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巍
摘 要:课程改革是一个时代进步的标志,课堂教学则是数学课程的生命线,它承载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奠定基础。数学课堂并不应该只像传统课堂那样仅有严谨和逻辑,它完全可以注入更多鲜活、灵动的元素。
关键词:灵动 数学课堂 生活捕捉 知识形式 激励评价 信息技术
“灵动”一般解释为灵活、富有灵气。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它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是一门严谨而富有逻辑的学科,相对于我们的母语课程,它更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感知、课堂灵动生成。那么,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才能称得上是灵活而富有灵气的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让教师更好地践行课改理念,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的元素。
一、生活中捕捉数学素材,课堂才能灵动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和生活发展的需要,教授与当今社会和未来发展有关的知识。在社会生活中挖掘学习的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亲历学习过程,获得用数学知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体验。例如,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课程的生活化,教材中情境的创设、例题的呈现、练习题的精选都或多或少揭示了课程本身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认为遵循教材、体会编者意图就是对于生活化的数学最好的实践。
此外,每堂课笔者都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精心钻研教材,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生活拓展。比如教学“比例尺“部分时,笔者让学生以学校为本位,选择相应的比例尺,将自己的母校以立体模型和平面图两种方式完美呈现出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比例尺这部分知识系统化地教给了学生,让他们学以致用。又如教学“百分数”部分时,笔者让学生充分地寻找自己身边的百分数,让他们感受到了百分数无处不在的广泛应用性,而且在教学之后又让学生借助于这些内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数学本就是来源于生活,所以它更应该服务于生活。而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其应用性,让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课堂才能灵动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探究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的一种“再创造”。我们必须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
数学课堂本身就有着很多的探究点,比如用小正方体拼摆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把圆柱体进行拼接将其转换成长方体的体积进行研究;给定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与圆锥体用沙子或水等物品实际量一量、倒一倒,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些内容都适合学生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在一些操作性强的课程内容当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运算定律的推导上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如通过应用题的多种算法,让学生体会到两种算法的相通性,进而提炼出乘法的分配律公式。所以说无论什么课型、无论什么内容,笔者都遵循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的左右脑协调运用,课堂自然生动而张力无限。
三、激励性评价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才能灵动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说过:“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赞美之所以对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是因为它满足了个人较高层次的需要,即心理的需要。而数学课堂往往追求短时高效,所以教师经常为了撵进度,在学生没有全部回答完问题就替学生说完另一半,评价的语言也稍显单薄。其实这未免有些不相信学生的倾向,而且忽视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我们在课堂上一个赞美的眼神、一句鼓励性的话语,就会在看似平淡的课堂中注入一股清泉,让课堂活跃灵动起来,也足以让学生兴奋好久。例如,我们班上有个平日不爱讲话的孩子,在一次怯怯地举过手后,笔者对她的发言做了如下评价:“你的观点非常正确,用另一种思路解答了这个问题。老师希望你下次能够勇敢地举起你的小手,好吗?”当她坐下时周围同学送来了赞许的目光,她的脸庞也微微泛红,从此以后她便能高高地举起手,而且次数也越来越多。所以,教师有意识进行激励性评价,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有意识地在班级开展多种评价制度,可以促进学生提问,促进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才能灵动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慎重地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内容使用多媒体解决学生认知或理解上的问题,如在学生的计算测量中,可能会存在着小小的误差,课件的演示就为他们弥补了这一问题,又如在枯燥的练习当中,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又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多为线型的上课架构,学生课堂上生成的想法、教师临时需要调整的地方不能及时地显现出来。电子白板的出现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如在教学“确定方向”时,坐标图上各个景点的具体方位,若通过实物投影来操作演示会留下手影,若用PPT来操作演示下一个生成的是哪个景点又不得而知。但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实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课件的直接对话,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再如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时,笔者设置了一个拼图的数学活动: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基本的图形拼图,此时学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旋转、克隆功能对基本图形进行复制、拼搭,同时将自己的想法展示给老师和其他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并且能直观、形象地进行即时活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多媒体教学纵然有千般好,却万万不可天天在课堂上使用。因为学生近视率直线上升,我们不能不说多媒体教学也在其中起了作用。因此笔者认为黑板能体现出来的坚决不用多媒体,如有些数学计算课,教师习惯将答案用课件呈现,让学生自主核对答案,但如果学生上前演算,大家集体评议,效果岂不更佳?这里既有计算算理教学,又有学生互动改错训练,同时随机生成评价,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将事半功倍。当然,数形结合的课型、空间与图形、统计类的教学多媒体的演示效果是胜于黑板的,课堂需要的地方可以适当使用。
除上述观点之外,在教学中笔者也注意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注重数学与英语、品社、科学等学科有机的融合。课堂上只有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发生,我们的教学才有意义,不要总以自己的教案、课件为核心而忽略了学生本真的学习状态。笔者清醒地知道:教育是一项关乎千秋大业的社会活动,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笔者能在三尺之地把自己的思想、理念与学生分享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笔者会继续前行在教育教学这条小径上,让自己的教学释放出夏天般的绚烂色彩,让数学课堂灵动而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课标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丁兴富.交互白板及其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