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内容·看联系·多角度·促思辨

2015-06-05 02:54张博文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开放性问题,环状联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5)09-0044-05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新文化运动”这部分内容,居于必修三的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同组成一课,本课教学将“新文化运动”单列出来,设计安排一个课时。

课程标准对本课所做要求是: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以此为依据,我将本课的重点设计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尤其是内容之间的联系,难点设计在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为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本课教学设计力图“双拳出击”。

第一,以教师讲述为主要方法,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上铺开笔墨。本环节意在打破传统的“背景——内容——影响”的历史教学模式,先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学习,自然而然的理解时代背景对新文化运动兴起所起的客观影响,同时利用蔡元培与“《新青年》同人”等具体人物,引出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对新文化运动的主观作用。

第二,以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争辩为主要形式,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上施以重笔。本环节以导学案形式向学生展现材料,这类材料或者与教材互补,或者彼此之间相互争锋,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通过多角度思考加深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有一需注意的地方是,因为依据材料提出的问题本身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所以教师在学生讨论或争辩过程中,需适当“隐身”,不能成为“仲裁者”,应顺着学生思路继续启发,最后以简练明确的语言总结学生观点,提供给其他学生,继续引发思考。

本课从1915年陈独秀与友人商议,意图创办一本杂志进行导入,学生根据初中所学联系到陈独秀和《新青年》。后世学者根据《新青年》中的言论将新文化运动内容概括成“三提倡,三反对”,在简单介绍其含义后,引出四篇文章题目:《有鬼论质疑》《文学改良刍议》《婚制之过去现在未来》《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教师可从旁介绍各篇文章所讲内容,并要求学生回答,这些文章所对应的口号。对于前面三篇,学生的回答是基本统一的,而最后一篇则出现两种声音:一种主张反对旧道德,一种认为反对专制。于此,导入的设计意图就已达到,启发学生思考:“三提倡、三反对”之间是否有彼此共通之处?这也是我将《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一篇放于最后的原因。

通过导入,引起学生思考,顺其自然的引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民主与科学。我设计首先展示陈独秀《敬告青年》中的观点: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此后紧接第二则材料,即金观涛、刘青峰所著的《〈新青年〉民主观念的演变》一文:

在《新青年》中,“科学”一词出现了1913次,“民主”只有513次,即使把代替民主的其他词算入,其总共也不到“科学”一词出现频度的一半……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的其他进步刊物中,如《新潮》《每周评论》和《少年中国》,“科学”出现3635次,而“民主”只出现了657次。

随后出示第三则材料,从易白沙在1916年2月《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孔子评议》一文摘录:

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其二,孔子讲学不尊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其三,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其四,孔子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

《敬告青年》作为《青年杂志》第一篇文章,代表性不言而喻,因鉴西方之富强经验与观中国之迷信陋习,其中明确提到科学及其重要性。反观民主,《敬告青年》中并未明确提出民主的概念,似以人权作为民主的代替词。这也为出示第二则材料埋下伏笔。

第二则材料对比了在《新青年》及其他进步刊物上民主与科学出现的次数,发现民主出现频率远远低于科学,由此为学生创设一个思维冲击,进而引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出示袁世凯祭天的图片材料,引出复辟帝制即专制与尊孔复古之间的联系。

易白沙的《孔子评议》将孔子与专制联系在了一起。文章表面上反对孔子,实际上反对以三纲说教为核心的旧道德。由此可得到旧道德是专制统治的思想理论的结论,所以,反对旧道德本身也是在反对专制。《新青年》杂志中刊载了众多针对孔子、抨击孔教、批判伦理纲常的文章,这些文章在反对旧道德的同时,即在提倡民主。如此设计是将新道德和民主的联系呈现在学生面前。

以对比的方式,描绘旧道德本身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用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作为材料再合适不过,而且更重要的是,《狂人日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恰好可以将新道德和新文学联系在一起,即将白话文的形式和反封建的内容结合起来。新文学之新,是形式与内容共同的新,白话文的新形式对于新思想的传播是有推动作用的。

