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咏梅
摘 要:从借景抒情、环境描写、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等艺术手法中感知文中的“自我”,体会郁达夫在文章里的真挚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关键词:散文教学;艺术手法;自我;情感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借景抒情散文的佳作。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内忧外患,日寇入侵,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日益加重,民生凋敝。郁达夫为了谋生,离开故都,辗转千里,颠沛流离,于1933年4月移居杭州。1934年7月,杭州酷热难耐,郁达夫携同家眷去青岛避暑一个月,随后又去了故都北平,而此时的北平已处于整个华北即将沦陷的前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郁达夫在8月应《人世间》杂志社的索稿写下此文。作者热爱故都,又为它的前途命运担忧,艰难的生活处境带给他无法排遣的愁苦,自幼形成的敏感性格又无法改变。作者正是带着这些主观情感重游故都。《故都的秋》极富个人色彩,折射出一个独特的“自我”。从艺术手法的鉴赏中感知“自我”,体会真挚的情感。
一、从以情驭景、借景抒情中感知“自我”,体会情感
文章开头:“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而故都的秋味作者已先确定为“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黑格尔曾说:“作为心灵的外在形状,自然的东西之所以是自然的,并不仅因为它是直接存在的,而是因为只有心灵才能把自己体现于身体。自然的东西在这里按照它的定性就只显现为心灵的表现——因而也就是显现为经过观念的东西。”自然之景正是符合作者心灵、心境之景,作者借助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手法来体现自我、抒发真情。作者着重描写了牵牛花,赞美“蓝白为佳”,这种冷色调正好适于表现作者当时忧郁、悲凉、伤感的情怀。而秋草也是疏疏落落的,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都市闲人在秋雨过后微叹的互答,无不透露着故都秋味之悲凉,而這种悲凉正是作者悲伤忧虑情绪的体现。本文中的“自我”首先是一个对故都充满热爱之情而又感时伤世的文人,所抒之情也就极为真挚了。
二、从细腻的环境描写中感知“自我”,体会情感
本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不多,但都是极其细腻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这无不与作者的童年生活密切相关。郁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富阳,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县城,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可谓山明水秀,风景绮丽,优美的山水,无疑会使郁达夫从小就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郭沫若更是指出:“达夫是生在这样地方的人,我相信他的诗文清丽是受了这种客观环境的影响。”家乡的山水虽美,但郁达夫的家境却是落魄的书香之家,尤其是父亲的早逝,母亲独自支撑家庭,童年时期的郁达夫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当时兄长在外读书,祖母心系佛经,母亲忙于生计,只有侍女翠花时而照顾他,郁达夫的童年是寂寞孤独的,这种生活使得他的情感极为丰富细腻,创作关注自然之景,诗文清丽。且看文章:“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的骨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这里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万千情感都凝聚在这寂静中感受自然之美,作者对自然之美有着特别敏锐而独特的感受。
三、从对比手法中感知“自我”,体会情感
文章第二自然段提到江南之秋,并用比喻和排比进行描写,突出江南之秋的特点。文章第三自然段列举北京的名胜和作者所写之景进行对比,文章结尾处又以南国之秋的特异之景和北国之秋对比。这些对比固然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和作者对其喜爱之情,但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拥有广博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能够将不同地区相类似的景物加以比较,增强了散文的开阔感。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作者是一个知识渊博的文人,抒发的是对北国之秋的喜爱。
四、从熟悉的人物描写中感知“自我”,体会情感
郁达夫关注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这些人的生活不是很繁忙,有闲暇到户外活动,他们对天气的感受最切近、准确,发出了“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的微叹。而作者写他们是因为感到他们最可亲近,这和作者早年的生活处境有关。郁达夫在富阳县立小学读书时,虽然年龄最小,但由于聪敏好学,成绩优异跳了两级,年幼的他觉得自己应该有一双皮鞋配自己的制服,“才能够压服许多比我大一半年龄的同学的心。”但母亲除了学费已无力支付皮鞋的两块大洋,母亲去自己认识的鞋店赊时被无情拒绝,当母亲捡了一大包衣服要去当铺时,被郁达夫拖住。皮鞋风波的打击,使他以后不但不穿皮鞋,而且不想更新衣服和用具,同时,他更是拼命地用功读书,只愿和穷苦同学来往,一生在感情上远离豪门巨富,同情病苦柔弱的人们,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作者是一个具有平民意识的文人,表现的是对普通百姓的关注。
精美的散文能让我们在享受散文美的同时感知作者人性的光芒,体会真挚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李中豪.浅析《美学》中美的个性及理想对自然的关系[J].剑南文学,2014(02).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