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飘香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欣赏文本时,要真正吃透文本的应有之意或言外之意,往往离不开背景资料的辅助。背景资料,即阅读教学中,为促进文本解读引证的有关作家作品等方面的资料。那么,十二册教材数百篇课文的背景资料哪些需要介绍?何时介绍?如何让背景资料的补充真正有效?笔者认为基于学情、适宜选择、适时导入是基本策略。
一、基于学情适宜选择
学情不仅指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也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意志品质、情感和发展需要等。
教学资料的补充,应选择效益最大化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助于学生接近、理解当下的课文的,有利于引领他去拓展阅读的背景资料。对教学无益的、可以舍弃的也应当大胆舍弃,以腾出时间和精力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句话,基于学情,选择要适宜。
1.补充文本背景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维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从根本意义上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讲的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一起挖井,解决了沙洲坝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沙洲坝乡亲们非常感激毛主席,他们饮水思源,解放以后在井边立碑纪念,永远不忘毛主席恩情的故事。
这是学生接触的教材中第一篇“红色革命”故事。和平年代的学生离那硝烟炮火的日子已经十分久远,文中出现的人物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距离的,加上没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活泼有趣的语言,常常使学生难以产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因而,进行此类课文阅读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很有必要提供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背景资料,引领着他们走近文中人物,走进当时的沙洲坝,走进那段故事。
1933年4月,毛泽东来到沙洲坝后,看到村子里的人只能喝到池塘里浑浊得怕人的水,他马上找来村子里的人一起商量挖井,并卷起衣袖、裤腿,亲自带头挖了起来。水井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乡亲们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主席真是什么事情都为我们想到了!” 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要把这口井填掉。乡亲们决心拼死保住水井。敌人白天来填,乡亲们就晚上挖开;敌人填了五次,乡亲们也挖了五次。敌人没有办法,只能作罢。沙洲坝人民终于把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保住了。后来,乡亲们把这口井叫作“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碑,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这段简短的文字通过教师像讲故事那样讲述给学生听,既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又拓宽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他们进行情境体验。
2.补充文本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与学生有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基于学情的背景资料的介绍就是拉近距离的一种助力,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的《孙中山破陋习》一课,讲述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姐姐被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为了让千千万万个像姐姐这样的妇女不再痛苦,他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故事。课文内容简单,但时代背景比较久远,和学生的生活是脱节的。
姐姐是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姐弟的感情、姐姐所受的痛苦是孙中山引发破除陋习念头的主要原因。学生只有去认识姐姐、了解姐姐、真正地感受姐姐的快乐、抚摸姐姐被刺痛的心,才是有效的阅读。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去认识姐姐,一个勤劳能干、快乐爱唱歌的女孩在缠足后又变成了怎样的呢?再也不笑,再也不唱。这时学生最想知道的就是姐姐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缠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时再给学生补充一些介绍,让学生对缠足有更直观的认识:
缠足就是封建社会的妇女把小姑娘的脚一道一道缠紧,让脚不再生长。如果生活在封建社会,当我们长到四五岁时,妈妈就会帮你缠足了。缠足真的有这么痛苦吗?我们来体验一下。
妈妈用手使劲按住你那两只嫩嫩的小脚,让开大脚趾,把其他四只脚趾斜向脚掌下面用劲一掰,只听到骨头“嘎巴”一响,妈妈抖开足足有四到五米长的裹脚布,紧紧地将你的脚缠了起来。一道,两道,三道……就这样,你的脚掌慢慢地弯曲了,变形了,但妈妈仍一道又一道地给你缠紧,再缠紧。你疼得拼命地挣扎哭喊,可妈妈也不管,两只手不停地缠来绕去,直到把布条缠完用针密密麻麻地缝了100多针固定住。这样还不算完,妈妈又赶你起来走,直到把脚趾踩断!
