强调了“标签”对个体行为的催化作用,即来自社会的评价态度对个体行为的决定性作用。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他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标签就好似这面“镜子”,它的作用就像一个“模板”,“模塑”着被标签者的生活方式和角色定位,最终演变成一个默顿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给了标签理论这一原则有力的佐证。在实验中,罗森塔尔随机选择了一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然后给这些研究对象贴上“好学生”的标签,在积极标签的正向催化下,研究对象身边的重要他人(老师、同学、家人等)对待这些研究对象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通过互动“映射”给研究对象本人,进而引起研究对象自我认知、态度及行为的一些变化,最终这些研究对象成为真正的好学生。因此,标签理论不仅继承了符号互动主义的传统,而且融合了心理分析的成分,认为个体内在的认知情感的唤醒方向影响着个体行为的变化,塑造着人际关系的消长。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有利于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和分析社会现实中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况,有利于预防和化解现实生活中个体或群体的消极心理问题。
社会生活中的标签有很多,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贫困生”标签在大学校园里是常见的消极标签之一。在贫困生从物质贫困走向心理贫困的过程中,“贫困生”标签的催化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能忽视的。选择社会标签理论作为研究视角,来解读高校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心理状况,从微观水平分析贫困生在人际互动中的认知、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过程,深入探讨他们“贫困心理”的形成过程,并提出相关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说,社会标签理论为研究贫困生认知心理的动态变化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在实践层面预防和消除贫困生的思想贫困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标签理论,当贫困生被贴上“贫困”的标签后,标签效应便会逐渐产生。标签蕴含了公众对贫困生的不合理认知,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如同镜子一样把贫困生的“形象”反射给贫困生,贫困生在人际互动中审视着、接受着、认同着自己的“形象”,并逐渐改变着自我认知,进而引起行为特征的负性变化,最终成为标签所标定的“思想贫困生”。
(一)贫困生标签的主要内容
按照标签对贫困生的影响过程可以把贫困生标签分为公众标签和自我标签。公众标签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公众给贫困生贴的贫困标签;自我标签是指贫困生不仅接收而且接受了标签,把公众标签内化为自我标签。社会心理学认为,思想贫困背后潜藏的是贫困生认知的偏差,贫困生作为认知对象,同时也是认知主题,往往会面临着认知偏差和被认知偏差带来的双重困扰。公众标签揭示了被认知的偏差,自我标签揭示了认知的偏差。表1是公众标签和自我标签的成分,分别包含了定见、偏见和歧视三方面的不同内容。
表1 公众标签和自我标签的成分
定见也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7]118,内容上是关于一个群体的正、负性特征。在使用刻板印象时,如果夸大了群体间的差异性就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所谓偏见是对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所做的正性或负性的评价,歧视是针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所从事的正性或负性的行为”[7]120。定见、偏见和歧视这三者的内容都有正、负性之分,但对于贫困生标签来说一般指的都是负性内容。
公众对贫困生的定见通常包括内向、不合群、敏感、极端等。理解定见的人不一定赞同这些特征,但有偏见的人会赞同(“对!贫困生就是这样”),并由此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我不喜欢他们”)。偏见再进一步发展为歧视行为,如回避、排斥他们。内化了标签的贫困生将定见转向自己并形成自我偏见(“对!我很差,什么都不如别人”),自我偏见会导致负面的情绪反应,进而发展为自我歧视行为,比如被动交往、拒绝善意的帮助等。
(二)物质贫困到思想贫困的过程解读
用社会标签理论来分析贫困生思想贫困的形成过程,关键在于探讨贫困生标签与贫困生思想贫困的内在联系。我们通过建立图1所示的模型来说明这种联系和过程。
图1 贫困生“思想贫困”形成过程模型
物质贫困在青年学生的求学生涯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贫困的事实在人际互动中也是难以掩饰的,不管你愿意与否,终究会“公布”于众,“公布”的途径有很多,或许是你的衣着打扮寒酸,或许是你很少舍得买好吃的,或许是你从不参加各种形式的请客聚会,或许是你申请助学贷款、贫困补助,等等。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结果都会成为大家公认的“贫困生”,这种对贫困生公开评价和认定的过程就是公众给他们贴上贫困生标签的过程。
按照标签理论,贫困生一旦被贴上“贫困”标签,就会被身边的重要他人(老师、同学、朋友、老乡等)或多或少地另眼相看,对贫困生群体的刻板印象就会形成,如小气、没有见识、内向、不合群、敏感、极端等,赞同这些印象的人就会对贫困生产生偏见,进而在人际互动中回避或排斥贫困生。这时,如果贫困生无力抵御公众标签的压力,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偏见、歧视、排斥等,就会感受到个人价值受损,社会身份被贬抑。久而久之,个体的“贫困”身份就会由于被高度贬抑而变成“主导身份”或“吞没角色”,进而盖过其他的身份特征,成为阻碍人际互动的主要因素。贫困生个体被排斥在正式的人际网络之外,参与机会受到限制,自我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开始有意无意地接受“贫困”标签,对别人的看法慢慢予以认同,并围绕“贫困者”的角色来认知自己的行为和观念。公众标签如同难以改变的烙印,自我标签预示着自我形象的修正,当公众标签转化成自我标签时,物质贫困也就发展为物质和思想的双重贫困。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贫困生”日益成为一个普遍而又令人担忧的标签,这种标签可能会成为一些青年学生一生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与障碍。针对贫困标签所带来的贫困生思想问题,我们应该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进行前瞻性的预防,尽量做到对贫困生的“无标签”管理和资助,又要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和工作方法来预防和消除贫困生标签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期正确处理和解决贫困生问题,让贫困生尊严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一)坚持以人为本,让贫困生体面受助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8],就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9]。对于贫困生来说,就是要以尊重、理解、激励、关爱为前提,为每个贫困生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促进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在实际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作为贫困生,不管在内心深处对待贫困的态度如何,他们都不大愿意主动公开自己的贫困事实,有的甚至宁愿放弃被资助的机会也不敢或不愿承认贫困。总的来看,贫困作为或大或小的“瑕疵”,的确给贫困生带来了压力,“贫困”作为一个消极的标签,在贫困生思想贫困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否认的催化作用。因此,在资助贫困生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贫困生的自尊心和敏感性,注重对贫困生隐私权的保护,在各类助学活动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避免仅仅以“贫困”为由头对贫困生进行资助,通过各种“隐形”资助,和“无标签”资助的方式让他们体面地、有尊严地受助,这样既解决了贫困生的物质贫困,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心理免受伤害。正如现代教育所主张的,真正的爱应该是“爱而无痕”。
(二)给贫困生贴积极标签,引导贫困生远离“贫困”
