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职业资格鉴定对职业教育引领作用的发挥

2015-06-12 19:04李文柱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职业教育

摘要:经过近20年探索发展,我国的职业资格鉴定制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需要从政府、职业院校等方面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评机制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相互协调,多措并举,共同促进职业资格鉴定对职业教育引领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资格 职业教育

一、职业资格鉴定对促进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实行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职业技能鉴定在提高劳动者技能,促进劳动者就业,降低企业招工录用成本,减少用人风险,提高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水平和效率,调动企业职工学习知识和技能积极性,促进企业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提升企业竞争力、引导社会重视职业技能和职业教育,构筑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改善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近20年的探索发展,我国的职业资格鉴定制度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其促进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二、当前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职业技能鉴定基础性工作薄弱,质量保证体系有待健全和完善

我国的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步晚、起点低,有关制度和法规还不够健全,措施还不够得力。现行职业标准的覆盖面小,题库资源还不能满足需要,某些专业还无证可考。鉴定认证内容与现实还有脱节,不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另外,考务管理不规范,考评员整体素质、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有待提高。证出多门,假冒职业资格机构的频频出现,使证书的含金量大大降低。

(二)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着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目前,职业教育中的学历教育由教育部部门负责,而职业技能鉴定及等级证书的颁发则主要由人社部门负责(其他各部委亦在其职能范围内实施专门化培训,并发放了各自行业的岗位培训证书)。职业学校的学历教育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有其自身完整的体系,各专业、学科也有相应的教学体系。而职业技能鉴定的各专业(工种)也有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规范。二者双轨制,双头管理,各行其责,教材、标准水平、理论实践内容要求等等方面不协调,不互通,存在着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不仅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也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当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普遍较低,技能鉴定存在着假、乱、低、差现象

由于职业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时间不长,加上各校自身的运行机制还不够成熟,双师型教师缺乏,学校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存在错位,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普遍较低。有些职业院校为了迎合学生就业需要,降低要求,将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放任学生互相抄袭;有的允许学生避难就易,报考与专业特色不对应、学历层次不匹配的职业资格证书,人为地提高考生的资格证书通过率。这些虚假考证行为,极大地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和信誉。

(四)相关法律政策执行不到位以及企业落后的人才观念影响了职业鉴定工作的发展

自1994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为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是,由于就业准入等制度并未得到严格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高,始终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形势等因素影响,职业资格证书成了一种似乎可有可无的个人行为。企业普遍对职业技能鉴定缺乏足够的认可,至多只是在选人时作为一种参考。而且,不少企业仍持有落后的人才观,认为只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是人才,技能人才不被重視,在薪酬、福利待遇上技能人才与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相比明显偏低。另外,一些企业担心员工在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后,要求提高工资待遇或者离开企业工作岗位,故对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缺乏充分的热情。致使无证人员认为有证无证一个样,严重影响了技能工人提升技能水平和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积极性,影响到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三、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充分发挥职业资格鉴定对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的发展历程表明,完善的职业资格鉴定机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准入等制度的日益健全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必将成为劳动力就业的门槛,成为职业院校选择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重要依据。其必将对职业教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为此,需要从政府、职业院校等方面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评机制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两种机制相互协调,多措并举,共同促进职业资格鉴定对职业教育引领作用的发挥。

(一)从政府、政策方面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评机制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双证书教育制度法规,搞好五个衔接,营造良好法制环境。各级教育和人社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履行职责。建议可在原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的基础上,聘请职业教育方面的政府官员、专家共同组成实施双证书制度委员会。从职业分类、职业标准、课程开发、技能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研究确定职业院校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互通协调,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学校学历证书制度、学生毕业制度、就业准入制度、职业培训制度以及企业劳动工资奖励制度相衔接,从而形成一套体系完整、相互配套的法规制度来支撑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2.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基础工作建设,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人员素质,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增强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鉴定工作的质量密切相关。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一是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管理队伍建设,通过轮训等方式提高鉴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二是要加强考评员队伍管理,完善考评人员的培训、考核、资格认证办法及考评人员的聘用、管理办法,努力提高考评员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各环节的管理。从出题到阅卷,从报名到监考,所有环节都要从严、从实把关,减少职业技能鉴定过程中的个人因素。四是加强题库建设,努力开发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形成由国家总库、行业分库和地方分库组成的、能够覆盖所有职业技能鉴定职业的国家题库网络。五是做好与鉴定工作相关的职业分类、标准、规范和教材等配套的基础工作,尽快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考核鉴定及劳动管理需要的职业标准体系,实行标准、规范、教材、题库一条龙运作。此外,要适当降低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将考证费用限定在一个合理的成本范围之内。

