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与二语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5-06-21 12:41
关键词:深刻性逻辑性二语

高 彬

(江苏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212003)

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与二语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高 彬

(江苏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212003)

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关于思辨能力不足的批评之声多指向英语专业大学生,并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依据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所进行的思辨认知能力测评、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二语水平的高低才是造成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差异的关键因素。因此,旨在促进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改革不应以忽视语言输出技能的培养为代价,片面追求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外围方面的改革,而应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强化二语意识,加强思维训练,改革考试制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和思辨能力,真正提高我国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

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二语水平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界和外语界关于思辨能力不足的批评之声多指向英语专业大学生或外语类大学生。批评者认为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薄弱,处于“缺席状态”,并指出,“外语系的学生遇到论争需要说理的时候,写文章需要论述的时候,听讲座需要发问的时候,常常会脑子一片空白,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朦朦胧胧似有想法,却一片混沌,不知从何说起”[1]。在批评者看来,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外语专业课程设置重语言技能,轻人文知识;在教与学方法上重机械式的模仿记忆行为,轻探究式、批判式、辩论式活动[2,3]。

有学者对此持有不同观点,认为外语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当属“在场”而非“缺席”[4]。这一论点是基于两项最新的实证类研究提出的。第一项研究是由文秋芳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该团队采用自制量具,针对全国11所高校14个文科专业的2000多名大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现状评估。测评结果证明,“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总体思辨水平明显地高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5]。另外一项研究是由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Vivia m Lun等学者在新西兰一所大学进行的。该研究采用了两个不同的测评量具,其测评内容包括思辨能力、英语水平、智力水平、辩证思维和文化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两次测试结果均证明,“在思辨能力上新西兰和欧洲裔学生的表现优于亚洲的学生,但是重要的是这一差距是由英语语言水平而非辩证思维模式造成的,因为亚洲学生在用英语语言进行思辨时承担了更多的认知负荷”[6]。

上述两种观点虽然不同却相通。首先,专家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批评具有一定道理,他们认为英语专业学生在二语语言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思辨能力不足,是以输出语言即二语为载体的表面性特征。这些学生在说和写两方面经常表现出言之无物、言之无理、言之无据、言之无序等思辨能力薄弱的症状。这与Vivian Lun的研究结果是相通的。其次,由文秋芳科研团队组织的全国范围内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测评并非基于学生的二语语言背景,而是立足于单纯的哲学和心理学视角研究得出的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讲,该结论缺乏一定的专业指导意义,但是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二语习得可以促进语言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发展。

基于上述讨论,笔者认为,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思辨能力相对全部文科类大学生而言并非薄弱。但是由于专业特点,他们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经常表现出思辨能力匮乏的现象。二语水平不高是造成外语类大学生思辩能力不强或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以文秋芳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在汉语和英语两种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思辨认知能力测评、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的实证研究来探讨英语专业学生二语水平与其思辨能力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依据

通过仔细分析当前学界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现状不难发现,目前存在两个较为奇怪的现象。其一,针对思辨能力不足的批评均将矛头指向了外语类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大学生;其二,无论是外语类大学生还是非外语类大学生,培养和发展他们思辨能力的任务似乎都落在了专业英语教师或大学英语教师的肩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界、语言学界和心理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二者关系复杂,迄今为止尚未有完整、充足的解释。究竟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学界对此亦无定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不仅属于哲学问题,也是语言学问题。对此,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都有过精辟的阐述和评析。弗雷格(Frege)指出:“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表达思想必不可少的工具。”[7]列宁也认为,“语言是最重要的人类交际工具”[8]。但可以肯定的是,“语言是人类思维最重要的媒介,人类必须借助语言来判断和推理”[9]。

从概念上分析,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用以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以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而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这一载体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反映过程。人类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通过其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语言输出(口语和写作)能力强,则逻辑思维能力强,反之亦然。学者们针对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的批评,正是基于后者在口语和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输出能力薄弱而提出的。因此,在母语和二语两种不同语言背景下的语言输出能力测试,能够反映出语言习得者的思辨能力状况。

思辨能力,亦称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人类思维能力中的高阶能力部分。根据文秋芳的调查和研究[10],国外研究者对其子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德尔斐报告》,A nderson、Krath wohl和Bloo m的“类级模型”以及Richard Paul和Linda Elder的“三元框架理论”。文秋芳等在借鉴上述主要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该模型更为全面,更具针对性,适用于对中国学生思辨能力的测评。笔者即以文秋芳提出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作为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基础,据其提出的认知标准的五个维度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说写能力进行测评。

该模型将思辨能力划分为两个层次: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第一层次的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能力进行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第二层次的思辨能力包括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具体内容如下表[10]:

