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守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2015-06-01 12:30缪奇祥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经气针法鼻炎

缪奇祥

(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中医院,邛崃 611530)

意守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缪奇祥

(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中医院,邛崃 611530)

目的观察意守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意守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为7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为28.6%,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意守针法是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针刺疗法;意守;鼻炎,变应性;刺法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疑难鼻病,一般来说有常年性和季节性的区别,据报道全球患病率估计为10%~15%,在我国部分地区可达40%,近20年来升高趋势明显[1]。本病临床上以打喷嚏、流鼻涕、鼻发痒、鼻腔堵塞及可出现分泌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主要症状,具有突然发作、反复出现、迁延难愈的特点。笔者采用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杨介宾教授(1929—2007)独创的意守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28例,并与药物治疗26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均为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1岁;病程<1年5例,1~3年15例,>3年8例。对照组中男9例,女17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48岁;病程<1年3例,1~3年16例,>3年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相关标准。症状和体征均可见喷嚏频繁、鼻流清涕、鼻腔堵塞时好时歹,鼻黏膜见肿胀苍白,多数现淡红色或水肿样,鼻道内同时可见少许浆液或黏液涕,反复发作,少数患者有眼发痒、流泪及嗅觉减退。实验室检查示患者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细胞涂片(+),个别患者见肥大细胞,血清检查IgE含量可见增加。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取穴分两组,交替使用,①左迎香、右鼻通、左风池、右合谷、左肾俞、右肺俞、左足三里;②右迎香、左鼻通、右风池、左合谷、右肾俞、左肺俞、右足三里。穴位常规消毒后,医者右手持针,左手轻轻掐按穴处,嘱咐患者自然呼吸,在心中排除各种杂念,静心后将注意力慢慢移向病所,想象有一股气流在病所处流通之状。在医者的诱导下快速进针后,再配合适当的刺激手法,患者一旦出现感传之现象,要及时抓住时机,勿令经气感觉消失。同时嘱患者将针感传导引向病所,同时频频缓慢地催针,待经气直抵病所方才停止操作。迎香穴及鼻通穴,得气后用轻刺激手法运针,待患者感觉鼻腔及周围有热胀感并可出现流泪感觉为度,然后留针。风池得气用稍强刺激手法行针,患者有热流从后枕沿耳部传透至鼻腔的感觉为最好。合谷得气后用轻刺激手法行针,有沿上肢外侧传过前臂之感觉即可,个别传至颈项部或鼻部者则更佳。足三里得气后用稍强刺激手法行针,向上传导过膝即可,个别传至胸腹部者则更佳。以上各穴均行针1次,中途不再行针,留针30 min,留针期间嘱咐患者意守脐部或下丹田(脐下约1.5寸处)。上述穴位取针后再针肺俞、肾俞,得气后用轻刺激手法行针,有沿局部扩散的感觉即可,不留针。每日1次,1星期治疗6次,共治疗4星期。

2.2 对照组

口服氯雷他定片(开瑞坦,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0 mg,每日1次;色甘酸钠滴眼液(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2~3滴,每日4~5次。以上药物均连续服用4星期。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及鼻镜检查所见制定。

临床治愈:鼻腔堵塞、鼻发痒、连续喷嚏、鼻流清涕等症状消失,嗅觉恢复正常,鼻甲之黏膜肿胀消失,颜色转为红润,鼻腔分泌物检查嗜酸性细胞涂片示阴性。

显效:鼻腔堵塞、鼻发痒、连续喷嚏、鼻流清涕等症状基本消失,嗅觉基本正常,鼻甲之黏膜肿胀减轻,颜色稍红润,诸症偶因感冒发作但症状轻微。

有效:鼻腔堵塞、鼻发痒、连续喷嚏、鼻流清涕等症状部分消失,鼻甲黏膜肿胀稍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无效:治疗前后各种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

3.2 复发判断标准

随访时主要症状、体征及疗效下滑1级。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为7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2 两组治疗后1年随访复发率比较

两组治疗后1年得到完整随访资料者共26例。由表2可见,治疗组复发率为28.6%,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治疗后1年随访复发率比较 (n)

3.5 病例介绍

患者,男,24岁。出现发作性之鼻痒,连续性打喷嚏,鼻流清涕8年多。2011年7月2日来诊。患者8年来几乎天天发作,曾连续服用扑尔敏1个多月才出现症状稍减及频次减少,但仍天天发作。自诉无其他过敏史。平时有怕冷喜暖,腰部酸痛等症状。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舌苔薄白,脉略沉细。五官科查见鼻腔黏膜苍白,双下鼻甲轻度水肿。辨证属肺肾不足之过敏性鼻炎。运用意守针法治疗,嘱咐患者要密切配合,保持精神集中于患部。治疗当日患者即觉病情缓解。治疗1星期后症状出现频次降低。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症状不再出现,体征消退,鼻腔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年后电话随访,自诉过敏性鼻炎未再发作。

