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文敏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南 怀化 418000)
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邬文敏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南 怀化 418000)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120例患有冠心病需要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经桡动脉穿刺的方式介入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的经股动脉介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失败率以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长短、术后患者住院的时间等基础资料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明显要比观察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冠心病手术的安全性,多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方式,值得广泛用于治疗中。
经桡动脉穿刺;冠心病;疗效;安全性
冠心病治疗主要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一是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指导治疗;二是通过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迅速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而改善症状。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的常用途径。而日益成熟的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以其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住院时间少等诸多优点,正日益被心脏介入医生及患者接受[1-2]。本文对我院120例患有冠心病需要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和常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进行疗效及安全性及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接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为(57.43±8.91)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为(62.17±5.0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基础病等一般的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选择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其操作如下∶首先,让患者平躺,将患者的手腕放置于卷起的布垫或沙袋上,手掌向上,用力握拳,触摸定位后以45°角进针。其次,针头刺入动脉后不须用力抽拉针栓,确定针头刺入动脉内部后继续穿透血管,见血液呈搏动性喷出时固定针栓导入钢丝,同时将动脉梢顺着钢丝的方向插入。最后,注射完成后拔出针头,用棉球或纱布压迫局部3-5min,若仍出血不止,须家加压包扎至完全止血否则易形成血肿。为了防止血栓的发生可以在注射的同时注入3000u的肝素[3]。对照组采用常规经股动脉介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即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消毒等准备工作,根据患者的自身的病变情况来选择器械的介入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手术的失败率,手术总的时间,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手术后发生并发症(例如死亡、围术期心肌梗死、脑血管事件以及严重冠动脉穿孔和夹层等)的的机率进行观察详细的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的统计,数据选择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来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则采用X2来检验,比较等级资料就采用秩和检验(即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进行,当P〉0.0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有可比性。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的住院时间对比
2.2 两组手术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的手术失败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的手术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例(%)]
冠心病发病率很高,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愿意接受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
多名学者研究显示,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手术能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性高的冠心病治疗方式[4]。本次研究对此结论进行了论证,发现采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能显著的提高使用常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增加手术的成功率,本文研究发现采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手术成功率为95.00%远远高于使用常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手术成功率75.00%。不仅如此,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3.33%)远远低于使用常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6.67%)。这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治疗结果。并发症是影响患者正常恢复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证明采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机率,改善治疗结局。
多名学者研究证明使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同时还明显的减少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5],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后能降低患者的手术费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本次研究同样表明,使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患者手术时间为(75.17± 10.54)min明显低于使用常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患者所花的手术时间(92.85±18.47)min,这在一定情况下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使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34±1.30)天也少于使用常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患者(7.2±2.42)天,对于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有明显的帮助。
整个研究显示使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冠心病手术的安全性,多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方式,值得广泛用于治疗中。但是,由于此次研究的样本过少次结论还须进一步研究证明。
[1]郭振峰,李新.经桡动脉途径介入在诊断和治疗冠心病中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983-598
[2]高云,孙涛,阴赪茜,等.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18-21.
[3]章志伟,钟清玲,谭洁,等.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压迫止血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76-478.
[4]胡少东,郝恒剑,许骥,等.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介入途径行介入治疗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58-2559.
[5]邓金龙.冠心病介入治疗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5):869-870.
R541.4
B
1009-6019(2015)10-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