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改革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和思考

2015-06-02 22:38张荣和
教育界·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改革实践大学语文高职院校

张荣和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 “大语文”与“小语文”观念之争、教材编选、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语文改革实践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学语文 高职院校 改革实践

近年来,大学语文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弱化趋势和“边缘化”困境,已经成为普遍现象。2013年初,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全国91所高校中,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有34.8%,超过六成的高校大学语文课时不到32个,超过八成任课教师对大学语文的前景表示担忧。作为一名高职院校语文教师,笔者对此现状也深有感触。

“穷则思变”,面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我院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职业化特色,但具体如何落实,需要我们理清思路,大胆前进,“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中摸索,在改革中修正,在改革中作为。

下面就我院大学语文改革实践中的若干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大语文”还是“小语文”

改革之难首先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是人“灵魂依靠的东西”,是人的立身之本。这些观念在我们多数人的思想意识中普遍存在,对语文教师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我们姑且称之“大语文”观。然而伴随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相当多的教育人士逐渐萌发了“小语文”的意识: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应该缩减范围,围绕学生的专业学习,剔除过于虚化的部分,为职业化的培养目标服务。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大语文”观更注重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用人文主义思想来引导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小语文”观则更具现实的功利性,更重视语文的工具性特征,强调它应当以专业学习为中心,为职业化目标服务。“小语文”的改革观念一经抛出,立即在我院教职工尤其在语文教师中引起轩然大波。大家的反对是自然的,是出于习惯化的思维形式,也是出于对传统语文课程的感情。很多老教师痛心疾首,发出语文“沦落”的悲叹。风暴平息,我院领导提倡的“小语文”观占据了主要地位。

反思这场改革之初的观念之争,至今也许无法给出一个简单的是非判断。但改革本身毋庸置疑,争论结果姑且不论,争鸣过程本身就是进步。它除旧布新,激活头脑,成为下一步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起点和基础。“小语文”能否成为大学语文改革的一条途径,还有待于时间和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二、传统经典还是自选自编

有了确定的指导思想,下面开始着手课程内容的规划设计。教材选用的问题又随之产生。尽管大学的授课已经呈现板书、口授、课件、视频等立体化信息传达方式,但一本纸质教材作为师生交流的媒介,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依靠,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以“小语文”观念为指导,在我校“城市建设”的大专业背景之下,我们审视全国数百种大学语文教材,它们显然无法满足我院大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校本教材的编撰标志着我院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正式起步。在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和鼓励下,我院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历时两年理论研讨和教学实践,全国第一本建筑类《实用语文》于2011年8月出版面世。这本教材依然兼顾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两个核心,立足于我院“城市建设”的专业大类,在选篇上更倾向于建筑和文学的交集部分。

至2014年8月,校编教材《实用语文》已在我院使用三年时间,其中也逐渐显现出若干改革激进的弊端。由于追求大学语文课程的专业化,有些选篇显得生硬晦涩,大学语文课程的独立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针对这些实际显现的问题,2013年9月年我院语文教师又开始着手教材的修订,修订工作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专家的支持。修订的主要思路就是,在尊重大学语文课程独立性的前提下,贯彻语文课程为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服务的理念。2014年8月,修订后的建筑类《大学语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面世。修订教材更加趋于理智和成熟,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语文教育专家温儒敏先生于2013年11月接受《中国教育报》专访时,感叹说:“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很多,据说有数百种,其实互相‘克隆甚至抄袭,有特色的极少。”我们这本大学语文教材的“建筑特色”能否经受住教育专家和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和改进。

三、讲师还是导游

课程内容确定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组织教学的问题了。有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育家孔庆东先生曾有过这样一个精巧的比喻:“如果把课文看成一个园林,一个旅游点,教师应是一个导游员,因为教师已经事先进去看过了,已经熟悉一些情况了,然后领着去,一路介绍,但是不要找定性的东西,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我们在教学中,力求遵循并努力实践这一途径。课堂上,教师不再扮演喋喋不休、高谈阔论的角色,逐渐降低语速,向着师生对话与交流的方向努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一些重要的关键问题已经提前一周布置给具体学生,他们可以有充裕的时间查阅图书,搜索网络,与同学交流,然后自己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授课过程中,教师串联到某个关节点就形成教师和个别学生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是开放的、包容的,不求统一答案,只为启迪智慧,开发培植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0分钟,大约9个学生,至少9次的对话与交流,有不同,有碰撞,有争论。指定的问题除了特定同学必须完成,其余同学也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兴表述不同意见。原本枯燥乏味,被大学生戏称为“高四语文”的大学语文课程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演变成老师导演、学生主演、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精彩大片。

这次大学语文改革,有诸多值得考量、尚无定论的问题。但对于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最无争议的,也是最成功的。讲师变身导游,角色的转换带动了整个教学过程,原本“水波不兴”、气氛沉闷的课堂变得激情澎湃、气势恢宏。在我院学生处组织的学生教学评价中,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好评率明显提升,对语文老师的认同也大大提高。

四、集中考试还是不集中考试

教学方式的改革和考核方式的改变是同步且协调的。虽然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但毫无疑问,合理的考核方式确实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改革之前,学院的大学语文考试一直为期末统一集中考试:一套笔试试题,集中地点,统一时间。考试结果采用传统的百分制,以60分为分界,区别及格与不及格。改革后,考核方式改为不集中考试,不再集中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考试结果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这种考核可以使任课老师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来组织课堂,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其综合的语文素养。比如,每学期课堂上至少一次的与老师的对话交流机会,应被广大语文老师看重,这是针对学生口语表达相对薄弱的现状特别安排的口试部分,是一对一、面对面的直接考核。除此之外,期中作业和期末论文的笔试考察以及语文综合实践的成果的评定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在每学期期末根据每位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考核结果,换算成其综合指标来判定学生本学期的等级成绩。

审视我们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施效果,与导游式教学相匹配的不集中考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提高他们动手搜集材料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对引导、培养学生综合长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大有裨益。

总结我院多年来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实践,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探索未果、不能求解的迷茫。但这些未知和迷茫也只能在未来的改革实践中去逐步解决。在全国性的大学语文教学境况堪忧之时,大学语文的改革是包括大学语文老师在内的所有教育者的共识,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所在。

在此贡献自己在大学语文改革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和思考与专家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 2006(07).

[2]孔悦.大学语文现状:91所高校仅3成将其设为必修课[N]. 新京报,2013-11-25.

猜你喜欢
改革实践大学语文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统一集中实习模式改革实践与反思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微生物与遗传育种》课程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