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四疑”,活“思维”

2015-06-01 20:25何时平
新课程·小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质疑探究能力

何时平

摘 要:探究能力应成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将思维融入科学活动中,以问题为驱动,引发幼儿生疑、质疑、释疑、拓疑,激活幼儿的思维活力。

关键词:探究能力;生疑;质疑;释疑;拓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探究能力应成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它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方法,所以主体活动和探究活动成为幼儿科学领域教学中的两面大旗。但在实践中,我们许多老师在没有领会其中含义的情况下,就有了表面化的程序共识,认为科学活动必须有动手操作,必须有记录交流。殊不知,真正决定科学活动探究质量的是幼儿思维介入的广度、深度和有效度。

回放我们所看到的科学活动,老师们总是主动帮幼儿将探究活动“掐头去尾”,严密布控,排除一切可能出现的状况,铺设出一条必经之道。从幼儿的活动过程来看,似乎每个幼儿都主动参与了操作活动,经历了动手实践、探求未知的过程。可实际上,幼儿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环节,就会得出结论,无须猜想和深入地思考。教师只是为操作而操作,失去了科学探究活动所能体现出来的价值。

如何将思维融入科学活动中,以问题为驱动,引发幼儿生疑、质疑、释疑、拓疑,激活幼儿的思维活力,在思维爬坡中,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认知。

一、生疑——启动思维动力

科学探究活动就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为“问题”创设适宜的情境,以有趣的情境紧紧抓住幼儿的心,让幼儿在触景生疑的状态下,激起内心的探究欲望。如:大班科学活动《硬币小水池》。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小水池——硬币。幼儿惊奇不已。

幼(疑惑):水池应该有围墙才对啊?

师:是的,你觉得这个硬币能盛水吗?

幼(半信半疑):不可能吧?!

师:如果可以的话,你觉得能盛多少滴水?

幼(不可思议,没底气地乱猜):…

疑问在孩子的小脑袋里不断生成,硬币能当水池吗?还能蓄水?还会蓄藏许多水?从活动开始这一个个小问号就激励幼儿马上想去寻找问题答案。

二、质疑——助推思维提速

没有质疑就没有思维碰撞。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并鼓励幼儿将疑问尽情表达出来,虽然以他们有限的经验做出判断或许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但这正是他们思维碰撞背后,反应出来当前最真实的认知水平,这正是我们开展有效教学最好的资源与切入点。

教师要善于制造“冲突”,通过设置不同思维坡度,让幼儿从问题、现象等多方面去质疑,加速幼儿的思维运动,焕发富有生气的探究活动。

1.呈现“奇迹”,引发认知冲突

教师要颠覆幼儿的定式认知,呈现“奇迹”现象,给幼儿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让幼儿饶有兴趣地去质疑发现。

如,《硬币小水池》,当教师演示硬币能储存水滴,并没有向外流的现象时,幼儿不由自主地惊呼起来,太神奇了。兴奋之余,幼儿马上质疑:“这个硬币涂了有黏性的东西,滴的不是水,是胶水吧?”“不可能,黏性的东西碰到水就没有黏性了!”“是水滴收缩了!”幼儿迅速从自己的现有经验角度做出了猜测与判断,否定、猜测,从多角度去寻找答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幼儿异常认真,他们发现了滴在硬币上的水是圆圆的,像放大镜一样会把硬币上的花纹变大;水池看起来满满的,其实还可以往里再装水;水滴抱在一起了,所以不会流出来。

幼儿在认知碰撞之后的直观操作中,深刻地感受到了水有张力的物理现象,通过探究硬币储水的原因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提升到对物理性质的探究。

2.设置“坡度”,层层深入思考

大班孩子最乐于挑战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在活动中,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精心设计“坡度”问题,引发幼儿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开启幼儿的思维活力,翻越认知最近发展区。如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三脚架》设置了以下坡度。

坡度一:谁能用竹签将泥球撑起来?

幼儿的思维一下子受到挑战,他们一根、两根、三根、四根,插进泥球,还是顶不起来。有的幼儿开始嘟哝:“这撑不起来的!”萱萱小朋友插了许多根竹签,试着放手,不经意间成功了。在榜样的启发下,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探究下获得了成功。幼儿不由地发出感叹:真是不可思议,这样也能撑起来。初尝成功的孩子们,快乐地融入了问题的情境。

坡度二:谁能用最少的竹签把泥球撑起来?

幼儿的挑战欲望再次被点燃,他们根据之前的经验尝试操作,有的幼儿采用去除法,一根一根拔掉看看能否站立,有的幼儿根据不同方向掰开的经验,直到调整成能站立为止。幼儿再尝成功的喜悦,原来三根竹签就能将泥球撑起来。随着幼儿的探究,对支架的认识“爬”上了新的高度,幼儿的思路也开阔了。

坡度三:怎样的三脚架最牢固?同样是三根的支架,为什么有的泥球容易倒?

