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梅
摘 要:说明文阅读教学是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一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重知识的了解、课文的分析,转化为学语言、用语言。
关键词:说明文;阅读教学;知识
说明文是一种实用性文体,它是说明事物情况或道理的文章。说明文的特点是简洁、准确。因此教师在进行说明文阅读教学时,即要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一、以读为先,获取知识
说明文教学属于阅读教学。说明文教学同样要以读书作为主要学习活动,了解说明的对象、说明的特点、说明的知识,体会说明的方法。读的形式多样,可采用默读获得自由读的形式为主。如《送你一片绿荫》一课,学生可以通过自由讀书,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用途,并获取知识和信息。
二、感知语言,准确表达
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缜密,是对学生进行正确选用词语,准确描述事物训练的好素材。如,学生朗读“月球之谜”时,教师引出这样的句子: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师:“你把‘估计这个词语读得特别好,你们觉得把“估计”换成“确定”行吗?”生:“不行。‘估计是科学家根据这块岩石所做的推测,是大约的一个时间,如果换成‘确定,给人的感觉就是46亿年,是个肯定的答案。”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用词的准确。
三、了解说明方法,体会作用效果
小学阶段常见的说明文的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文教学中应使学生感知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和效果。
如,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师:“‘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同学们发现这句话的特点了吗?这部分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生:“列数字、作比较。”师:“假如我们把这句话的后半句去掉会怎么样?”教师稍加点拨,学生轻松掌握了说明方法。
四、课堂练习,凸显语用
常见的拓展性训练的形式有:仿写式拓展,如,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变换人称式拓展,如,学完《鲸》一文后,结合搜集到的资料,“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总之,说明文教学并不只是要求学生获取知识,了解说明对象,了解说明方法,更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感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创造性地化文本语言为自己的语言,达到“语言文字运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刁薛春.说明文教学重在哪里[J].小学语文教学,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