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艺术史讲出艺术美和历史感

2015-06-05 02:35张岩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历史感艺术史美育

关键词 艺术史,美育,历史感,学科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5)09-0026-04

2014年11月中旬,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研组组织教学百花奖评选,该校曲宏和白钢两位教师分别讲授了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3课“美术的辉煌”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扑面而来的新鲜感受可谓是“新人新课”。所谓“新人”,是说两位老师年纪轻轻,初步杏坛,意气风发,不落俗套,勇于作为,这种锐气、朝气和志气,让我欣慰地看到了历史学科教育新生代的强势崛起。所谓“新课”,是说两位新人所选的教学内容,是较少受人问津、更鲜被选作公开展示课内容的“艺术史”。如此边缘冷门的题材,由于教师的认识提升、角度切换和教法加工,焕发了极富历史教育启迪价值的新意,昭显了历史教学改革的新气象。结合两位老师的课,我想谈谈对高中历史学科中艺术史教学的看法。

政治史和经济史,历来被视为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热点。自200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颁布以来,思想文化史方合法翻身,以必修三的独立教材编撰体系,与政治史和经济史共筑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鼎足之势。然而,与传统的两强相比,思想文化史仍未在实际教学中获得应有的重视,从日常教学的内容侧重、教研内容的探讨比例乃至各级考试的命题选择,思想文化史仍实属中学历史教学内容谱系中的“小宗”。在这一小方园地内,教学关注的焦点往往又集中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人文精神”等经典思想与文化,音乐、美术等艺术史内容则续又被边缘。

抛开短视的功利化因素,从教育价值论的本真意义上考虑,艺术史教学到底有没有必要呢?回答是肯定的。

艺术创作是一种典型的人类历史创造活动,没有艺术史的历史书写是残缺不全的历史记录,淡化艺术史的历史教学是黯淡无光、沉默无声的历史教学。政治确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中外历史学家在最初的历史书写中皆不约而同地把笔端诉诸“国之大事”,如古希腊作家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罗马作家李维的《建城以来史》;如中国第一部通史《史记》,以及影响极大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受经典唯物史观的影响,经济史自然也备受推崇。然而,政治和经济活动绝不是历史的全部,人类的文明成果如果全由制度改革创新和物质财富增加来衡量,肯定偏颇。

近代以来,西方史家已充分认识到这种局限,提出了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包罗人类各方面创造成果的“总体史”理想。20世纪20年代,美国史学家鲁滨逊发表“新史学”宣言:历史学应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与人类学、考古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关于人类的新科学”结成“新同盟军”,扩展历史研究的园地。①倘若以今日大历史观审视,艺术学必然也是历史学的同盟军,包括艺术史在内的文化史亦必然是历史学的一片芬芳田地。在完整的历史图景中,艺术史应当在场。王羲之与王安石,贝多芬和俾斯麦,都是重要和典型的历史人物,尽管术业各异,但他们在各自领域内的贡献皆不可复制。既然文明是人类在各领域内的创造集合,那么,艺术家、科学家就应当同政治家和实业家一样彪榜史册,理所应当地在我们的教学认识与实践中占据一席之地。不能因为他们的事迹被编排在三册教科书的末端,就轻视其独到贡献和教学地位。随着教育界历史认识的日趋成熟,包括艺术史在内的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价值必会凸显,一度在角落里沉默的艺术史,终将大放异彩。有远见的教育者应当时刻准备着,谋事于未发之际。

相比于政治史和经济史,中学历史教育中艺术史教育的独特价值到底体现在哪儿呢?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在2003年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南中有这样一句话:“培育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我想,美育,也就是“审美情趣”的教育,应当是艺术史最独特、最能够自然生发和承担的教育功能。早在18世纪末,德国古典美学奠基者席勒就在《审美教育书简》中阐释了美育对于人性完善的重要意义:人本应是兼具理性与感性的高级生命体,可是现代社会的畸形发展,却误导人将理性用于单纯逐利,完整的人被宰割为“抽象的头脑”和“务实的心灵”,人的身心失调,变得功利、冷漠和消沉,道德水准低下,行为粗野败坏,通过“审美游戏”可以重塑“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和谐发展的人”,拯救堕落的时代。②殷鉴不远。200年前的此番箴言警句,对当下仍不乏针砭时弊之意义。

