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寒
摘 要: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被严厉的教师、繁重的课堂任务充斥着,教师总是想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尽管这样,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不高,这就说明以往“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因此,教师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努力打造小学语文活力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力课堂;构建
语文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语言工具,似乎被人类遗忘,但它不仅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存在,它是一门艺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在历史的长河中承担着无比重要的責任。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启蒙阶段,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入教学、努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努力营造轻松活跃的语文课教学环境变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使语文学习充满乐趣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幽默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教学实例足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的活力。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自始至终都至关重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小学生活跃的思维才会从窗外的鸟语花香中集中到课本知识当中,那么如何使课本知识比窗外的世界更有吸引力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初运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在上课伊始,老师创设的生活情境比学生眼睛见到的窗外世界更充满诱惑,似是而非的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跟随好奇心进入奇妙的语文天地,为接下来课程讲述提供学生认真听课的保障。
二、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总归是孩子,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虽然没有在家庭教育中那么受宠爱,但是孩子的天性未泯,在教学中适当的鼓励机制必不可少,学生对奖励的渴望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在分组教学中,哪个组的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最好,就可以享受集体合影展示的待遇,而个人在课堂中积极发言,对教师提问能够对答如流者则可以享受到自由调换一次座位的待遇。事实证明,奖励机制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活力课堂的构建提供一臂之力。
总之,小学语文活力课堂的构造任重道远,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教学的目的,还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葛亮亮.构建小学语文活力课堂的研究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