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延红
摘 要:精细化管理是近30年来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式,越来越被广泛地运用在教育领域,并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地进行研究、探索、改进。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系着学校管理的效果。不可否认,在目前的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来进行调整和改善。
关键词: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思考
一、制定规章制度,完善教学标准
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制定比如课堂评价制度、教师科研制度、教师备课制度、优质课评比及奖励制度等等,通过制度的建立,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使教师明确教学任务,不断改善教学过程,保证教学效率。
二、重视执行过程,保证执行效果
精细化管理讲究的是“精”和“细”,要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精准细致,在管理工作中要重视过程,保证效果。
定期检查。为了能够及时了解教学进度,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要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可以是每周或者每月,检查内容包括教案、学生作业、课后反思等等。检查时要注重时效,不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在检查结束后,要公布检查结果,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学实例要给予奖励,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兴趣,更加投入地工作。
突击检查。如果说定期检查是常规化的检查,那么突击检查考验的就是一个教师最真实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可以判断教师是否将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常态化。管理人员可以不定期进行抽查,甚至可以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走进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精细,方法是否恰当,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反馈,促使教师不断改善课堂教学。
三、组织教学评比,激发教师潜能
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评比中,年轻教师可以学习中老年教师的丰富经验,中老年教师可以学习年轻教师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要认真设计每一次教学活动方案,积极参与到评比过程中,并通过比赛激发个人潜能,彰显个人魅力。
四、渲染教学文化,提高整体素质
教学是可以互相借鉴的,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学校可以通过研讨等形式集中教师们的智慧,共同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出一批批教学能手;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校外观摩活动,让教师与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不断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李本松.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再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0(04).
编辑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