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距离产生美。但是,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应淡化距离意识,在与下属的近距离交往和接触中识真伪、辨忠奸、知良莠,以求收到“深入其中、驾驭其上”的实际效果。
一些人主张领导者应与下属保持距离,无非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面对复杂的人际环境,领导者在与下属的接触中只有多留心,适当戒备,随时提防,才能避免误入“危险力量”设置的陷阱;另一方面,如果领导者与下属接触频繁,交往密切,走得太近,就会失去神秘感,进而降低领导者的“威严”。
实践证明,领导者依靠“保持距离”来提高威信,显然是走入一种误区;依靠“保持距离”来化解“政治安全”方面的风险,只能是一种消极而被动的防范。只有积极面对、提高修养,与下属在近距离交往、接触中化解“安全风险”,认真处理好以下四方面的关系,提高领导效能,才是积极而理性的处理方式。
其一,处理好“容众”与“从众”的关系。所谓“容众”,简单地说,是指领导者主动接纳部属,自觉融入所领导的群体。所谓“从众”,是指领导者被浑浊的环境所左右,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领导科学认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领导干部最大的本领和最重要的基本功,而团结人首先要容人。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领导者所承担的政治责任,决定其必须具有兼容并包的气度和襟怀,能够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过,不因部下性格上的差异而排斥,不因人格上的缺陷而厌恶,不因品格上的瑕疵而嫌弃。以医生治病譬之,病菌感染让人心忧,但医生出于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不能远离病人,而是主动接近病人,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因此,领导者对待“问题下属”既不应歧视,也不应疏远,而应该主动走近他们,在接触和交往中感化、教化和转化他们。从另一层面看,所谓领导,就是带领和引导。这一定位决定了领导者“容众”的价值取向是实现领导目标。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应该用一颗包容之心,吸引下属,感化下属,使尊重和信任成为人际交往的主流,从而在心理相容、情感相通、志向相投的基础上去实施自己的领导计划。在广泛“容众”的同时,领导者要注意把握自己,做到“容众”不“从众”。要调控好人际关系的走势,旗帜鲜明地培树正气,态度坚定地抑制歪风,不苟同于流俗,不曲从于恶习,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克服干扰因素,转化消极因素,做到“处纷繁而不乱”“出淤泥而不染”,使自己的施政行为始终沿着积极而健康的轨道运行。
其二,处理好“同化”与“异化”的关系。“同化”与“异化”的矛盾关系决定着领导活动的发展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异化”因素的存在,不容回避,必须正视。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底色灰暗”的人,出于个人目的,伺机挤进领导者的“生活圈”“交际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领导者“政治安全”方面的风险。面对这些风险,领导者能否抵得住干扰、顶得住诱惑,是检验其党性纯洁度和政治坚定性的“试金石”。在领导实践中,领导者占据有利位置,具有优势资源,必须因势利导,注意用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生活情趣去影响部属、教育部属、同化部属。这既是领导者必须承担的政治使命,也是实现领导目标的基本要求。在“异化”力量的干扰面前,一个党性坚强、素质良好、作风过硬的领导者,能够有效“同化”别人,而不被别人“异化”。但也有一些意志薄弱者,却经不住“糖弹”“金弹”的袭击,在与“小人”的过招中“下水”“落马”,成为“异化力量”的俘虏。这种情况固然与“问题部属”的腐蚀力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领导者自身党性修养不过硬,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其三,处理好“律己”与“律人”的关系。《韩非子·喻老》中说:“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领导干部明于知人而暗于知己。近年来,有一些“中箭落马”的领导干部在忏悔时常常把自己“失足”归因为“政治生态”不好,怨天尤人。有的贪官自己落水,埋怨别人在自己的脚下挖了坑;有的污吏被“糖衣炮弹”打中,怨恨对手太刁钻,就是不从自身找原因。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作为领导者,要实现政治生命的低风险和无风险,必须筑牢自己的思想防线和道德防线,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处处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在与他人的交往和接触中,培树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修炼明察秋毫的敏锐目光,铸就刀枪不入的过硬内功,确保在异化力量的进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领导者还应注意加强科学管理,净化律人环境。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使领导和部属的施政行为、工作行为、生活行为都在制度的约束下运行。要强化透明管理,力戒暗箱操作,让公开、公正、公平的阳光洒满单位的每个角落,使单位的政务运行始终处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不给乱政的“小人”以可乘之机。要塑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注意培养单位成员的主流意识和主导精神,不断提升全体成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用团队的正气来抑制“异化”力量,使每个成员都能“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其四,处理好“知人”与“用人”的关系。知人善任是领导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和成功经验,知人是前提,善任是关键。而知人的过程是领导者对部属深入了解、细心观察和反复考量的过程。“只有深入其中,方能驾驭其上”。在知人环节上,领导者必须主动走进工作和生活的群体,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感悟去评判。千万不能搞“远程探测”,凭主观印象作定论,靠情感好恶下结论。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被“谗言”牵着鼻子走,进入“看人不准、知人不深、用人不当”的误区。在用人环节上,要坚持“用人不疑”的原则,把信任还给部属;矫正“疑人不用”的偏见,通过近距离观察和零距离接触,做好“释疑”工作,主动了解和掌握部属的优缺点,在工作实践中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对那些“身上有缺点、心灵有污点”的部属,要在改造转化的基础上用好用活。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排斥;多一点支持,少一点挑剔;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计较,以求达到化消极为积极的效果。只有这样,单位工作才能形成合力,领导目标才能变为现实。