此时再补充出示被缠后的脚的图片,让学生都充分地感受到太丑陋了,实在令人憎恶!缠足的那份痛苦学生是根本无法有深切感受的,教师通过渲染,带着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课文中那位从未谋面的女孩,就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甚至就是自己,这份对缠足的痛恨之情就从学生心底涌出。教师顺势推出“陋习”之“陋”——残害人、令人憎恶的习俗,从而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内心,将身心融入到文本中,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
3.补充文本背景资料,引领学生拓宽阅读视野。
新课标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把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也是语文课堂上的一大任务。其实,背景资料的巧妙补充也可以成为引领学生拓宽阅读视野的方法。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教学进行到最后时,学生已经对文中林冲的谦和忍让有了一定的感知,这时,教师
就可以有意识地继续补充背景:
他出身枪棒师家庭,曾经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之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在野猪林时险些被押解的差官杀害,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与鲁智深分别后,林冲就到了柴进家,发生了课文中的故事。今天我们仅仅走进“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个小小的章回。后来林冲是怎样从一个安分守己的禁军教头上了梁山“落草为寇”呢?课后好好读读《水浒传》吧。
一时间,学生对林冲的人物形象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而对他接下来的经历又充满好奇,于是,课外阅读需求变得非常迫切。这样,让学生把阅读的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播下课外阅读的种子。所以,根据文本的体裁、内容、作者的经历及学情等情况有效提供多元背景信息,可以让学生的阅读视野大大拓宽。从课文某一方面的特点到相似的课外读物,从一个章节到一部作品,从一部作品到作家的多部作品,这样“读一篇、带一篇”,学生增加了知识积累,终身受益。
4.补充文本背景资料可以形式多样。
课堂上为了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理解文本内涵,背景资料呈现的形式还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肖邦为祖国人民作《革命练习曲》时的那种呐喊与抗争时,就可以让学生听一听这首曲子,让音乐来感染学生。再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在大海中永生》,要认识这位伟人,一定要抓住关键句:“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而邓小平是如何带领人民书写了怎样的历史,这是学生不了解的。课文在后文说:“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这也是学生理解的一大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就必须补充相关背景资料。这时可以利用呈现邓小平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图片,配上教师的介绍来让学生走近这位伟人。
所以,背景资料并不局限于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甚至音乐等都能为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而以最适合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多方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基于学情适时导入
要想让背景资料的补充真正做到有效,除了要根据学情、根据需要组织选择恰当的内容外,还要基于学情、根据课堂思维流程来决定找准恰当的时机、适合的方式补充课文背景资料。
现在的阅读教学提倡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章主人公对话,与作者对话”,所以很多时候补充与文本、与作者相关的背景资料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背景资料的介绍在课文学习前、课文学习中、课文学习后均可进行,而资料的补充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与学生的思维、情感合拍,才能为目标的有效达成服务,所以就需要找准时机利用背景资料。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江雪》,很多教师对于古诗的教学一般会采用这样的步骤:(1)解诗题。(2)明诗人。(3)读诗句。(4)明诗意。(5)悟诗情。解题后就进行作者生平简介等常规套路,老师们早已熟练运用。但是这样很容易先入为主,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较难与全课有机协调。
因此对诗人背景资料的介绍就要做一下处理,并找到最适合的时机。课文后练习的要求之一是让学生将《江雪》想象成一幅画。在让学生读通诗句,并借助想象画面来同步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教师自然地引出诗人介绍,把注意点从诗、画转移到人、情上面: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柳宗元,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才华横溢,少年得志,33岁就做到了礼部员外郎这样的高官,为国家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可是,他被小人妒忌,遭人算计,被皇帝贬官到了永州。这是一个荒凉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面对着苍凉的群山,他只能将满腔情感化成诗句。
这样简单易懂的几句背景补充,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感拉入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凄凉中,也恰到好处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走势连接起来。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在合理制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还要从文本出发,从学情出发,挖掘最适宜的背景资料,寻找到最合适的契机和形式,使背景资料的补充成为整个教学流程中最得体的亮点,成为学生学习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生长点。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新区枫桥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