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文学经典有选择性地介绍给少年儿童,不失为提升少年儿童接受世界能力的一种方式:文学经典可以带给少年儿童超越日常经验的审美感受;文学经典对少年儿童民族心理结构的构建、民族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有帮助的;文学经典可以传递给少年儿童独特的精神价值。但少年儿童认知能力、阅读能力、经验世界等方面的局限造成了少年儿童接受文学经典的困境,笔者以为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来打破困境:尽量推介符合少年儿痛心理、认知等特点的文学经典,对传统经典小说进行适当的改编,分层级有指向性地将文学经典传递给少年儿童。
关键词:文学经典 少儿视野 策略
在2013年图书出版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中显示,少儿图书的出版在出版类别中已居三甲之列,少儿类图书销售码洋比重上升幅度最大,比2012年提升了1.25個百分点。尤其是卡通漫画绘本,同比增长了15.65%。一边是图书出版业日益重视少儿类图书出版,另一边却是家长们在困惑该买什么书给孩子,选择空间的扩大并不意味着我们带给少儿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却是我们无法忽略的重要现实。
尤其是卡通漫画绘本的异军突起,这种认识世界、再现世界的形式可能对少年儿童来说更直观、更形象,一方面我们乐于见到在为少年儿童烹制精神大餐时,把他们视为独立的个体,注重他们口味、接受能力等要求;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忧虑,对视觉能力的过度开发,会不会造成少年儿童其他能力尤其是文字能力的减弱。更为无法忽视的是电脑网络已经对成人阅读的文字能力造成了冲击,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还正在持续养成中,我们如何能帮助他们避免阅读能力的弱化尤为重要。“在新的时代历程中给少儿阅读什么”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话题,笔者认为,文学经典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将文学经典有选择性地介绍给少年儿童,不失为提升少年儿童接受世界能力的一种方式,值得少儿图书出版界、少儿教育界和家长们共同关注。
文学经典纳入少儿视野的必要性
将文学经典介绍给少年儿童,人们往往具有双重顾虑:文学经典的深奥对于阅历尚浅的少年儿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会不会抵消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少年儿童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这些文学经典。此问题很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性,笔者也从三个方面来简析文学经典纳入少儿视野的必要性:
文学经典可以带给少年儿童超越日常经验的审美感受。文学经典往往以其深厚的艺术性,雅致流畅的文字美,以及内容上的普世价值,让人们在阅读时产生审美共鸣。这一点虽然少年儿童肯定未必能像成年人那样因为有生存生活经验而易于形成“感同身受”,但身份的代入和成年经历的“预演”却会对少年儿童精神家园的建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的养成具有滋养作用。当少年儿童听到精卫、夸父、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儿的故事,假如内心能流淌过淡淡的哀伤,会从心底里同情主人公的遭遇,甚至会产生挫折感,这些都比一味的嬉笑和热闹更滋养孩子们的心灵。
文学经典对少儿民族心理结构的构建、民族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有帮助的。根据荣格的学说,人们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在某些环境和状态下能被唤醒、激活。“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形成神话主题象征的一种人类思想的遗传倾向,这些象征是变化多端的,但没有失去他们基本的模型。”阅读传统经典有助于搭建少年儿童唤醒民族心理结构的平台,而民族心理财富的传承更有助于少年儿童成就善行的推动力,有助于他们领会和构筑有益于身心成长的经验。波兹曼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中不无忧虑地提出,一个人在孩童时期的成长不能与社会相脱节,而当下的少年儿童每天沉浸在电视、电脑等多媒体的娱乐环境中,渐渐失去了文字阅读或与“伙伴们”游戏带来的“深层次”的乐趣,他们正在简单的、非立体化的、无需深思的“纯感官娱乐”中消费自己的童年。
文学经典可以传递给少儿独特的精神价值。经典阅读可以提供给少年儿童具有经典性、启发性、对以后有重大影响的精神资源。虽然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较弱,对周围事物都处于浅表熟悉期,但如果家长和幼儿园及社会力量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辅导,在读物的选择上更有针对性,让少年儿童诵读或了解到具有传承性的文学经典,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益处的。文学经典可以使少年儿童的情感得以非常态化的宣泄;还可以通过文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文学经典纳入少儿视野的困境
创作主体(成人)和接受主体(少年儿童)在经验、理念、文字能力等方面的不对称,给少年儿童阅读文学经典造成了阅读障碍。在心理学领域对少年儿童认知心理特点的研究由来已久,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少年儿童的认知过程划分为 5 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前运算阶段(包括:2~4 岁的象征思维阶段,4~7 岁的直觉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 (11 岁以上)。根据少年儿童认知的特点, 8 岁以前少年儿童在阅读时,主要获得能力的学习,即通过自我体验和指导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8 岁后通过已习得的能力再逐步形成获取信息的技能。可见少年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而且在整体性基础上还存在着个体的差异,这都是在将文学经典纳入少年儿童视野时需要注意的。
