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云
当我们习惯于平时的思维模式,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以后,往往不太能够接受非常规的思维。而一旦我们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换一个角度去看事物、看问题,往往能有新的发现。正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所描述的那样:如果我们换种方式拦腰横切苹果,一个五角星将赫然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篇文章的作者在看到这一现象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所谓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那么,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能不能也换个角度去解读文本,读出新意,读出惊喜来呢?
一、换个角度读事件
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很多教师就教材讲教材,就教参讲教材,缺乏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和思考,语文教学千篇一律,这种现象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师的第一能力,是研读课文,提取、综合课文中的教学资源的能力。”在教学中选准角度,深入文本,吃透文本,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变化,这是阅读教学优质高效的前提。
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乌鸦喝水》大家耳熟能详,在教学中,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乌鸦怎么会想出叼石子放进瓶子里这个办法呢?这是一个思维价值极高且很难解答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要喝水,就得使嘴与水面接触。而乌鸦平时的习惯做法是让嘴去靠近水。但现在的问题是瓶子里的水少,瓶口又小,乌鸦的头伸不进去,嘴无法接触到水。这就是说,常规的办法已经不可取了。为了喝水,乌鸦必须想出与平时完全不一样的办法:让水面上升到接近嘴巴。“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给了乌鸦启发,它想:“可以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乌鸦这样做了,水面上升了,这才喝到了水。这是打破常规的逆向思维。
无独有偶,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司马光》,同样是一个打破常规的逆向思维的事例:当人掉进水缸以后,一般人想的是把人从水缸里拉出来,即让人离开水,而在当时没有大人在场的紧急情况下,司马光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砸破缸以后让水流出,即让水离开人,救出了小伙伴。当然,司马光的果断、勇敢,是远非乌鸦可比的。
又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金子》一课,同样是坚持,彼得在淘金时没有成功,后来种花时为什么能够成功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突破了我们一般的价值观的引导。通观一到六年级的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在向学生传递一个观念,即不管是先天不足,还是成长的环境艰苦,都没有关系,只要坚持就能成功。励志学画的徐悲鸿是这样,勤学苦练的梅兰芳是这样,身残志坚的霍金也是这样。这样的正面励志教育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非常必要。但现实是残酷的,真的仅仅只要坚持,只要勤奋,就一定能够成功吗?不一定。于是,《金子》这篇课文就从另外的一个角度给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彼得在淘金失败后,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后决定种花,付出努力后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勤劳固然重要,而智慧同样重要,某种程度上,智慧起的是决定性的作用!
其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小草和大树》也是写的这个意思。夏洛蒂姐妹三人小时候就希望通过写作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写了诗歌,却两次被否定。如果说第一次被骚塞否定还只是“专家”的个人意见,那自费出版诗集却只卖出两本的严酷现实则宣告了社会的集体否定。显然,如果按照我们的思维定式,夏洛蒂姐妹应该而且必须坚持写诗,但那最后的结果只会一事无成,文坛上从此少了“几棵大树”。好在夏洛蒂姐妹没有这样盲目坚持,而是痛苦地接受了现实,敢于自我否定,从而改弦更张,改写小说,终于一举成名。由此可见,在奋斗过程中,善于改换思路,是一种创新;敢于自我否定,不乏为明智的选择。
二、换个角度识人物
目前的语文教材中,写人记事的课文较多,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就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进行。备课时人物形象的分析精准到位了,课堂教学时学生脑海中的人物形象才会更加立体、更加鲜活。
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三顾茅庐》,刘备连续三次去隆中邀请诸葛亮,特别是第三次,不仅在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而且还在诸葛亮家恭恭敬敬地站着等了几个小时。有学生提出,他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回答是“显示诚心诚意”。接下来的问题是:刘备这样显示诚心诚意,仅仅是为了打动诸葛亮吗?不是!他还是做给关羽、张飞看的,让他们知道自己对诸葛亮非常敬重,希望他们不要无礼;他更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刘备是多么礼贤下士,是多么求贤若渴,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贤才。
以这样的角度去读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负荆请罪》就能够理解廉颇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到蔺相如门上去负荆请罪,唯恐不家喻户晓。廉颇这样做,同样是有意为之:一是让蔺相如知道自己的诚心;二是让赵国君臣知道将相和好了,让赵国百姓知道将相和好了;第三,更是要让秦国知道赵国将相已经和好,不敢轻举妄动。为了国家的利益,廉颇真是用心良苦!