表1 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是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与其二语水平之间的关系,旨在证明二语水平不足是导致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不强的关键因素。基于测试信度的考虑,在本研究中,二语水平差异的参照依据为专业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为了确保测试评判结果的客观性,研究中所有的测评成绩均由与本实验无关的2名教师分别给出,他们评判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89,测试结果取其二者平均数。

(一)样本选择和测试内容

从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选出40名学生参加该实验,根据专四考试成绩将他们分成成绩存在明显差异的A、B两组:A组专四考试平均成绩为78分,B组专四考试平均成绩为55分。测试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写作测试、口语测试、调查问卷和访谈。测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二语(英语)背景下的写作测试和口语测试;第二阶段:母语(汉语)背景下的写作测试和口语测试;第三阶段:调查问卷和访谈。

(二)操作方法和数据采集

写作测试和口语测试均属于定量研究,分别在两种不同的语言背景下进行,测试主题一致。在测试时,为了减少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干扰,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测试间隔时间为一个月,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之后直接进行。写作测试要求学生在60分钟的时间内就某一开放性话题写出500字左右的文章。口语测试采用辩论型话题,对实验对象进行口语测试,进行现场录音和后期文字整理,并经测试对象予以确认。然后,根据文秋芳“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提出的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五个维度分别评判学生在写作和口语中的思辨认知能力,每个维度为10分,总分50分。把收集到的所有数据按照五个维度的单项分数和总分依次输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和访谈属于定性研究。调查问卷用来了解学生自身对其二语水平和思辨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也考查二语水平对英语专业学生元思辨能力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的影响,内容包括对自我思辨能力进行反思、规划、检查、调整和评价等元思辨技能和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情感对自我思辨能力的影响。访谈主要用来调查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和问卷调查中的实际情况,以确保测试的真实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四、结果与分析

(一)A、B组在母语背景下思辨认知能力对比分析

根据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五个维度的单项得分和平均分,A、B两组在汉语语言背景下经过测试所得到的思辨认知能力分数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见表2):

表2 A、B组在汉语语言背景下思辨认知能力统计结果

表2 T检验结果显示:A组和B组的汉语写作思辨认知能力的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比较的 T值分别为0.358、1.379、0.472、0.595、0.919,对应的P值分别为0.722、0.176、0.640、0.556、0.364,均大于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A组和B组的汉语写作思辨认知能力的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没有显著差异。A组和B组的汉语口语思辨认知能力的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比较的T值分别为0.387、1.858、0.293、0.665、1.212,对应的P值分别为0.702、0.071、 0.771、0.510、0.233,均大于0.05,缺乏统计学意义。这说明A组和B组的汉语口语思辨认知能力的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没有显著差异。

(二)A、B组在二语背景下思辨认知能力对比分析

根据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五个维度的单项得分和平均分,A、B两组在英语语言背景下经过测试所得到的思辨认知能力分数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见表3):

表3 A、B组在英语语言背景下思辨认知能力统计结果

表3T检验结果显示:A组和B组的英语写作思辨认知能力的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比较的 T值分别为2.282、2.091、2.528、2.498、2.161,对应的P值均小于0.05,具有较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说明A组和B组的英语写作思辨认知能力的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具有明显差异。A组学生的写作思辨认知能力的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均明显高于B组。A组和B组的英语口语思辨认知能力的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比较的T值分别为2.525、2.328、2.391,对应的P值均小于0.05,具有比较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说明A组和B组的英语口语思辨认知能力的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具有显著差异。A组的口语思辨认知能力的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均显著高于B组。而两组在口语方面的清晰性、相关性则没有显著差异(对应的P值大于0.05)。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英语专业学生二语水平和思辨能力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对实验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效果,在开展问卷调查之前,受测对象接受了专门的关于思辨能力相关知识的培训。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大多数学生认为自身的思辨能力处于不弱(17人)或较强(14人)的状态;92.5%的学生(37人)认为,在用英语作为交际语言时,有过“思辨缺席”的现象;而只有7.5%的学生(3人)认为,在用汉语作为交际语言时,出现过类似症状;90%的学生(36人)表示,在用英语交流时,如果英语水平高,就更容易清晰地、有逻辑性地、深刻地、灵活地围绕主题进行语言输出。

另一方面,82.5%的学生(33人)表示,通过两年的英语专业学习,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愿意甚至喜欢对新鲜事物展开讨论;87.5%的学生(35人)认为,学习英语这门国际性语言让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化,因此能够容忍和尊重不同意见,并乐于修正自己不当的观点;80%的学生(30人)表示,学习一门外语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而且勇于挑战权威;92.5%的学生(37人)认为,二语习得及其外语水平和自己是否追求真理、主张正义以及是否有决心和毅力并无直接的关系。

