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崴
【摘 要】为了更好地提升未成年人以及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要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农村中学与大专院校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合理衔接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笔者分析了在二者衔接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二者合理衔接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提供良好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衔接 大专院校 中学
一、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从多方面持续地改革和调整了农村中学的思政课教学,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状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也要看到当前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不少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思想政治课地位受到冲击
为了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学校领导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重视,确保思政教育的地位以及时间,落实教学任务和计划,完成教学目标,将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发挥出来。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眼下思政教育的地位不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二)部分内容不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
从眼下通行的思政教材来看,部分内容交叉重复,没有贴近学生的心理感受以及生活实际,大部分内容存在着“成人化”现象以及“假大空”问题,教学要求通常超出了学生的实际状况,不能真正地规范和引导学生。教材内容和实际状况存在一定的疏离,教学内容赶不上时代发展的特点水平。
(三)对学生要求过高
从中学政治课教材来看,不吻合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年龄特征以及接受能力,对学生要求过高,甚至用党员标准来要求学生。高要求原本是好事,但学生难以做到,就不能真正地激励他们,学生也就不会认真对待它;或仅仅为“达到”相关要求而说空话或假话。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部分大学生政治思想滑坡
高校学生是主要的受教育者,他们以优异成绩被大学录取,是青年人中的优秀群体。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社会思潮冲击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社会上出现了多元化意识形态,不少学生价值观取向出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没有责任心,过分关注自我利益和自我价值,只有极少数学生乐意到边远地区工作。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学生在家中被深深地宠爱,以有个性而感到光荣和骄傲,不乐意担负社会责任。这些学生在遇事时首先关注个人利益,然后才会考虑这些问题,吃不得苦,不愿意学习,很多学生不愿意在生活中有意地磨炼自己。他们经常被看成是“语言上的巨人,行为上的懦夫,胸怀鸿鹄之志,拒付燕雀之劳”。和过去的学生群体相比,眼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出现了滑坡趋势。很多学生不能有意识地提升思想觉悟,只有极少数学生积极期待着加入党组织或争当学生干部,为人民和祖国做贡献。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学生干部就要多干活,有时间宁愿玩游戏,也不愿意为学生、学校多出力。
(二)大学生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变化,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体现出了新特点以及新情况,这也比较正常,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见证了社会转型。眼下大部分高校学生都是90后,多数是在溺爱中成长的独生子女,觉得个人利益大于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他们身上很难体现出大公无私品质。
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体现出的这些问题,很好地表明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思想决定行动,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身,而且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问题。
三、有效衔接高中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
某些大学存在着“自大”问题,这是二者未能构建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的关键因素之一,造成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出现脱节现象。亟须改变大学的教育思想,要以正确的教学观来做好二者的教育衔接,切实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定期召集教师学好理论知识,开展思政讨论会。二者要构建有效、长期的联系制度,切实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使得广大高中教师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深入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能够调整应试教育状态,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作用。学生从高中毕业到进入大学,身心更为成熟,这一时期能够自觉地形成道德意识。要开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道德素养,强化法治理念。
(二)设置科学合理的理论课程
要持续地优化二者的思政课程设置,规避内容重复,确保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统一性,建设科学的教育体系,逐步增加教材深度,出版满足学生需要的相关理论书籍,强化课程整体性,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1.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无论是青年学生还是知识分子,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追求思想、政治进步,这就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了解时事政治。”在高中和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按照学生在各个教育时期的心理特征以及逐步深入的理解力,设置科学的理论课程以及从低到高的教育目标,让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唯物主义理论,而且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把握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乐意接受既定观点,培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
2.保证课程的整体性
国内高校非常注重课程组织方面的顺序性以及连续性。“连续性指的是把所选择的相关课程要素重复地安排在各个学习阶段;顺序性指的是把按照学习者的身心特征以及学科的逻辑体系,根据由简至繁以及由浅到深的原则来安排和组织所选取的相关课程要素。”学生能够接受此种课程设计,而且可以掌握相应的科学理论内容,但是存在着严重的重复现象,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以及大学思政教育中。所以相关人士必须重点研究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衔接高中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问题,如教育结构的相关组成部分等,更好地衔接高中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了高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多种教育缺失问题,他们的道德水平比较低,思想政治出现了滑坡问题,心理发展不平衡,通常会存在着焦虑、紧张、孤独以及自卑的情绪感受。在学生身上所体现出的此种不良现象也造成了高中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衔接无力。
高中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没有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教育体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相关方面误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做法,这些原因进一步拉断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链条。尽管相关方面不能当即转变眼下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然而要以所发现的问题为前提和基础,下大功夫改正和弥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关不足以及漏洞。在实施上述教育工作措施的过程中,教育者要能够正确地认识教育工作的本质,切实为学生负责,要牢固地树立和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持续地完善和改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之更加完善和科学,摸索和创造出更具有可行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