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玥?朱秋玲
摘 要:本文从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电影改编为例,探讨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艺术特色、批评接受,文字文本和影视图像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认为,文学的电影改编通过现代电影技术突破了屏幕的限制,将观众完全置于一个分外逼真的“真实”世界中,影视艺术提升了文学作品的内涵,改变了文学作品传统的阅读接受方式、传播方式甚至创作模式。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改编;艺术特色;批评接受;转换互动;
注:本文为2011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美国当代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项目编号:YG2011037)及2014南昌大学创新科研项目“美国当代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安德烈·勒文孙说,“在电影里,人们从形象中获得思想;在文学中,人们通过思考获得形象”。这形象的概括了小说和其改编电影的区别。人们在欣赏文学和电影时会有不同的艺术体验和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学作品与改编电影,虽然有着相似的内在,往往又因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而被拿来进行区别比较。关于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之间的探讨,从来就未曾间断。
相比之文学作品需要读者专注而主动的投入,电影则容易以主动出击的方式,将观众带入自身的世界。不可否认,文学在以文字为载体的基础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展现和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等方面是得天独厚的。但与之相对的另一方面,电影可利用其强烈的图像和直接的声音,充分调动观众的视、听觉,从而抓住观众的眼球、吸引其注意。
1 艺术特色
文学与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叙事艺术。文学以文字为媒介,借助读者的想象与联想来达到对于作品的理解与感悟,通过抽象的文字符号传达信息。而电影艺术则是通过画面、声音等这类直接而具体的媒介,直接冲击感官,加深观众对其的印象和感受。
随着电影的出现,克服了文学作品在空间方面的表达缺陷。并且,比之理解文本需要基础,而影视表现则打破了这个限制,使得人人都可以接受。从此,影视的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表达媒介,广受大众的欢迎。而影视语言的发展为现代艺术手段开辟了一个新篇章。现代电影3D技术的产生,更是使得影视的表现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突破了屏幕的限制,实现将观众完全置于一个分外逼真、凭空建起的“真实”世界中。
2013年改编的《了不起的盖茨比》3D电影,则很好地将影视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在视觉上的打造,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巴兹·鲁赫曼以及华纳兄弟斥资数亿美元精心打造的一部 3D 电影。在服装、造型、化妆、道具等都进行了精心地设计,气氛渲染到位,极力还原上世纪 20 年代的纽约城市。呈现当时奢靡豪华的场面,以及彻夜升平的浮华派对,纸醉金迷的场面给观众带来了一场浮华的视觉盛宴, 也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电影里关于人物塑造的处理做的也别出心裁。电影一开始在“疗养院” 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景中,尼克对着医生开始讲述了盖茨比的故事,这样避免了单一的旁白的枯燥。整个故事是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尼克·卡拉韦的视角来叙述的, 卡拉韦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他参与故事本身是个局内人,同时作为局外人他目睹了整个故事的发生。这使得观众对于作品有着更深的代入感。但作为一个故事参与者,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叙事方面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导演巴兹·鲁赫曼指出:“克雷格和我在试图找到一个方法能够叙述整个故事, 而不是单单把尼克作为一个空洞的画外音。”2随着尼克无法进入到盖茨比过去的叙述时,导演便通过乔丹来讲述盖茨比和黛西的爱情往事以及派对时盖茨比对尼克讲述他和黛西的过往等巧妙的切合转换。通过尼克、乔丹、盖茨比的多重角度的叙述,从多方面推动者情节的发展,避免了单一的叙事角度,又丰富塑造了一个多方位的人物形象。
2 批评接受
虽说电影改编可以视作文学作品的一脉相承,为其投射在银幕上的镜像,但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之间却并非具有完全对等关系。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是基于同样的故事发展、内容情节的作品,由不同的导演进行解读,也将产生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影视作品。最后所呈现的影片对于情节的取舍、人物的塑造、场景的处理、气氛的烘托,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个人倾向,会加入个人对原著的理解。当然《了不起的盖茨比》也不例外。
“悲剧的六要素中,情节最为重要。”小说的情节回环相扣,伏笔相连,显得尤为重要。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中的层叠交错的伏笔下,缓缓的铺垫着接下到来的高潮,而后在后半部分得到呼应。使得全书一气呵成、不蔓不枝。但在巴兹·鲁赫曼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同名电影里,没有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对于影片的结尾,更能明显的感觉到电影处理上的欠缺。
小说中盖茨比去世后,在这之前的每一个人物都有所交代:沃尔夫西姆的事不关己,尼克与乔丹的感情破裂。以及盖茨比的老父亲出现,那随身携带的《牛仔卡西迪》---悄然无息的展现了所谓的“美国梦”,而尼克在看透了世事凉薄后的心灰意冷重回西部,万千变化都归于尘埃,了无痕迹。但电影的情节只突出了奢华炫目的前半部分,推向高潮的时候却戛然而止。在盖茨比去世后,所有人顿时与他没有任何关系,影片在此迅速收尾,辉煌的过往立刻变得荒凉无情。只留下尼克在独身支撑,归于沉寂。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的最后,与情节的删改不同,于镜头的表现力上,尼克独自徘徊在盖茨比的城堡中,偌大却又空荡的房间、庭院遍地落叶、残破的露台喷泉,完全突显出一派荒凉的景象。将过往的奢靡与今昔的颓败剪接在一处,对比强烈,气氛渲染的恰到好处,让人为之生叹。
3 互动关系
无论是文学上的表达更为细腻与具体,还是影视上的呈现更为震撼与刺激。归根究底,影视也是基于文学作品上的改编与创作。文学是影视作品创作的基础。在内容上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可以说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互融性。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小说和电影在诸多层面上有相通之处,但因媒介不同,文字叙事和图像叙事从根本上就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是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后者主要通过图像画面来体现。因此,从文字叙事到图像叙事的转换,不是内容的简单移植,而是对于两种不同媒介之间的表达转换。即使具有互融性,两者的侧重也各有不同。小说更讲究故事的延续性、完整性、系统性;而电影突出情节内容的片段性、间接性,表达更为集中。
文学与电影,在叙事和表现方面各有所长。一方面,文学在表达上具有思想上的深度,但是它的不及影视上更为震撼和受众的广度。另一方面,影视作品可以用视觉与听觉上来弥补文字上的缺陷,但同时无法与文字一般准确直接的表达出人物的心理内在情感。毋庸置疑,电影利用这一直接的优势,将优秀的文学作品用更为直接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随着电影改编的热潮的长盛不衰,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影视作品推动增加其原著的受众面,使好的作品越发的受人欢迎、广为传播。同时,“影视艺术对文学作品长盛不衰的大量改编,不仅成就、提升了影视作为艺术的品格与内涵,也深刻地改变着文学作品的面貌,改变着文学作品传统的阅读接受方式、传播方式甚至创作模式,使文学作品的纯文字阅读和接受多了一个影像视听阅读的维度,以致形成了当今对同一作品进行文字与影像共读的局面。”如果使得文学与电影相互借鉴学习,促进各自发挥独有的优点与长处,必能达到一个互利的结果,共同推动文化艺术的长足发展,繁荣进步。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茂莱,邵牧君译.电影化想象——作家与电影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114.
[2]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注.《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64.
[3]许晶.《紫色》电影的艺术再创造——谈《紫色》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D].四川师范大学,2008:1-41.
[4]毛凌滢.互文与创造:从文字叙事到图像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7,(4):33-37.
作者简介
左玥(1996-),女,南昌大学经管学院金融学专业2013级1班本科生。
朱秋玲(1989-),女,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