在“爬坡”过程中,幼儿发现三根竹签插进泥球时要一样长;要朝一个中心点插;往不同方向摆开;三脚架底部画成的三角形属等边三角形的架子最牢固。幼儿体验了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对问题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加深、拓宽,表现出超强的发现能力。

坡度四:谁能用筷子、PC管等材料制作稳固的三脚架?

幼儿根据对三脚架的稳固认知,在好朋友相互的合作中,尝试搭建三脚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四个坡度的设计,幼儿的思维不断发散、深入,对三脚架的认知由浅入深,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每一次成功的“爬坡”就是一次拓展邻近发展区的思维活动,并随着“爬坡”过程中不断累积、增强的体验转化为渴望解决新问题的探究兴趣和动力,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3.鼓励“挑衅”,引发思维碰撞

当幼儿的思维超出教师的预期时,我们要及时调整,接纳幼儿质疑的“挑衅”,虚心向幼儿请教,不断激起幼儿思维的火花。endprint

如,在教学《好玩的三脚架》时,当大部分都认为最少只能用三根竹签时,有一幼儿大声提出:“我用两根就行!”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求教式的请他上来演示,激起了下面许多幼儿的兴趣,纷纷说“我能,我也能”,接下的环节被搁浅了,我连请了3位幼儿上来,下面20来双眼睛紧紧地盯着这两根竹签,激动地为演示的幼儿献计献策:“两根往左右打开!”“往前后打开!”“竹签底部的两个圆圆的都碰到桌面!”我惊讶于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发现能力,于是我给孩子们30秒时间,请所有的幼儿去操作一遍,两根到底行不行。孩子的探究欲望得到了满足,同时也认识到三脚架是最牢固的。

虽然没有大发现,但孩子们的这股劲却值得嘉奖,他们敢于质疑、敢于表现,思维的参与度异常高涨。幼儿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发展了思维能力,这也将是他们日后探究的动力和源泉。

三、释疑——冲破思维关卡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以感知与发现,了解粗浅的科学知识为主,当幼儿的思维活动出现困难时,我们要创设条件,通过手动、口动、他动,让幼儿与材料、同伴、环境的隐性互动中,自主去发现、去感知。

1.手动——任务驱动

幼儿劲头十足的“动手”中往往会缺少思维含量,造成思维卡壳现象,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幼儿并不明确探究的任务是什么。在一次《沉与浮》的科学活动中,一位老师花了大块的时间指导幼儿认识沉浮标记,记录沉浮物体,幼儿兴趣盎然,纷纷把材料抛到水里。但是,教师忽视了幼儿在操作中对材料的观察与发现。相反,在同课异构的课堂上,教师先引导幼儿明确观察任务:先通过捏一捏、掂一掂材料,注意它到水中的变化,再让幼儿动手操作、记录。由于任务明确,幼儿在兴致勃勃的操作过程中,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思维得到了发展。

这两个不同的案例活动告诉我们,不要让幼儿在活动中迷失方向,有明确的任务才能通过“动手”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

2.口动——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有利于幼儿思想与观点的相互碰撞、相互启迪。许多幼儿自己搞不清楚,在同伴的交流讨论中能逐渐明晰,促进对现象的进一步理解。

如怎样的三脚架最牢固,幼儿在交流中发现三脚架底部画出是等边三角形的是最牢固(重心稳),又尖又长的三角形是最不牢固(重心不稳)。幼儿在经验分享中,真正建构了自己的认知,更好地理解了三脚架的稳固性。

3.他动——润物无声

幼儿的探究需要借助材料和周围环境。在活动中,材料运用得当,能引导幼儿的思维不断向前发展。例如:请幼儿用各种材料搭建三脚架,幼儿在俩俩合作中发现:毛根拧得紧三脚架会牢固;三脚架的三个脚往外打得最开是最牢固的;多绕几圈毛根三脚架会更牢固,管子粗的三脚架承受重物越大,越牢固。幼儿在自由的探究空间里,寻找和利用身边各种材料检验三脚架的牢固性及承重力。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幼儿的积极思维活动,初步了解支架的粗细、固定物韧性对三脚架受重的影响,不着痕迹地将幼儿的思维引向深处。

四、拓疑——驶向思维深处

生活是科学的原点也是归宿点,能让幼儿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如三脚架在生活中的拓展应用,相机架、挂衣架、沙特尔搭帐篷,抢险架等,让幼儿充分感受科学并不遥远,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真正体验科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拓展幼儿对三脚架的思考,你想用三脚架做什么?将幼儿对三脚架的思考引申到更深更远。

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无拘无束的,就像星星点点的火种,当我们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条件,就会迸发绚丽的火花乃至熊熊大火。我们要做好助燃剂,关注幼儿的思维过程,让科学活动充满思维气息,成为生长智慧的沃土。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03.

[2]刘占兰,沈心燕.让幼儿在主动探究中学习科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编辑 薄跃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质疑探究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愚启智”开启学生智慧之窗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探讨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