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明
摘 要 首先阐述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显著特色,然后从依托网络教室、有效使用移动学习、利用网络进行沟通交流三个角度,对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来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进行深入分析,为改善传统信息技术课的授课方式,推进其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奠定基础。
关键词 网络环境;互联网;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77-02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让教育教学得以迅速改变,从单纯依赖教室授课到学生乐于利用屏幕接触知识,实现了教育由应试向素质、能力教育的转型。信息技术课不仅会教给学生一种使用现代工具的技能,更多地是带领学生感受现代网络环境之下的社会与文化形态。这就要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该自觉地、主动地创造数字化学习的氛围,使信息技术课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变得更加丰富,使得教与学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1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的显著特色
不可否认,很多人依旧单纯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只是为了教授学生基本知识、操作技术或网络技术。这其实是没有真正理解开展信息技术课的意义所在。与其他课程相比,在互联网渐渐改变教育的今天,网络环境之下的信息技术课有着显著的特色。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拥有更加丰富全面的信息来源 对学生来说,在网络环境下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进行资料的搜集、下载、保存等操作,为学生从不同侧面接触教学内容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拓宽了信息技术的知识面。对教师来说,网络教学降低了他们的备课强度,大量的教学素材存在资料库中,一旦有需求,就可以随时随地从资源库中进行调取,十分的方便快捷。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拥有强劲的创新活力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也为信息技术课程带来新的生命力,除了保持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迅速之外,移动学习为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教学模式带来颠覆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学习应用软件被开发出来,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平台来完成学习、考试过程,实现信息技术课的个性化和娱乐化的同时,也赋予它勇于创新、敢于创意的活力。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拥有更多的教育价值 信息技术课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知识和能力,除此以外,让学生受到更多的人文教育,能够帮助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比如,在信息技术课中利用互联网进行讨论交流,让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与辨识,又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开拓思维、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这才是信息技术课更多教育价值所在。
2 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思考
信息技术课应注重学生信息知识与技能培养,体现较强的综合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在日益成熟的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程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学习本质。这就要求在开展信息技术课时,应不断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和有效利用网络,在丰富信息技术课内容的同时,深刻感受移动学习所带来的新奇与快乐,让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获取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
依托网络教室的强大功能,进行网络资源的构建 信息化是信息技术课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信息化带动信息技术教学现代化,已成为提升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战略要求。网络教室正是教育信息化的必备硬件,它融合了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的应用,将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的在线交流、讨论变为现实。网络教室的优势在于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能让自主学习、探究的技术支撑环境,让学生有机会通过互联网搜集学习资料,真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不只是让他们在网络教室中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所以,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在充分认识网络教室优势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利用网络教室进行上机实践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除此以外,加强网络资源建设,也是推进信息技术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就需要集思广益,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来搜集相应的资源填充到数据库中,并构建一个与他们学习能力相匹配的资源平台,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强大功能来完成知识的内化与运用。这不仅是创新网络教学模式的一大举措,也了增强学生利用网络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化发展,教育教学已经慢慢进入移动时代,手机学习APP逐渐在学生中流行,预示着全民移动学习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学习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在教育领域还是培训行业,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当前一个出镜率极高的热点词汇,引导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模式上的创新,更为信息技术课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具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移动学习能够克服传统课堂和E-learning的局限性,为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的未来发展指明新的方向;另一方面,移动学习的随时、随地、随身等特性,不仅给学生带来新奇的感受,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简单、便利。
根据资料显示:简单的在线听讲只能帮助学习者回忆起20%的内容;如果在口头讲述过程中能够添加画面元素,可提高到30%的比例;而自己动手操作,即使是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下,学习者能够回忆起的比例会提高到90%以上。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在移动学习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确保了每一名学生能够在快乐中获得自我满足感。
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健康信息素养 沟通和交流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也十分重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是信息技术课孜孜不断的追求。从实际教学来看,利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平台,可以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舞台。可以说,网络在信息技术课上被广泛应用后,那些平日性格内向、不善于表现的学生能够走出自己的世界,与教师和学生有着积极而广泛的交流,不仅有利于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塑造,对于成长期学生性格的塑造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时,面对如此浩瀚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学会鉴别信息的真假与好坏,也是信息技术课义不容辞的责任。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有效性,还应表现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和道德修养。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明辨是非,远离不良的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从而让学生可以感受现代网络带来的文化内涵,在健康信息意识的协助下,正确而自由地使用网络改善自己的学习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这种情况对人们所具有的信息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我国,信息技术课的开展为培养新一代信息公民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成为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互联网在营造一种平和、平等的学习氛围方面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脱离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机械的技能操作,将学生大胆地放置到网络环境之下,帮助和引导他们学会认识和利用网络,学会选择与使用网络信息,确保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丽香.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3(18).
[2]余鹏.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自主学习模式初探[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3]潘龙.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探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4).
[4]于莉.利用网络环境拓宽学生参与学习的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