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教学特征探讨

2015-06-22 18:50朱文华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平等性

朱文华

【摘 要】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人是处于“普遍交往”中的主体,处于交往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是一种交互主体性,教学过程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互识基础上达成共识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教学具有主体地位的平等性、主体间的互识性和教学内容的共识性特征。

【关键词】主体间性理论    教学特征    平等性    互识性    共识性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人是处于“普遍交往”中的主体,处于交往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是一种交互主体性。据此,处于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也是一种交互主体性,教学过程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互识基础上达成共识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主体间性理论为教育理念的创新提供了新视角,为我们分析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指导。因此,积极探索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教学特征,对于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教学主体地位的平等性

从胡塞尔开始,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问题就成了哲学主流。胡塞尔所指的交互主体性是先验自我内在构造起来的与他人的一种意向性关系,他所谓的他人问题并不是关于其他心灵存在可能性的问题,而是如何发现“其他自我在我之中的意义是在哪些意向性上、哪些综合以及哪些动机之中被构造出来的”,每个“活生生的身体作为一个功能性的、有生命的身体(因此不是作为纯粹的物)而被共同经验到。当其自身作为物被经验到时,它可以两种方式被经验到——亦即恰恰是作为一个被经验到的物和一个功能性的活生生的身体,两者在一个身体里被共同经验到”。胡塞尔认为“社会性的东西”意味着一种彼此为对方的相互存在,“就更多的人来说,他们也相互把对方经验为其他的人。”弗莱德·R·多尔迈在《主体性的黄昏》一书中对现代主体性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反对把主体性视为一种固定的参照点置于自我性的核心之中,并追溯了“自我”与“另一个我”的一种前反省的和非意向的差异,强调处于交往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是一种交互主体性,“每一个自我——主体和我们所有的人都相互一起地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上,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世界,它对我们的意识来说是有效存在的,并且是通过这种‘共同生活而明晰地给定着。” 处于“普遍交往”之中的主体在面对共同客体时,可能构成一种共同主体,因而真正的主体只有在彼此的交往中才可能存在。也就是说,人是社会的人,人之所以成为主体,是在与他主体的交往中形成的,人只有在交往中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处在交往关系中的人,彼此之间都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坚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地位的平等性,首先要求教师要与学生保持人格平等和地位平等,基于相互尊重、信任的立场,必须坚持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善于站在学员的角度考虑问题,将学生看作独立人格的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教学交往活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从而使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格完善、情感满足、道德高尚、素质提高的过程,还是实现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功能和目标的过程。树立平等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而言,就是通过各种积极行为,与老师进行平等地对话与交流,学生既可通过言语形式,包括直接提出疑问、在回答老师提问中间接反映出疑问等,也可通过非言语形式,包括疑惑不解的面部表情、不正确的课堂练习等,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老师施予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教学主体之间的互识性

主体间性理论告诉我们,平等主体通过交往可以达成互识与理解,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通过平等对话等交往活动可以达成互识。首先,实现教学主体之间的互识性,必须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目的性和计划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主体在交往过程中也充满着能动性,一方面,主体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受主体的需求、动机、兴趣等因素的支配,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主体对外部信息的加工,也受主体在以往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和经验、知识、思维方式等影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双方都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不但学生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而且教师也能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完善,为彼此间达成共识、理解奠定基础。

其次,实现教学主体之间的互识性,必须通过平等主体之间的交往来实现。哈贝马斯认为,“人类是通过其成员的社会协调行为而得以维持下来的,这种协调又必须通过交往,在核心领域中还必须通过一种目的在于达成共识的交往而建立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包括需要、动机、思想、情感等进行理解,对学生的人生经历要了解,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掌握,并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心心相印的朋友关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与学生 “同频”。正如美国教育家莫里斯·比格所说:“如果他要有效地教学生,教师就应该以同样的心理去理解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并应确切地了解他正在教的这些学生的生活空间真正起了什么变化。要了解每个学生和他的认知世界……他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和他的环境,正像学生了解他自己和他的环境一样。为了成功透彻地了解一个学生,教师必须通过学生本人来了解这个学生。”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情感在主体的认识和实践中的作用。健康的情感是认识的催化剂,能够激活并推动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向前发展,丰富和完善人的认识内容。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健康的情感在教学主体的平等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唤起师生对教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师生间相互认识、相互理解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的基础。这是因为,师生间只有有了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心理倾向,双方的平等交流才有可能,进而才可能有师生对同一事物的共同理解。因此,没有“交互主体性”,没有主体间的互识,主体间很难达到对同一事物的共同理解。

三、教学内容的共识性

通过主体间的交往,主体在达成互识的基础上,可以达到主体间的共识。也就是说,在交往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可以对同一事物达到基本相同的理解。这种共识性的达成表现为,通过交往活动,一方主体的思想观点为另一方主体所了解,并内化为其心智结构的一部分,作用其认识和实践活动,进而才能达到对其思想和行为进行改造的结果。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应当通过师生间平等的交往活动,使教师的思想观点尽可能为学生所了解和接受,并通过学生自身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识和观念。也就是说,教师的教书育人,最终是通过学生的“育己”来实现的。可见,没有学生的自觉活动,老师的教学活动难以顺利进行,教育目的难以成功达到。正如斯宾塞所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认识过程往往是不同的,教学过程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同的认识对象——教学内容进行理解的过程。虽然教学内容是前人总结的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双方的知识储备也各不相同,因而在认识这些知识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例如,运用案例、类比等方法,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变换给予教学内容的方式。当然,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以便师生双方达到对教学内容的共同理解,达成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只有师生共享了教学成果,才能在相互作用中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才能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要达成对教学内容的共识,必须通过平等主体之间的交往来实现。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创设平等交流的教学情境:从硬件方面看,就是构建师生共有讲台或者不设讲台,尤其在小课堂教学时,可构建圆桌式的物理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改变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而且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这一物理环境特别适合于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这是因为,对于这一类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师生之间往往不容易达成共识,尤其是对于90后的大学生,试图通过高压办法使他们认同是不可能的。因此,创设适合平等的物理交流环境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从软件方面看,构建平等的社会心理环境,就是要构建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哈贝马斯认为,人是通过语言与他人、社会发生关系的,人通过语言符号的交往活动来驾驭自己和世界,“任何处于交往活动中的人……就他试图参与一个以理解为目标的过程而言,他不可避免要承担起满足下列……确切地讲,正好是这些……有效性要求的义务。”语言对教师来说更为重要,它不仅是教师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工具。有亲和力的语言,不仅能传递感情,而且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使用激励和导向性的语言,在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分享了学生学习的经验和学习中的情感,完善和健全了自己的人格。

总之,主体间性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教学实践的结构、本质和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此相适应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化教学改革,完成育人任务。

【参考文献】

[1] 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148.

[2] 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讲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5.

[3] 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63.

[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2.

[5] 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378.

[6] 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55.

[7] 杜桂娥,朱志军.论正确处理教学交互主体性关系[J].教育科学,2000(1):6.

[8] 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

[9] 孙发利.交互主体论与主体性教学模式建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9):87.

猜你喜欢
平等性
残疾人社会参与平等性的社会环境因素探析
新时代人际关系与社会历史的发展
新时代人际关系与社会历史的发展
如何用好课堂评价语言
网络信息传播与社会教育平等性研究
如何鼓励和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图书馆学视阈内的客观性原则之诠释
孟子性善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质疑策略
平等性原则在法国公共服务基本法中的适用性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