在中国,基础教育中承担审美教育的主要是音乐和美术等科目,但鉴于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承担美育应当成为各个学科的认识与实践共识,尤其是应当得到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积极响应,至少是,历史科目不能在美育教育的集团军中缺位。历史学科中蕴含着丰厚的美育教育资源。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美的历程”,③是不甘寂寞、乐于创造的人们对于精神生活高级境界的不疲探问、创造与追求。各具时代风格、地域特色和艺术家个性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品,无不展现着创作者的纯真信念和独创巧思,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果从文化和美学角度审视,甚至制度与器物层面的文明创造物,都可以从中觅寻和体验到美的因素,足以让人赏心悦目,魂牵梦绕。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精美影音、图片等教学资源辅助历史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历史课堂中开展美育教育,教材中的中外艺术史部分,更是美育资源最集中的部分。历时性地展现中外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创造成就,可以及早地在学生纯净的心田种下美的种子,以待其在未来的人生中结出甜美的果实。我以为,以历史教育承担美育功能,即是在落实以人为本的健全人格教育和现代素养教育。

音乐、美术课和历史课中的艺术史教学共同承担着审美教育的任务,我们接下来需要仔细辨析的问题是:历史课中的艺术史教学,是否应当区别于艺术课中的艺术史教学?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历史课中的艺术史教学,究竟应当怎样彰显历史学科的特色?

在我看来,艺术课中的艺术史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以艺术的方式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艺术课的教学侧重点是艺术表现技法等外在形式美,如音乐中的音准与音色,美术中的色彩与构图。专业的艺术素养无疑有利于历史教师讲好艺术史,但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应当始终清楚自己的学科属性:历史课中的艺术史,首先是历史,艺术是历史的定语。评价艺术课中的艺术史教学,首先是衡量其艺术性;评价历史课中的艺术史教学,首先是衡量其历史感。艺术的首要功能是欣赏和创造“美”,而历史的职业诉求首先是探寻“真”,这是二者各自承担更高层次的求“善”,即价值观塑造教育功能的学科根本。如果历史教师的艺术史没有讲出历史感,没有通过“美的历程”丰富和深化我们的历史认识,它可以是成功的艺术课,但却是失败的、至少是有缺憾的历史课。在学科素养教育呼声日趋高涨的当下教育背景中,凸显历史教育的历史感和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一样具有意义。

怎样把艺术史讲出历史感?简言之,就是深入探究艺术作品生成的历史背景,仔细挖掘艺术作品所承载的历史信息。

按照这种学科教学理念,我们的艺术史教学是否可作如下侧重呢?——(1)《马拉之死》所营造的恐怖氛围:雅各宾派、吉伦特派和保王党人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1793年法国大革命的复杂政治局面和血雨腥风的时代场景。(2)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有感于拿破仑称帝而得名,反映了法国共和制与君主制之间的反复交手,法兰西共和道路之曲折艰难,欧洲启蒙时代理性思潮的深远影响。(3)《自由引导人民》:法国七月革命中市民资产阶级与旧势力的殊死搏斗,以及欧洲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势不可挡的发展潮流。(4)卓别林的电影作品《摩登时代》《城市之光》和《大独裁者》:串联起从工业革命到经济危机,再到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欧美近代史,展现了生命个体在资本主义社会沉浮洪流中的复杂感受与百变人生。(5)《格尔尼卡》的创造背景:1937年西班牙内战,弗朗哥政权试图颠覆共和国政府,纳粹德国轰炸西班牙小城,毕加索再现了“纳粹德国的反人类作品”,揭露法西斯暴行。(6)《围着时钟摇吧》反复吟唱的主题:“我们会一直摇滚,摇滚,摇滚,直到天明。”迷茫、反叛、尽情享乐的词曲,不正唱出了20世纪中叶动荡不安的美国社会的时代情绪吗?类似的案例,教师可自行开掘。开掘的依据就是这两课“探究学习总结”的“本课测评”所提出的核心问题: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某作品“怎样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变化?”回答这些问题,正是有力烘托艺术史之历史感的门道。