此处的教学设计是用《诗经·静女》原文同现代学者余冠英用白话文翻译的《诗经·静女》作对比。

《诗经·静女》原文如下:(节选)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与之相对应的余冠英先生的白话《诗经·静女》如下:

娴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暗里躲着逗人找,害我抓耳又挠腮。

……

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怪。

不是你草儿美得怪,打从美人手里来。

两则对比度如此强烈的材料,在调动起学生情绪的同时,具体直观的表现了白话文的优势,紧随其后的是两段理论性材料:

理想的科学语言仍然是‘直指式的’,他要求语言与对象一一吻合。与科学语言比较起来,文学语言有很多歧义,拥有大量同形异义字,并且充满历史上的事件、记忆和联想。

——勒内·韦勒克《文学理论》

新文学之伟大精神,即在篇篇有明确之思想,句句有明确之意蕴,字字有明确之概念。

——钱玄同《文学革新申议》

中国古代的口语与书面语早已分离,相较书面气的文言文,口语化的白话文更为大众所接受,易为大众所理解,使用白话文写文章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在教学过程中,当乍看《诗经·静女》原文后茫然无措的学生,在看完《诗经·静女》白话改编诗后变得豁然开朗,便达到了将两者进行对比,以便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白话文优势的目的。除此之外,勒内·韦勒克和钱玄同的话语,点明白话文本身更具备科学语言的特征,所以用白话文也有利于对科学进行研究。

至此,我在分别讲述“三提倡、三反对”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环”:从民主与科学出发,联系新道德,新道德反对的旧道德,包括专制与愚昧思想;再从新道德联系到新文学,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最后又回到新文学对新思想的传播上去。由此将“三提倡、三反对”相互联系起来。

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和时代背景是离不开的,专制与愚昧都有典型表现,譬如袁世凯复辟帝制等。笼罩在中国上空的旧空气中也孕育着新气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西方先进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新旧之间激烈碰撞激起的思想火花,点燃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热血激情,面对历史,面对时局,他们已经意识到,改变器物,改变制度,仍远远不够,只有从思想文化上进行变革,才能真正地改变中国。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投入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之中,蔡元培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整顿北大,从此北大与《新青年》紧密相连,在新阵地上展现出新时代文人的使命与担当!由此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客观与主观原因呈现给学生。

为了透彻理解“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我列举如辜鸿铭、黄侃、梁漱溟等一批同样在北大任教但反对新文化的学者,而他们对新文化的非难,也从侧面推动了新文化的完善。这里的设计也在为后半堂课的讨论争辩环节埋留伏笔。

为完成重点问题,我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自主阅读,并结合随材料之后的问题自由发言甚至辩论。第一个问题设计为多角度看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呈现的第一条主体材料是岳麓版教材中的“教育平民化”一节:

民国初年,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

1919年3月,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1894—1933)等发起成立平民教育讲演团……这些讲题具有贴近群众日常生活、通俗易懂的特点,还包含一定的民主思想,易于被广大平民接受。

随着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白话小说、散文大量涌现……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

第二条摘自2008年三民书局出版的台湾高中历史教材,其内容是“个人主义”:

在传统伦理关系中,人的意志不来自于自己,而来自于与他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在人们出生以前就已经存在的,是先于人的,只能巩固,不能改变。五四新文化运动则强调个人本身的价值。主张人必须先是他自己,一切社会关系应该是后于人的,经过其同意后,才能够出现。在婚姻上,意味着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变成了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与“文明结婚”;在政治上,则意味着从世袭的君主制,变成了由人民决定的民主制度。个人是一切价值的源头。

第三条则摘自台湾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救亡与启蒙”的内容:

五四新文化运动想用启蒙手段达成救亡目的。然而,二十世纪前半的中国充满战乱苦难,国家利益与人民痛快压倒了知识分子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为了群体的救亡,牺牲了个人的启蒙,必须有统一意志与集体力量,相形之下,个人权利、自由与尊严都显得不切实际,启蒙工作因而受到了牵连。

问题:你认为在“三提倡、三反对”之外,是否有必要单独增加这一目或两目内容,为什么?

