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心理健康教育新活力,提高健康教育有效性

2015-06-10 10:21:50钱芸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

钱芸

【摘  要】 在现代教育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有效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的观念,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也越发重要。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提高心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旨在提升教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提高;积极心理

在现代化教育的时代,教育教学得到大众广泛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水平的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缺乏实践、教学乏味、目标消极等,从而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以下主要探究了提高心理教育教学的几个方法,希望对现代化心理教育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开展教师心理教学培训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教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课程的有效程度,如若教师本身不具备教学的专业性,心理教育课程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开展教师心理教学培训,通过这个方法,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实现教师团队的专业性发展,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保障,能够确保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的方法有较多种的选择,其宗旨都是提高教师个人教育教学的综合水平。

例如,在进行教师培训课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师水平分为不同的培训层次。其中一种方法是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专业化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考试,通过获取资格证书的方法,有效提高教师团队专业化的建设。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能力认证考试是一种政策保证,通过认证考试能够有效开展心理教学。另外,培训还可以进行集体备课,开展全优化的科研教学,众多教师在一起探讨教学方法,集思广益,不断提高专业化的培养,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式

在如今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上课热情度不高,这都体现着教学课堂没有很好地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因此,进行课堂教育教学的创新是提高心理教育有效性的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的开展,首先应明确课堂教育的目标,确定创新教育的理念思想,在开展心理教育课堂的时候,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而教师只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现如今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健康积极的心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开展创新理念的课堂。

例如,在心理知识教学上,教师可围绕知识点,让学生在其指导下,完成设计的问卷调查或策划心理情景剧,通过这个方法使学生了解到心理知识的内涵。在课堂上,要多多采用学生互相讨论的方式开展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教师通过了解学生不同的见解,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完成知识体系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另外,教師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心理学短片或视频,通过观看与分享观后感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实现考核教育教学目标

课堂的考核方法能够反映出教学的程度以及学生学习的情况,因此教学考核也是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之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了解相关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及相关知识;在实际实践中学习心理学的相关技能、积极心理的调适技能;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思考、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因此,课堂考核的内容也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开始着手,突出心理教学的原则,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课堂考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考核内容分成几个板块:一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平时表现,包括按时上课、课堂纪律、课堂互动等方面,结合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的标准;二是心理学案例分析中学生的知识分享与知识的联系,考核学生是否已学会将知识融会贯通,这一考核内容主要注重学生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的考核;三是课堂专业知识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考核方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格外细心,做到客观公正的原则。

四、注重课外教育教学培养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课内的教学,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课外学习,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将所学知识运用其中,学会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课外活动中,学校可设置心理学社团,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社团中可以举行大小不一的心理学话剧,学生亦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学生自主设置话剧场景、自主参与话剧演出等亲身体验的经历,充分地感受自主创造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有效地补充了课堂教育教学的内容,将课内与课外所学知识相互联系起来,有效提高了心理学健康教育的目标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大众所关注的问题,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是21世纪青少年所应具备的。如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仍是大家所要探讨的问题,因为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学生积极向上心理自主建立的前提条件,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目标。当然,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各种作用影响的共同结果,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综合方面的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宗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教学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9,06:62~63+66.

[2]马喜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教学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3,04:14~15+34.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
弱化权势,和谐共生
文理导航(2016年32期)2016-12-19 21:44:55
从美育角度如何促进高职生积极心理发展的内容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7:29:34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相关管理措施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37:54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