4 讨论

现代医学通常认为过敏性鼻炎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与植物神经系统及基因因素等失调,即自我稳定与自我调节的功能不足而导致[4]。临床上西医药物治疗虽能较好控制变态反应的发作,但不能达到对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的自我稳定的调节作用,这一点可能是导致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难以取得巩固疗效的重要原因[5]。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肺、脾、肾的阳气亏虚及体质特异、卫外功能不固等关系密切,故不能承受风寒异气或者花粉等不洁之气的侵袭,导致发生阵发性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且反复发作。另外也有因郁热内蕴、阴阳失调、寒热错杂所致者[6-10]及体虚外邪侵袭引起肺窍机能状态失调而致的情况[11-17]。鼻为肺之窍,肺气虚卫外不固,腠理疏松,则易感受风寒之气而发病。先师杨介宾教授独创的意守针法,是指医生在针刺或者艾灸时,要求病患者聚精会神,放松身心,静心意守病所,患者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有一种经气传导现象,直抵病所。临床中笔者发现,越是精神集中、静心意守者,这种感觉出现率就越高,其治疗效果就越明显[18]。印堂、迎香为治疗鼻病之要穴,《针灸甲乙经》:“鼻鼽不利,窒洞气塞,歪僻多涕,鼽衄有痈,迎香主之。”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亦是临床常用穴,具有祛风解表、清利头目、醒脑开窍、通经活络等功效,针刺时使针感传导至鼻部,具有更强的通络、开窍之作用。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其经脉上挟鼻孔,既能疏风解表,又能宣肺通鼻,运用意守鼻部,可使经气沿经上传,加强通经的作用。足三里为临床常用扶正要穴,具有健脾益气、扶助正气之功。运用意守针法,可以使经气沿经上传至胸腹部,加强扶正益气之功。背俞穴为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针刺肾俞和肺俞具有补肺补肾、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抗病力等功效。先师杨介宾教授临床配穴,喜用担截配穴法,他认为此法既可促进经气流行,亦可减少穴位取用、减轻患者痛苦等多种优点[19],所以临床中笔者主张双穴单用、交叉互用。以上各穴配伍可达到益气扶正、通利鼻窍、标本兼治的目的,因而效果显著。

[1] 魏新邦,刘秉寿,陆书昌.耳鼻咽喉科医师进修必读[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4.

[2]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02-60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4.

[4] 吴嗣杰,桂水清.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52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40-41.

[5] 洪钱江,朱祥成.中西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2006,14(1):63-68.

[6] 李泉晶.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52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 2012,47(10):717-718.

[7] 冯丹枫.针刺补泻手法结合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4):1697-1698.

[8] 李风琴.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8):101-102.

[9] 谢辉,贺小飞.平衡针配合普通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6):482-483.

[10] 孙静远,张永臣.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 2013,33(7):1175-1177.

[11] 金超.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 48(1):49.

[12] 罗雪梅,王建中.针刺穴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5):553-554.

[13] 赵树波,宁金梅,刘德华,等.针刺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黏附因子、IL-4、IL-10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2,9(29):41-42.

[14] 范智超.针药并用治疗过敏性鼻炎4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 30(7):490.

[15] 林周杰,李克明,梁伟英,等.针灸结合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57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4,22(5):85-86.

[16] 宋成林,张志星,成泽东,等.针刺“鼻三针”对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IL-4和行为学的实验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9): 2139-2141.

[17] 黄芳,周立志,梁永翠,等.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21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7):65-66.

[18] 杨介宾.意守感传气至病所[J].甘肃中医,1992,5(1):39-40.

[19] 杨介宾.担截配穴法探讨[J].四川中医,1997,15(10):1-2.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f Mind-concentration Acupuncture for Allergic Rhinitis

MIAO Qi-xiang.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ichuan Qionglai Medical Center,Qionglai 61153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mind-concentration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allergic rhinitis.MethodsFifty-four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28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26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mind-concentration acupunctur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by conventional medication. The therapeutic efficacies and relapse rate were compared afterwards.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2.1%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76.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 year later, the relapse rate was 28.6%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75.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Mind-concentration acupuncture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treating allergic rhinitis.

Acupuncture therapy; Mind concentration; Rhinitis, Allergic; Needling methods

R246.81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5.01.0038

2014-08-23

1005-0957(2015)01-0038-03

缪奇祥(1970 - ),男,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经气针法鼻炎
人体经脉养生律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葱汁治鼻炎
六阴经“经气”性质的探讨
从“经气双向循行”角度阐释人迎寸口脉法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