艺术作品,尤其是教材中所侧重展现的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是怎样与历史学科形成深度关联的呢?我想首要的一点是,以历史思维的审视而言,艺术作品是一种特殊的史料。史料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历史教学尝试。就本质而言,史料是供我们认识过去的凭证与媒介,它既包括我们最为倚重的文字史料,也包括我们较少使用的非文字史料。较少使用不等于毫无价值。王国维和陈寅恪等史学大师早就提出过“二重证据”法,呼吁摆脱对“纸上材料”的单一依赖,寻找新的证据。按照这样的思路,历史上的绘画、雕塑、建筑景观、电影电视、乐曲音频等艺术品,肯定具有新史料的功能。

艺术作品生成于特定的时代,因此,也必然或直接或间接、或明朗或隐晦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中说:“研究历史之前,先要研究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学家之前,先要研究历史学家的时代与社会。历史作品既是历史学家的创造,也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①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我以为,上述“历史作品”完全可以替换成更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同样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有言:“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些留有时代痕迹的作品,就这样构成了以艺术方式见证时代变迁的历史记录和后人重温往昔的一种史料。

教材展现的画作与雕塑等美术作品,皆是以视觉方式再现历史,按照史学界的最新提法,这类历史研究皆可纳入到“形象史学”的范畴。它是把形与象作为史料,用以研究历史的一门学科。“具体来说,指运用传世的岩画、铭刻、雕像、器具、建筑、服饰、字画、文书等一切实物,作为主要证据,并结合文献来综合考察历史的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模式。”①第24课展现的影视艺术,可看作“形象史料”的现代延伸,它同样是以视觉方式再现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史学家海登·怀特率先提出“影视史学”概念,开掘现代影像资料的历史研究功能。②台湾中兴大学周梁楷教授和复旦大学张广智教授的相关论著,可视为汉语学界在这一领域的开创性研究。③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史料的绘画等艺术品在历史研究和教学中的使用应当特别谨慎。当代西方文化史家伯克提醒我们:图像证史存在或明或暗的陷阱,无论写实抑或写意的平面艺术作品,都肯定不是历史场景的原封不动的再现——即使纪录片和摄影照片也带有记录者个人的创作痕迹。④这正是艺术品作为史料的特色所在。但这不妨碍我们从另一种角度挖掘史料中的历史真实,看到艺术家不愿意直接表现甚至虚构歪曲的往昔本真。

作为历史的产物,音乐同样能够提供历史信息。但由于生成和表现形式特殊,音乐在表现历史方面往往比视觉史料更为间接和曲折。即便如此,中学历史教学中仍然应当着意挖掘音乐作品的时代性特征。外国歌曲如《国际歌》《马赛曲》《星条旗之歌》,中国近现代的可资利用的素材,如《国民革命歌》《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等。人教版必修三“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开篇即选用了歌曲《春天的故事》的歌词,可视为以时代歌曲渲染历史氛围的史料教学示范。⑤

变革的社会与火热的生活是孕育伟大艺术作品的沃土,已经成为历史及注定要成为历史的重大现实事件是伟大艺术作品的重要题材。经典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传世不朽,除了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之外,往往还因为作品鲜明地反映了时代发展主题,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场景,表达了人们希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⑥我想,这虽然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价值观的宣言,但对于我们认识和衡量艺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目前所使用历史教科书中所涉及的艺术史作品题材,多具有浓重的历史情结,历史教师应当领会历史教材的编撰意图,主动挖掘作品背后的历史信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作品,一定是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感的作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既是优秀艺术品的生产与创作之道,也是艺术赏析与艺术史理解的重要门径。如果我们学会以历史眼光欣赏艺术品,当我们再面对一副名画或聆听一首乐曲的时候,我们除了欣赏其美妙之外,还要理性地思考:它们反映了什么时代和地方的人民,在何种社会与文化情境中,向往着和创造着什么样的生活?

【作者简介】张岩,女,副教授,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历史感艺术史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长春花蓝+中国红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误读的“艺术史”
艺术史上最贵的武器
早期《三国》插图:熊清波本《三国全传》的插图问题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美育教师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镣铐下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