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丽
【摘要】 作为一名教师,谈话不仅是师生间沟通与互动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谈话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心灵间的沟通。用心有爱且富有艺术性地谈话,才能成功达成教育效果。
【关键词】 爱心 倾听 了解 艺术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2-017-0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语言是一种最精细、最锐利的工具,我们的教师们应当利用它去启迪学生的心扉。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作为班主任,谈话不仅是师生间沟通与互动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一次谈话,可以解开学生的心结,让其如沐春风,可以树立教师的威信,让学生对自己敬爱有加;一次谈话,也可能隔靴搔痒,以至于不痛不痒,学生听了毫无感觉,问题解决不了,教师做了无用功。
同样的作为不同的效果,那么,该和谁谈、何时谈、怎么谈以及谈什么呢?其中蕴含的玄机值得我们思考与总结——即谈话不仅要富有教育性和哲理性,而且还要用心、用一定的艺术技巧。谈话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心灵间的沟通。用心有爱且富有艺术性的谈话,能够收到成功的教育效果;敷衍了事且毫无艺术性可言的谈话,达不到谈话的目的,事倍功半。那么艺术性的谈话应具有什么特点?我们又该怎样做呢?在本文中,本人将结合自己几年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经历,就教师谈话中需注意的问题及技巧,做出总结。
一、从爱出发,用心倾听——了解你的谈话对象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果将师生谈话比做一场战役,那么了解自己的对手就是兵家第一大计。只有了解谈话对象,谈话才能有的放矢,抓住症结,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对学生进行了解,最简单的方式是借助档案资料信息,此外还可以通过其周边同学、朋友、父母对其进行侧面了解。但本人觉得,要想真正了解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及心理需求,学会用心倾听才是最好的办法。作为处在叛逆期和成长期的中学生,他们叛逆、迷茫、脆弱、敏感,他们容易受伤、出问题,也惯于将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在人前隐藏。也就是说,其表象情况并不一定能反映其真实的心理状态和想法。因此,学会用心倾听,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才能真正了解学生。
用心倾听,由爱出发,带着一颗真诚的、平等的、尊重的心,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心态,听他娓娓道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帮你看清他的症结,“原来真正的问题在这里……”
记得高一带班主任时,班里有一个男孩子,名叫朱杰。一次,德育处主任抓到朱杰在男厕吸烟,于是学校决定给予他记过处分,并请家长到校带回家停课一周。当时,男生被带到德育处,被主任和家长联合训话一顿后被带回家,后来听说,爸爸重重地打了孩子一顿。回到学校后,我本以为经过这么大的一次教训后,朱杰会彻底改掉吸烟的坏习惯。没想到,一次,经过他身边时,我再次闻到了烟味,当时的我,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一下子战胜了所有的理智,暴怒般的在走廊上开始批评他,结果,他表面在听,眼神里却留露出了心不在焉和应付的神情。短暂的沉默过后,我开始恢复理智,再次开口时,我将语气放缓,娓娓道来地讲起了他父亲当初是如何耗费物力、心力将他安排到高中,也语重心长地讲了为什么学校和父母那么反对他吸烟并希望他改正行为的原因,我诚心的为他做了一番分析,肯定了他的优点,也说出了他的缺点,最后针对他的情况帮他计划了高中三年的学业之路。在我诚心诚意的谈话引导下,他终于有所动容,讲起了自己初中时开始抽烟的缘由,他说因为没有深圳户籍,中考分数要比别人高出好多才可以上高中,而他的爸爸又对他期望过高、要求严格,初三的他因为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又无人倾诉,于是开始抽烟寻求发泄。说着说着他哭了,哭的那么的伤心,那么的无助,像个受伤的天使,和平时玩世不恭的他完全不一样。我的心痛了,没有一个孩子的本质是坏的,他们会出现问题一定是有原因的,我重重地重复着。从那之后,我会经常开导他,告诉他在高考中他不会再受到户籍的限制,他不用再背负那么大的压力,但是高考拼的是实力和努力,希望他端正心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问心无愧。
之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时地鼓励他并督促他,帮他持续积极的心态,慢慢杜绝恶习。那之后,他的变化很大,至少在我面前,他变了很多,他会卸下防备,他会因为做错事或不努力而自责。
