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波
摘 要:目前,我国有九亿多农民,近六千万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父母为提升孩子的生活水平,多数农民外出务工,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从农村留守儿童的若干心理问题入手,分析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的心理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心理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担负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因此,心理成熟普遍较早,心理压力较大。农村留守儿童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必须得到更多关注,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普遍缺乏自信
留守儿童的家境一般不富裕,父母在外打工,从事的基本都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由于缺乏父母的照顾,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极度缺乏自信心,这种负面的情绪会使他们在做事的时候担心出错,怕别人笑话,不敢面对失败,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2.人际交往能力差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性格孤僻,不善沟通言谈,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有的孩子甚至将自己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了,抵触与人沟通,长此以往,所有的事情都压抑在心里,无法诉说痛苦和排泄压力,最终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造成行为上的偏差。
3.严重的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各方的关爱,严重缺乏安全感,自我保护意识极强,存在着严重的逆反心理。对于一切事物都具有抵抗情绪。无法正确地对待教师、父母的教导和训诫,认为世界是不公平和冷漠的,看待问题偏激,这样的心态,不利于留守儿童融入社会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4.对不良行为的抵制和判断能力差
留守儿童对身边的不良行为的抵抗力和判断力是极差的,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走上歧途。一方面,由于父母、亲人不在身边,自身变得胆小懦弱,自卑自闭;另一方面,由于不能受到约束,性格暴躁,产生行为偏差,出现一些打架、骂人等违反纪律的行为甚至是一些违法行为。
二、从心理问题的产生分析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行为偏差的原因
1.父母教育不到位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行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没有完整的家庭教育,与父母交流少,不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同时,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不能及时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建议,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提高孩子应对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不能给出及时的纠正,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缺少关怀和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最终导致性格上的孤僻偏激、自卑冷漠。
2.学校不能对留守儿童做出正确的引导
农村留守儿童受到的教育普遍存在缺陷和不足。学校数量与学生数量不匹配,教学设备落后,教育条件差,课本陈旧单一,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这都导致学校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环境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习知识,提升素养。
3.受到社会上的不正当行为和心理压力的影响
留守儿童年龄小,对行为的判断能力差,无法正确区分对与错,同时,由于心理还不够成熟,极其容易被外界的行为所吸引。社会上存在一些偷盗、抢劫等不正当行为,留守儿童极容易由于好奇心和长时间的压抑受到不正当行为的干扰,走上歧途。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的,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多数从事的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这导致留守儿童都有着渴望改变现在的生活环境的梦想,这无疑给他们自己增大了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解决现状的对策
要想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从而规范留守兒童的行为,需要从三方面入手,分别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首先,作为父母,要多给孩子关心和爱护,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为孩子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孩子能够以乐观的心态成长。其次,学校是留守儿童获得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应该提升教师的素质,努力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出发,在教他们知识的同时也做他们心灵的守护者,帮助孩子解决心理上的问题,给孩子充分的尊重,让孩子获得成长。最后,社会也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援助和鼓励,严格把控一些不正当的行为,给孩子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必须得到我们的重视和关注,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孩子的行为,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燕蓉,刘桃,吴华盛,等.家庭干预对利川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行为问题因子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797-4799.
[2]吴夏云,兰燕灵,覃业宁,等.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情绪及行为特征与心理护理对策[J].广西医学,2011(8):1052-1054.
[3]杨如兰.农村男性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和个性特征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3(4):294-295.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