随后的访谈也进一步证实了实验的数据和结果。绝大多数学生在受测过程中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完成了两种语言背景下的说与写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明显感觉母语背景下的说与写都相对容易展示个人的思辨能力,而英语语言背景下的说与写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五、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是指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切实、有效的方法。英语专业大学生或外语类大学生在二语语言输出方面的确存在思辨能力不足的现象,专家学者们对此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多局限于对当前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试体系进行改革。这些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应对当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的问题,有利于英语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但是,若要切实解决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问题,则应当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促进我国英语专业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和思辨能力。

首先,强化二语意识,优化学习环境,促进学以致用。虽然我国是英语语言教育大国,全国很多地方从小学低年级就已经开设了英语课程,然而经过十几年的英语课程学习,即便到了大学阶段很多学生依然不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均出现听说能力不足和思辨能力匮乏的状况。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和学生长期以来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目标有很大关系。无论是在英语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皆以通过相关考试并取得高分为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同时也不愿尝试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缺乏积极的二语意识。因此,教师应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听说机会,强化其二语意识,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输出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加强思维训练,提高认知技能,培养情感特质。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能力,也是智力的核心。人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多方面的训练加以提高。比如,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多读书以及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会的良好习惯,以丰富他们的百科知识,为提高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构建物质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养成学生多对比、多思考、多自问、多反问、多辩论、多怀疑和多批评的批判性思维习惯。与此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情感特质的训练,尤其应当重视对学生自信心、好奇心和开放性等情感特质的培养。事实证明,情商高的学生更善于与人沟通,表现出思维活跃的特质。

第三,改革考试制度,完善评价体系,反拨二语教学。考试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手段,对教与学具有反拨作用。合理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对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将对教学造成消极影响。当前,国内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两大主要考试为专业英语四级考试和专业英语八级考试,虽然这两大考试历经多次修订,依然摆脱不了重笔试、轻口试的特点。

另外,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考试仅局限于专业英语四级口试,学生可选择性参加。通过分析该口语考试可发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考查的是学生低层次的记忆和理解等认知能力,第三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检测了学生的分析和评价等思辨能力,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考查不足。因此,改革和完善英语专业听说考试体系迫在眉睫。较为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借鉴当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两大主流英语考试项目,即雅思和托福的考试模式,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且独立于专业英语四级和八级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体系,测试内容要充分体现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

六、结语

毋庸置疑,思辨能力是新时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还是国家的教育政策,都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突出以思辨能力为核心特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当前英语专业学生在说与写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思辨能力薄弱。实证研究也表明,二语水平不足是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因此,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不应以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为代价,片面追求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测评体系等外围方面的改革。旨在促进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应将他们培养成具有较强思辨能力的“巧妇”,另一方面又要使他们自身“米粮”充足。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问题。

[1] 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 (7):1-19.

[2] 《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关于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写在中国加入W T O之际(一)[J].外语界,2001(5):9-15.

[3] 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76-80.

[4] 任文.再论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缺席”还是“在场”?兼论将思辨能力培养纳入外语专业教育过程——以英语演讲课为例[J].中国外语,2013(1):10-17.

[5] 文秋芳.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350-355.

[6] L U N V,FISC H ER R,WA R DC.Explor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ritical thinking:is it about my thinking style or the language I speak?[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2010(20):604-616.

[7] F R E G E G.Die grundlagen der arth metik[M].O xford:O xford U niversity Press,1959:10.

[8] 列宁.论民族自决权[M]//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6.

[9] 刘燕.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述评[J].外国语文,2012(2):89-92.

[10] 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 (1):37-43.

(责任编辑:郭红明)

E m pirical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lish Majors'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Their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GAO B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angsu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 iang Jiangsu 212003,China)

Recent years′criticisms of weak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re mainly pointed to English major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circle.Critics argue that the outdated curriculu m,teaching methods and testing system are the major reason for the problem.T hrough an em pirical study,this paper testifies that the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has a big say in telling the differences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 mong English majors.Therefore,efforts aimed at enhancing criticalthinkings skills should not be made unilaterally by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course curriculu m and testing system at the cost of weak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language skills.Instead,m o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enhance students′second-language consciousness,strengthen their thinking training and reform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ing system.

English majors;critical thinking skills;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H 319

A

1673-0453(2015)04-0098-06

2015-10-07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72921511)

高彬(1980—),男,山东郯城人,江苏科技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深刻性逻辑性二语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逻辑性
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利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让经典不再遥远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抓语言训练,促学生数学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