按照社会标签理论的逻辑,贫困生被贴上标签之后,同学、朋友等重要他人就会依此标签来看待他、对待他,这种对待会反过来强化贫困生的自我贫困概念,然后就像可以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容、仪态和服饰一样,贫困生会努力想象着自己的外表、气质、性格、行动等方面是怎样反映到他人思想中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按照标签标定的方向塑造自己。既然消极的标签能够给贫困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引导贫困生向负方向发展,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给贫困生贴积极标签的方式来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引导贫困生积极向上。比如在对贫困生进行综合评价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给予他们正面的评价和鼓励,根据贫困生的不同特点给他们贴上“自强之星”“科技明星”“学习标兵”“劳动模范”“爱心天使”等之类的积极标签,这样他们内心深处就会产生很强的自我暗示,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地提示自己:我真的很棒!从而对学习和生活更有信心和激情,有利于他们按照积极标签所标定的良性轨迹去发展。
(三)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调适,提高他们抵御消极标签的能力
从分析贫困生思想贫困形成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贫困生”标签真正发挥负面导向作用的前提在于贫困生个体对标签的认同和接受。同样是贫困生,同样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但有的同学能正确面对现实,克服困难,自强不息,而有的同学则逃避现实,怨天尤人,意志消沉。面对客观存在的标签,如果贫困生能进行合理的自我调适,具备较强抵御消极标签的能力,标签对贫困生的负面影响就可以控制到最小。为此,我们要引导贫困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调适就是要求贫困生能走出认知误区,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接纳自我。一般来说,贫困生要么在分析自我的过程中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要么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要么从别人的议论、态度中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因而也就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和接纳自我。作为教育者,要帮助贫困生矫正错误的认知,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他人的看法对自己行为的影响,逐步引导他们恢复自信,提高对标签的抵御能力,从认知的偏差和迷失中找回自己,实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进而使他们从错误的、消极的发展方向转到正确的、积极的发展方向上来。
(四)加强心理疏导,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
一般来说,纯粹的物质贫困对贫困生的影响往往是暂时的,对贫困生的个性心理和行为发展不会带来内在的持续的影响,但思想贫困的影响却是持续的、深远的,不仅会严重影响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而且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一要对他们进行认知疏导,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10],培养他们“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32。二要对他们进行情感疏导,引导他们在人际互动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感投入,转移和控制内心消极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掌握贫困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从微观的人际互动层面,以学习生活中的事件为载体,对他们的情感状况把脉、疏通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抗逆能力和受挫能力,帮助他们客观、合理地对待不经意间被贴上的贫困标签,实现贫困生自身、贫困生之间、贫困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三要进行环境疏导,既要着眼于“大气候”“大环境”,又要立足于“小气候”“小环境”。新闻媒体应发挥媒介传播的优势,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角度出发,对优秀贫困大学生先进事例进行跟踪报告,倡导全社会关心爱护贫困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贫困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优秀贫困生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贫困生。另外还要注重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等方面的育人环节,积极营造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帮助的良好风气,使贫困生在战胜物质贫困的同时,也能走出思想贫困。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4-03-17)[2014-09-02].http://www.china.com.cn/news/2014lianghui/2014-03/17/content_31811946_5.htm.
[3] [美]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 [美]贝克尔.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M].张默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 王建民.“逆向标签化”背后的社会心态[J].社会学,2012,(4):1-5+32.
[6] 吕 勇.简评标签理论[J].心理学探析,1992,(2):18-21.
[7]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讲话[EB/OL].(2004-04-04)[2014-09-05].http://gb.cri.cn/41/2004/04/04/108@118714.htm.
[9] 唐伟杰.温家宝浓墨谈民生 施政报告首提“尊严论”[EB/OL].(2010-03-05)[2014-09-05].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10/03-05/2153932.shtml.
[10]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06-10-18)[2014-09-02].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4932451.html.
(责任编辑:蔡宇宏)
Reading the Ideological Poverty of Poor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Labeling Theory
HOU Xiuli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chool,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China)
Social label theory suggests the problems of vulnerable groups are not inherent, but the results of being labeled by the authority. For poor students, once they are labeled poor students by the public, they may gradually change their knowledge and idea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label, which leads to negative changes in self-concept and behavior, finally makes the label be internalized and the students trend "ideological poverty". How to prevent and transform the " ideological povert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poor students.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the poor stude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while weakening the negative labels and strengthening active labels, in order to let them be decent recipients, live with dignity, and grow healthily.
labeling theory;poor students;ideological poverty
2014-12-27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2014-CXTD-06);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A840763)
侯秀丽(1977-),女,河南泌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
C913.5
A
1003-0964(2015)03-00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