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凤先
近年来,说课这一教研方式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正日渐成为各地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
说课比赛,既是对教师素养的综合检测,又是教学创新的探索平台。以创新方式来寻求教学上的突破,进而展示自身业务素养是参赛教师的努力方向。求新求异、彰显个性,不仅是参赛选手的追求,也是评委和观摩教师的共同期盼。但说课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它必须遵循科学性、实效性、创新性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其中,科学性是前提,理论联系实际是灵魂,创新是关键,实效是生命线。
2014年12月,笔者有幸观摩了杭州市说课比赛,11名年轻教师事先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两个课题,赛前抽签决定参赛课题。有6位教师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题,虽然说课过程中,新资源、新设计、新方法……可谓众“新”纷呈,但也留下一些缺憾。
一、教材重构,史韵悠悠,峰回路难转
临安某中学的毛老师把“历史的选择”确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该课设计立意较高,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凸显时代与伟人的关系。人只有顺应时代潮流,选择才是睿智的,这对高中学生来说具有巨大的人生修养价值。从课程构思来看,说者创造性地重组了教材,大标题“革命核心的选择”“领袖、道路的选择”“近代中国的选择”层层递进,小标题行文诗意盎然,知识的细节处史论结合,引用的史料丰富得体,如引用了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给杜鲁门总统的信》、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等,历史人文气息甚浓。
但说课的效果并没有得到观摩者普遍认可,主要原因在于教学结构过于复杂冲淡了主题。从教学过程和内容安排来看,教者为追求完美,导致过程复杂、线索曲折、未能很好地凸显主线。内容上土地革命、解放战争反复讲,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没有讲,探究过多但缺乏可操作性。使较好的教学立意淹没在枝杈蔓延的过饱和信息之中而无法彰显,给人的感觉是峰回路难转,流失了简约美。
二、口述史料,情境统帅,虚拟败于逻辑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教师学科素养的重要表现,也往往成为说课设计的亮点。富阳某中学的刘老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用“先烈之后进课堂——口述党史”作为主题,设计意图:“通过与先烈后代的亲密接触,提升课堂趣味性、历史感,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新情境统领全文,新意随之扑面而来。但令人遗憾的是,稍有文史常识的人就能发现其中有虚拟情境、伪造史料的嫌疑,让课的品质大打折扣。
首先,教者虚拟课堂访问了李大钊之子李葆华、董必武之子董良羽、朱德之女朱敏、邓小平之女邓蓉,如此庞大的先烈后代阵容,以现有的条件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次,教者虚拟的问题与答案,如“记者问:‘五四前后那段时期,您父亲做了很多震动思想界的大事;紧接着又与陈独秀领导了五四运动;再后来就是建党。那段时期他是不是特别忙?您有印象吗?”李葆华回答: “那段时间,他发表了《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还在北大、女师大讲课,学生、学者、工人领袖经常去我家,和父亲谈话。所以父亲的新思想我还是有点知道的。”……这些设计似有曲径通幽之妙,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或是观摩的老师料必难见美在其中。且不说李葆华生于1909年10月,上述事实发生时,他仅有8~10岁。在具体课堂操作中,这种记者问、某某答的方式,设计就不够优美。李葆华的回答文字由老师读?学生读?还是PPT直接呈现?本人认为直接用先烈的日记、回忆录或党史资料作情境尽管有失新意,但也可谓率真得好。
再次,在“新的革命道路”的教学中,他设计了“朱敏谈油画中的父亲(朱德)革命之路”教学思路,采用了四幅油画。从这四幅油画来看,第一幅,作为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之一,朱德位列其中是没有争议的。而第二、三、四幅画引起了大家争论。根据史料记载,朱德参与领导的南昌起义失利后挥师南下,主力在潮汕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击败,朱德率领余部转至湖南南部,发动农民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1928年4月率部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他并没有参加八七会义和秋收起义。第四幅画中也不一定有她父亲。教者为了能完整展示“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又节外生枝,虚拟了朱敏口述历史,无意间导致虚拟情境不符合史实,有碍于真实美。
三、蹊径另辟,资源独到,淡化了教学立意
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资源开发与运用应服务于教学立意的实现,过于注重新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有时会破坏课的整体感,从而降低课堂的品质。
杭州市七中的方老师以《在比较中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为题,取材《蒋介石日记》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的原始史料,在两者针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的比较中,实现了自己取材的独到性,吸足了眼球。导入时,她引用台湾历史教材中关于“抗日战争”的知识目录,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达到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功效。
粗略的感觉是教者在教学资源开发上有显著突破,值得赞扬。但静下心来观察,我们发现教者探讨的四个核心问题:探究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义、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论争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对日态度问题、评析解放战争的成败,除问题之外,其他更接近于学术问题。
四、图析历史,线索清晰,细说埋汰了大气
余杭区某中学的孙老师以“图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主题鲜明,线索清晰。全程用了33张图片,其中说教学过程用了23张,对不少图片进行了创新加工。对于高一刚入门的新生来说,大量新鲜的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源,化抽象为直观,对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有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过多运用图片也会弱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容易导致教师关注知识的讲述而忽略了能力和情感素养的培养。
教学中众多的图片与环节已足够累赘,稍有不慎就会弱化或偏离主题。“哪个知识板块、用什么图片、我的设计意图是什么、用什么问题、希望达到什么效果”,说者只要言简意赅地把它们说清楚就够了,保持说课的主线条顺畅,用一以贯之的气势吸引住观摩者,这样就成功了一半。说者似乎没有照顾到这点,细节关注过度,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内容都照章念了一遍。
此外,还有老师说到采用“微课程”“翻转课堂”,一反我们惯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
新理念、新方法、新设计、新资源诞生的质与量,是一次教研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志。现实中有人认为“说课,只是说说而已”。这种思潮是不可取的。没有科学性、实效性和操作性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伪科学是不能引领教改潮流的。一节课可以看作为一个系统,既要有作为课堂灵魂的立意,也要有简洁明晰的教学构架,如果刻意追求创新而忽略了科学性和实效性,只会弄巧成拙,往往会对教学系统产生破坏,影响整体效果。所以,说课过程中“新而有度方为美”。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