对这个问题的课堂讨论,使学生分成旗帜鲜明的两个阵营,主张没有必要的学生多从“三提倡、三反对”角度出发,认为材料内容从属于其中,不必单列。主张有必要的同学则强调两者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结合了起来反驳“不要增加”的观点,对“文化平民化”,一些同学指出虽然它可以从属于提倡新文学的范畴,但是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影响应该普及全社会和全体国民,因此教育平民化的巨大作用足以使其单列出来;针对第三则材料,一些同学表达了自己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关系的看法,做到了辩证地看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则是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甚至联系到了美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中对个人的保护与尊重,如此回答令我叹为观止,更颇感欣慰,课堂上思维的活跃不正是教师所希望看到的吗?这也正是设置开放性问题的初衷。

第二个问题设计为多角度看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我设计了四部分材料:一是人教版教材中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是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他们反对旧八股、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三是周策纵先生在《五四运动史》“整理国故”一节中,对胡适所做贡献的描述:

胡适在这个领域中的贡献,从他著述《中国哲学史大纲》开始,可概括如下:(1)他是运用西方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家逻辑思想的第一人;(2)他比传统学者更注意古代哲学家所处时期及其著作的真伪;(3)他对墨子,特别是其逻辑思想的精深研究是独一无二的;(4)他以白话文对中国旧小说所作的考证,增进了大众对通俗文学的兴趣,并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文学传统作出了榜样。

四是陈旭麓先生《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对中西文化冲突与论战的描述:

当时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人物林纾、辜鸿铭、杜亚泉、梅光迪、吴宓、黄季刚、梁漱溟、章士钊等,除个别全盘否定西方文化价值者外,一般都主张中西调和或“新旧调和之论”……调和论者仍然未脱“中体西用”的窠臼,但与此前的顽固守旧者相比亦有了可见的变化。

问题:对于人教版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你认为是否需要进一步修订或丰富?(1)如果需要,修订或丰富什么?理由。(2)如果不需要,为什么?

本题也属于开放式问题,教师适当引导但不做结论。大部分学生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全盘西化”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所以应将新文化运动的所谓局限性加入评价。在设置第三和第四部分材料时,材料的篇幅较长且没有总结性的话语,如此设计目的是考查学生解读长材料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发现,此处需要教师做相关引导,使学生能全面看待新文化倡导者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做出的努力。这个环节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尤其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自我修正之前所下的部分结论,并且将目光聚焦在东西文化的取舍之上,教师最后可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观点做总结:东西文化的冲突本质上反映的是中古文化和近代文化的冲突。这便将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联系在一起。

本课教学从瞄内容、看联系、多角度、促思辨四个方面设计,分为两大模块。第一模块是前半段课堂教师讲述基础知识点,在这一模块中首先讲解内容,使“三提倡、三反对”构成“环”状联系,再从内容反观背景,从背景中引出先进知识分子,再从人物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近代化的大趋势,进而与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历史影响相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思维逻辑。第二模块是对第一模块的加深,多角度看内容和多角度看评价,是在已学基础上的知识拓展和思维锻炼。

对思想文化模块的教学,一般的尝试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行,因此首先讲解内容,再反观背景和原因,但这种设计也将背景和原因置于弱侧。我在教学实践中,这一部分基本依靠口述,而没有呈现文字材料。在内容本身的设计上,我也面临取舍,本堂教学设计侧重在了内容之间的联系,因此也深感对内容本身的着墨仍然不够,如“打倒孔家店”“吃人的礼教”仅是一笔带过。本课后半段是历史课堂的升华之处,教师要拿捏有度,适时总结学生观点,而不要居高临下的以自己的观点左右学生想法。同时在材料的选取和编排上,也有待进一步琢磨,以期更好的调动学生思维。

本课的教学设计,笔者有意突出某些方面,因此也造成某些部分的薄弱,在参与学生讨论与思辨的教学环节上,材料也有待进一步精细化,也应该设想更多的思路以点拨学生。总之,恳请读者同仁,不吝指正批评,共同升华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

【作者简介】张博文,男,中学二级教师,湖南长沙第一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觉醒与解放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