这次谈话不仅改变了他,也改变了我,它影响了我对学生的看法,也引起了我对师生谈话态度和方式的重新思考。它让我明白:学生是渴望倾诉心声、渴望被理解的。而教师此时应该也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倾听者,从爱出发、用心倾听,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诚心和善意,接受自己,继而引导他说出自己的心声,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方能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达到谈话的初衷。否则就只能纸上谈兵,皆为空。
二、从爱出发,用爱浇灌
用心倾听,找到原因后,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以诚心和耐心与学生谈话,用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性谈话,帮助他解决问题,走出困惑。
(一)谈话前的准备
1.寻找谈话的时机。把握谈话时机,将直接影响谈话的效果。因此,要寻找谈话的有利时机,使学生易于接受,教育效果也事半功倍。一般在以下几个时机,教育效果较好。①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此时学生有参与谈话的积极意愿,教师抓住有利时机,对其取得的成绩及做出的努力及时地给予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同时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促使其正确的评价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超越自己;②当学生病痛、失意或受挫时,是学生情感最为强烈的触发点,这时他们的心理最为敏感和脆弱,急需关心、帮助和鼓励。这时,教师的一句温馨的话语,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他都是极大地安慰,他会非常感激,抓住这一时机谈话,用放大镜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肯定,让他们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让他们感觉到一种被点燃的希望。就能促使学生以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改正缺点。
2.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谈话前首先要创设好氛围,消除学生戒备心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谈话,从而启迪学生的认识,激发内因使学生产生自觉行为,取得教育效果。
首先,选择适合的环境氛围。不同的环境下谈话,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宜选择不同的谈话环境。
其次,摆正谈话的态度。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应保持一种尊重、平等和真诚的态度。
(二)艺术性谈话的方法
艺术的谈话具有审美性。即谈话具有美的感染力,能给学生以高尚的美的享受和陶冶,能让学生的人格、灵魂得到升华。这是谈话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语言学、教育学、逻辑学等知识素养的充分体现。
1.谈话的语言、情绪运用。谈话时语言应简洁有力、切中要害、因材施教,要注意语言修饰,表达恰当、得体,讲究语言表达艺术效果,一般的简洁的婉转的语言易于学生接受。
2.精选谈话内容。针对学生及有关实际情况,谈话应因材施教、因事施教,要灵活应用科学方法,启迪和激励学生。如对待与自己熟悉、信任的学生,可直接“开门见山”的交谈,真诚相待;对待心理隔阂大,存在对立情绪的学生,可创设“情绪氛围”因势利导,婉转求同;对待高傲的“无理争三分”的学生,可“旁敲侧击”,避免“顶撞”;对待个性好强及性格内向的学生,可点到为止,留有余地,因为这样的学生对待谈话非常敏感,因此无须过多的语言,便可启发他们自醒,而又不伤其自尊,从而激励他们自觉进步。
3.谈话的持续性。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作为教育者,不能认为一次就能教育好一个学生,要允许学生反复,但又不能放松,随时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对于类似前面例子中的由于家庭、性格等深层次原因造成的问题学生,谈一次话不可能解决问题,需要持久跟进,持续关注,定期谈心,不断输入爱心,不断鼓励,帮助其维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让良好的心态变成一种习惯,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语言就仿佛是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的教育能力的。”作为教师,多一点关爱,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引导,及时地与学生谈心,温暖一个学生的心灵的同时,帮助他们克服眼前的困难,扫进暂时的迷茫,也许就能在他人生道路上留下那一点点闪光,照亮他的青春。让教育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