同时,相对于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少年儿童文学的匮乏使得少年儿童在接受过程中,难以形成符合少年儿童心理接受特点的审美愉悦。不过在传承过程中,我国的幼儿启蒙读物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胜在朗朗上口,易于诵读记忆,言简意赅。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弥足珍贵,比如《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等,将孝义等生动温馨的小故事用精简的文字概括出来,形成隽永的文化符号,刻在一代代华夏子孙的心中。但这些优秀文化精品毕竟不同于文学读物,缺少了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感染力,一些有识之士也通过添加插图、改编成小故事等形式,易于使少年儿童接受,不过这也对改编者在对幼儿心理把握、古典文化融通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欧美文学史中少年儿童文学占有一席之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也比较广泛,一些作家为了缩小与少年儿童阅读的差距,反观自己的童年记忆,力图换位思考,寻求沟通共享经验的可能性。这种努力是有一定效果的,一些经典少年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让孩子们喜闻乐见,甚至成年人也通过阅读唤醒童真来冲淡现世生活的雾霾。但这部分外国经典童话由于社会环境的差异、语言转换的制约,也会给我国少年儿童的阅读理解造成一定的障碍,从而影响审美愉悦的获得。
正因为存在上述提及的问题,一种辅助阅读方式在近年来被倡导:亲子阅读。这是基于少儿阅读内容障碍而优化的一种阅读形式,这种方式更易于亲子沟通,通过讲解少年儿童更易于了解文字内容。但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父母将自己的理解传导给孩子,不论父母的理解正确与否,这一过程就使孩子失去了原汁原味的身临其境的阅读快感。所以也不能完全依赖这种模式,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宜少年儿童的书,让他们尽早掌握阅读能力,从而在自我获取中体验到阅读的快感。
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上功利性阅读影响着少年儿童阅读的视野。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存在一种倾向:各种学习班、教辅材料堆出来孩子的好成绩,这样才能考高分、上好学校。完全忽视了少年儿童成长所需要的养料,忽视了少年儿童自主寻找读物获得阅读快乐、健康全面成长的主观存在。
文学经典纳入少年儿童视野的策略
根据对以上困境的分析,少年儿童能否接受文学经典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哪类、哪种文学经典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如果不顾少年儿童的成长及阅读特点,进行揠苗助长般的灌输,那反而对少年儿童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形成都是一种戕害。将文学经典纳入少儿视野可以采取以下三点策略:
首先,为少年儿童推介文学经典要尽量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认知等特点。少年儿童处于个体的特殊发展期,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感受世界的方式、投射于世界的方式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比如,少年儿童的心理具有超现实性,以自我为中心,内心中有懵懂的“泛灵性”倾向。少年儿童还没有经历理性思维的洗礼,愿意相信幻想是真实的,甚至喜欢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他们喜欢看《西游记》《拇指姑娘》等奇幻的文学作品,完成对自然本真的无限的回归,这应该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同时,少年儿童会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不会区分主体和客体,认为外物都是以自己为核心的,把周围的事物同化于他自己的认知活动中。《小王子》在少年儿童中阅读中的成功不在于其哲理能被孩童们读懂理解,而在于它给所有人带来的一种感动,他们有着和小王子一样的情怀,他们喜爱小王子对花儿的执着和对世界的认知。
其次,为适应少年儿童阅读也可对传统经典小说进行适当的改编。改文学经典为少儿读物始于现代文学的发生期。很多现当代教育家、文学家都意识到传统小说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但少年儿童又难以“消化”深奥、大部头的原著,故而出现了改编版,而这些改编版往往融合了时代特色,提供了一些新鲜的、独特的视角,更易于少年儿童的理解和吸纳。文学经典除了包蕴无穷的艺术养料、精深的文化思想、丰厚的语用素材,还有很多元素可以用于少儿读物的再创作。包蕾的《猪八戒吃西瓜》,保留了《西游记》中猪八戒的部分形象,又根据现代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心理特点等进行了适当的文学创造,其中闪现的幽默欢快能唤起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加深了对《西游记》中猪八戒的理解。
另外,还可以保留原著中的语言特色,留一些原汁原味给孩童来品味。再以《西游记》为例,原著中有一些民间口语和俚語,活泼、自然,也易于理解。在“大战红孩儿”的章节中,有这样一段话:
唐僧听见密林深处有人喊救命,唐僧说:“这半山中,是哪里有人叫?”大圣上前道:“师父只管走路,别管什么‘人轿‘骡轿‘明轿‘睡轿。这山里,就是有轿也没个人抬你。”唐僧说:“我不是说抬轿子的轿,而是叫唤的叫。”
这段对话基本不用转为现代白话文孩子们就可以读懂,只要知道“轿子”是什么,基本上都会会心一笑,这样的原文给孩子们做适当保留,会增加他们对原著的喜爱。这是做改编时尤需注意的。
应该分层级有指向性地将文学经典传递给少年儿童。年龄和阅读能力往往共同作用于少年儿童对文学经典的接受程度,所以阅读推荐不能像现在有些出版社,求大求全,经常是一套系五六十本,没有做细化、精准化的读者定位,将规划流于形式。同时,在文本的选择上,也应该具有以下适应于少年儿童的特征:1.情商引导性。经典文学作品往往蕴含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取向、价值取向,但我们在选择时尤其要注意少年儿童的理解接受能力,挑选较为本真初始的、具有感召性的。2.美学可感性。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大音希声,大象希形”的辩证审美理论,但显然对于少年儿童是行不通的,为少年儿童选择作品,可能要相对更易于感应的。3.富于成长空间。少年儿童的世界是不断扩充的,阅读期待也是不断成长的,所以为少年儿童选择文本时,也尽量要选择“成长型”的,在内容、情感、审美等方面能供少年儿童在不同的人生纵向上获得与之相匹配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2][美]杰克·齐普斯,赵霞译:《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版。
[3]李利芳:《中国发生期儿童文学理论本土化进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卜卫:《媒介与儿童教育》,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5]张嘉骅:《儿童文学的陷落:从“语言游戏的童年”到“话语禁忌的童年”》,《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盛暑寒,吉林省教育学院,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