3.强化就业资格准入制度和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制度,积极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劳动者素质和企业效益提高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依托教育、人社、财政、经济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把好就业入口关,强调各类部门的有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不得开业或上岗。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有关从业人员办理就业手续的必要凭证。积极拓宽职业技能鉴定领域,加快全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步伐,逐步扩大就业准入范围至全行业。研究完善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和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实施税收减免、培训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职工培训、考核、奖励与晋升制度。同时,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那些无视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单位和无证从业人员进行坚决处罚,以儆效尤,切实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

4.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宣传,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一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常年对有关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宣传,二是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大型节日期间设立咨询点、发传单和宣传手册,在主要街口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三是鼓励各地区、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型各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选拔和表彰奖励各行业的优秀技能人才;并通过媒体宣传他们凭技能赢得社会尊重的典型事迹,提高社会各界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知度,引导全社会树立“有证”才能上岗,“证多”择业面才宽的就业观,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5.创新职业技能鉴定模式,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制度改革。在一些就业率高、教学质量优良、条件好的职业技术院校,经报请省人社、教育部门评估认定,在依据国家职业标准设置专业、组织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推行职业院校职业资格“课程认证”工作。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一校双牌”。其毕业生参加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并取得职业技术院校学历证书者,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为防止这些学校不经考试或考试不过关,随意乱发证现象的发生,人社、教育部门要对职业院校鉴定所站以及职业资格“课程认证”进行抽查或整体检查。对存在问题评估不合格者,予以警告或“摘牌”等处罚。改进评估合格后,再重新给予鉴定资格。

6.加强对各类鉴定发证机构的监督管理,防止证出多门。要整顿各类鉴定发证机构,严肃鉴定与发证规则,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职业资格,提高鉴定的权威性和证书的信誉度;可考虑成立专门的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管理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步统一证书名称,统一发证机构.统一证书管理,实施宏观调控,规范管理,逐步改变证出多门、多头管理的混亂现象。

(二)从职业院校方面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职业院校是职业资格教育的重要力量。它既是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受益者。通过调整教育教学目标,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学生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进其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职业资格培训、鉴定与职业教育的良性互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职业院校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严格实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作为职业院校最基本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构建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度,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互通,是职业教育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实现自身培养目标、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也是目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任务。实行双证书制度,必须制定满足双证书教学要求的教学计划,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中心,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确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专业、课程体系、教材、实训课等项目的改革同相关职业岗位的国家鉴定标准结合起来,将相关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科目、教材、实训内容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中。确保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家现行职业资格技能标准的一致性。做到“职业标准与培养目标双对照,教学评价与职业技能双考核、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认证”。最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使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减轻其考证负担。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

2.创新学生毕业制度,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和就业率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进一步严格贯彻职业教育法,依托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强调职业学校学生必须经考核鉴定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毕业。否则不予办理毕业手续,不发毕业证。同时根据鉴定考核的结果,在各职业学校之间进行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横向对比,以此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激发各校师生的积极性,浓厚学习风气,使各职业学校的学生自觉地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生职业技能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双证书”制度的保障措施。如果没有一支实践能力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将变成应试教育。为此,职业院校应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机制,从政策、待遇上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和技能竞赛活动,到行业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考取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尽快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激发广大中职教师的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

4.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指挥棒作用。近年来,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针指导下,各地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技能大赛在引导职业学校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调整课程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目前校级技能竞赛开展得相对较少,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竞赛较多,而且都是选拔性的。参赛学校只安排个别专业成绩好的学生集训,搞突击性教学,未贯穿到针对所有学生的常规教学之中。这种“应赛式教育”是不足取的,应予以防止。要将技能竞赛活动纳入到职业学校的常规教学中,将技能竞赛内容与规则和标准列为课程内容,以之为重要的学习和考核目标,针对所有的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和竞赛活动。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更好地发挥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5.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学生职业资格能力培养。要按照互惠互利、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原则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探索建设一批适应学生提高技能和素质需要、满足职业技能鉴定条件、长期稳定的校内外公共实训实习基地,为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强化学生职业资格能力培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徐莹.从职业技能鉴定发展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J].科技创新导报,2014,(07):195-196.

[2]施朝蓉.论职业技能鉴定在中职教育中的意义与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2014,(03):182.

[3]王俊恒.试论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4,(07):340.

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提高我省中职学校办学质量的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01829)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李文柱。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职业教育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论职业技能鉴定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与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探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