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荔
数学这门课程被非常普遍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倘若仅仅以知识作为视角进行教学,那么就会使学生感觉单调和乏味。为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非常关键。下面,笔者对此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借助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像多媒体、模型、实物等,从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直观,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并且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这样能够推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有关面积知识的时候,先不要向学生解释面积是什么,而是为学生呈现两本大小明显不同的书籍,这样学生能够瞬间判断哪一本书大,哪一本书小,然后要求学生动手摸一摸铅笔盒、课桌的表面,再解释给学生面积就是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再要求学生讲出一系列物体的表面,以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体会面积的概念。最后,教师为学生呈现一个正方形的纸张与一个长方形的纸张,要求学生判断哪一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结果,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他们纷纷猜测,基于教师的启发,一部分学生迅速地想出了判断这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倘若借助标准相同的格子加以测量,那么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回答,并且演示学生的做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信心。
二、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情激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创建要求教师真正地爱学生和关心学生,它要求教师端正心态,跟学生平等地相处,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真挚和平等的互动。为此,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激励学生取得的进步。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都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自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影响和感化,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获得教师的爱,从而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教师。倘若教师每天都能够以和蔼可亲的态度面对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那么就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不断地上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反过来,学生也会以惊喜的学习成绩回报教师。
综上所述,有着非常多的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或方法,只要教师敢于探究,不断地尝试,就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集中心思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实现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李卓.论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