又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半截蜡烛》中,课文第一自然段有这样一个句子:“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句子在全文中好像是多余的。在教学时,不少教师将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这三人的语言、行动、神态分别列出,然后分别作出评价,而完全疏忽了那句话。其实,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这句话点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三人不是单个作战的个人,而是一个情报小组。作为一个战斗小组,他们之间有分工,有合作。当一个人保护情报出现问题时,另一人就会挺身而出;当一个人遇到危险时,另外的人就会想办法补救。显然,伯诺德夫人是这个三人小组的负责人,她把情报藏在半截蜡烛里,当德国军官点燃蜡烛以后,她“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并“轻轻把蜡烛吹熄”。当德国军官又一次点燃蜡烛以后,伯诺德夫人难以再出面制止了,怎么办?第二位成员杰克出现了。“杰克慢慢地站起来”,以搬柴为由想端走烛台。可惜,烛台被德国军官夺回。于是杰克只能“默默地坐着”。这时,第三个成员杰奎琳出场了。她以可爱和纯情打动了一个德国军官,使她能够顺利把烛台端上楼去,从而保全了情报。“半截蜡烛”的故事显然不是他们传递情报的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而是无数次情报战中的一次而已。作为一个战斗小组,经历过战斗考验,他们三人才可能配合默契,不露声色,这才是战斗胜利的关键。
三、换个角度看问题
在平时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会时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作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备课时的文本解读不到位,未能结合学情精选教学内容。“教什么”的问题没解决好,“怎么教”自然无法落实。
同样以《三顾茅庐》为例,有学生问:刘备为什么要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两位教师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一位教师直接让学生回答,于是学生就以课文第一段中的原句作答:刘备希望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另外一位教师则不这样简单处理,他一方面肯定学生的问题提得好,另一方面又引导学生思考:刘备希望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那言下之意还有什么?学生思考之后发现,说明当时天下并不统一,处于群雄纷争的局面,这是当时天下的状况。那当时刘备的状况是怎样的呢?他空有雄心壮志,却没有力量去逐鹿中原。他缺乏什么呢?首先是没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知识分子做他的军师,而仅仅拥有的关羽、张飞和赵云等大将是不可能去与曹操、孙权等人抗争的。其次是他没有实现宏大理想的具体策略。面对乱世,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正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刘备下决心要用诚心打动诸葛亮。这就能够解释当“诸葛亮为他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以后,他为什么“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再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卧薪尝胆》对我们来说家喻户晓。很多人都喜欢以这个历史故事来激励那些暂时处于弱势的人不要泄气,不要放弃,而要奋发图强,坚持不懈。学习了这个历史故事以后,不少教师会要求学生联系实际来谈谈怎么样发扬卧薪尝胆的精神,这是不恰当的。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成功的“投降者”,但一般都是代表个人,勾践则不同,他是一国之君,他代表了国家的形象,他的投降代表的是国家的投降,这与我们坚持的核心价值观完全背道而驰。我们主张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强敌,要同仇敌忾,即使玉石俱焚,也要前赴后继!有人觉得春秋时期的吴国、越国,现在不都是在我们国家的版图里吗?那勾践投降夫差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说法是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去认识历史人物。否则,我们还有必要去向学生讲述“苏武牧羊”吗?还有必要让学生背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吗?还需要崇敬岳飞和史可法吗?国家大义,必须坚持!作为成语,“卧薪尝胆”是形容人刻苦自励,奋发图强,但其内涵还包括忍辱负重、以屈求伸的意思。这样就给学生的联系实际运用增加了难度,“卧薪尝胆”所适用的语言环境是很窄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去联系实际生活讲“卧薪尝胆”。
结合以上课例我们不难看出,换个角度读教材,可以让我们解读得更加深入、更加精准,可以让我们发现本来看不到的风景。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教师在备课时对文本的研读,主要帮助教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师不能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强加给学生,而应根据学情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地研制教学目标。此时,文本解读的“深入”正是为了课堂教学时的“浅出”。唯有这样将文本解读到位,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高潮迭起,异彩纷呈。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新区枫桥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